渠天花
(太原工业学院 外语系,山西 太原 030008)
在1987年国际语用学成立时,Verschueren 首次提出了语言顺应论(linguistic theory of adaptation)。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征。顺应性指的是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1]。顺应性是语言使用过程的核心,任何语言的使用都要根据环境做出动态顺应。
根据顺应论,文学作品的翻译可以视为译者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进行语言选择以阐释原语文学作品的过程。在翻译时,译者必须在目的语阐释原语作品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翻译活动及思维运作顺应原语和目的语双方的认知环境[2]。在理解了原文的意义之后,译者要有意识地在目的语认知语境的各个层面作出语言选择,来传达原文作者试图表达的意义[2]。
文学作品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儿童文学作品,由于其拥有特殊的读者群体,更加强调审美和形象化特征;作者通过描写跌宕起伏的情节、逼真的场景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及各种修辞格,渲染童真、快乐的氛围,使小读者身临其境,流连忘返。《绿野仙踪》是儿童文学经典作品之一。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讲述了一个充满幻想、引人入胜的神奇故事。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多萝西和她的小狗托托在奥兹国和没有胆量的狮子、没有心脏的铁皮人以及没有脑子的稻草人为实现心愿而不断冒险。 《绿野仙踪》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寓教于乐,让人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学会生活的哲理,是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被称为“美国的 《西游记》 ”。1950 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先生翻译的《绿野仙踪》,此后多次以各种形式再版,陈先生的译本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利用汉语中丰富的语言艺术手段对原文进行了巧妙的处理,成功再现了原文的文体风格特点,可以说是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典范,也是学术界研究最多的一个版本[3]。
为了赏析更多的译者风格,探讨不同的翻译策略,下面以《绿野仙踪》2012年4月刘伟的译本(以下简称刘译)和2012年7月罗密(以下简称罗译)的两个译本为例,从语言结构层面和语境关系层面对照比较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顺应性策略。
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要充分了解儿童文学口语化的语言特点:简单形象、生动活泼。通过灵活的语言结构层面的选择,顺应儿童读者的语言和风格以及他们的表达方式和说话语气, 吸引小读者的兴趣。
2.1.1 词汇层面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在解读原文文本的基础上,在词汇层面作出适当的语言选择。儿童文学作品的词汇大多形象感强、色彩感鲜明、动态感突出,译者在翻译时要选择符合儿童理解和接受能力的语言。叠音词、拟声词等具有明显的儿童语体色彩,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 1:…and murmuring in a voice very grateful to a little girl who had lived so long on the dry, gray prairies.
刘译:那声音对于一个长年生活在干巴巴、灰蒙蒙的大草原上的多萝西来说,是那么悦耳动听。
罗译: 见到这些,小女孩开心极了,因为她在那干燥的、灰色的大草原上住得太久了。
“dry” “gray” 分别是表示感官及视觉色彩的形容词,如何才能形象地把大草原上毫无色彩、单调乏味的感觉传递出来呢?罗译的 “干燥的、灰色的”为直译法,效果平淡、缺乏生动;刘译的“干巴巴、灰蒙蒙”,把词汇变通为叠声词,既生动形象,又富有韵律,符合儿童的语言理解和接受能力。
例2:… for his great leaps had made his breath short, and he panted like a big dog that has been running too long.
刘译:这几次跳跃已经把它累得气喘吁吁了,它像一只跑了远路的大狗一样呼哧呼哧喘个不停。
罗译:因为这几次跳跃,它正呼吸急促,喘得像一只跑了太久的大狗。
“breath short”字面意思为 “呼吸急促”,“pant”直译为“喘息”,罗译采用了直译法,效果显得僵硬、没有灵动感。刘译则通过对词汇的选择,灵活变通为叠字成语和拟声词。“气喘吁吁”和 “呼哧呼哧”,这是儿童生活中常常用来描述自己或他人长跑后累得大口喘气的口语化的词,非常顺应儿童的语言风格,体现出了儿童文学的形象性及童趣性。
从以上两个译本可以看出,叠声词和拟声词更能抓住儿童的心智和心理,逼真的场景描写、生动的人物形象,使小读者身临其境。通过词汇层面的变通选择,顺应了原文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目的和意图。
2.1.2 句式层面 译者对句子意思的理解,不仅要在阐释字面含义上下功夫,在句式的语体风格方面也要作到最佳顺应。英汉句式结构差异较大,原文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复合句、长难句等特殊句型,句子结构复杂,逻辑层次较多,给阅读增加了难度[4]。儿童读者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读者,儿童的生理、心理和文化层面的发展决定了他们对异域文化的接受能力。因此在翻译时应该把长、难句拆分成简单易懂的短句,更符合儿童简单的思维方式。
例3:So they found a cozy place under the trees where they slept well until the morning; and Dorothy dreamed of the Emerald City, and of the good Wizard Oz, who would soon send her back to her own home again.
刘译:他们就在树下找了一个舒服的地方,一觉睡到第二天早晨。多萝西梦见了翡翠城,梦见了善良的魔法师奥兹,他很快就要把她送回家乡去了。
罗译:他们只能在树下找个合适的地方,在那里休息,一直睡到第二天清晨。在睡梦中,多萝西见到了翡翠城,还有好心肠的魔法师奥兹,他立刻就要把她送回到她自己的家里去。
例4:Here they dropped the poor Woodman, who fell a great distance to the rocks, where he lay so battered and dented that he could neither move nor groan.
刘译:它们就在这里把可怜的铁皮人扔了下去,他从高空落到那些锋利的岩石上,被摔得破烂不堪,几乎都散了架,躺在那里再也动弹不得,连哼都哼不出来。
罗译:它们在那儿把这个可怜的铁皮人扔了下去。他跌落在很深的石谷里,跌得浑身都是伤痕,他既没法动弹,也无法呻吟出声。
从上面两个例子不难看出,两位译者对原文句式都进行了顺应汉语句式特点的梳理,即拆解原文的复合句,改写为简单句,顺应了儿童简单的思维和接受能力。例4中的刘译版本除了句式简短明快,“破烂不堪”“散了架”“哼都哼不出来”这些语言运用既形象化又口语化,极具童趣性和感染力;而罗译“呻吟”一词过于正式,达不到口语化的特点。
2.1.3 修辞层面 为顺应儿童读者的阅读期待,最大限度地展现原文的意境和情趣, 修辞成为儿童文学翻译中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 恰当的修辞会使人物角色更加形象化,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例5:After a great deal of hard work, for the Lion was heavy, they managed to get him up on the truck.
刘译:狮子实在是太重了,它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它弄上了担架。
罗译:狮子的身躯非常沉重,它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弄上了大车。
两个译本中,刘译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显然比罗译的“费了好大的劲”更加具体生动地展现了小小的田鼠们把庞大的狮子拉出罂粟田时的困难和吃力程度。刘译本对原文进行了灵活变异,运用夸张的手法最大限度地表达了原文的含义,使译文欢快活泼,能吸引小读者的注意,增强了译文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例6:Then the lion gave a great roar and sprang towards them, and the poor Winkies were so frightened that they ran back as fast as they could.
刘译:这时狮子发出一声巨吼,朝他们扑了过去,可怜的温基人吓得屁滚尿流,转身没命似的逃走了。
罗译:狮子跳到他们面前,冲他们一声大吼。这些可怜的温基人吓坏了,他们拼命地逃了回去。
“Frightened”看似简单的一个词,不同的翻译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罗译的“吓坏了”直接描述事情的结果,缺乏生动的场景描写,过于平淡。刘译的“屁滚尿流”夸张地表现了温基人面对狮子拼命逃跑时的滑稽可笑的场景,童趣盎然、妙趣横生,形象逼真,使小读者捧腹大笑,更能激发儿童读者的想象力。
例7:The Lion became quite angry at the laughter caused by the Scarecrow’s mishap, and giving a loud roar that echoed like thunder, he dashed up the hill.
刘译:狮子听见由稻草人的不幸遭遇引起的笑声,顿时火冒三丈,它发出一声大吼,声音像打雷一样传出回音,三步两步冲上了山坡。
罗译:狮子看到了稻草人的不幸,对这些不怀好意的笑声顿时勃然大怒。它怒吼一声,那声音就像响雷一般,然后就冲上山去。
“quite angry”,罗译为“勃然大怒”表现了庞然大物狮子发怒时的可怕形象; 刘译为“火冒三丈”,更加夸张地渲染了这种愤怒的程度;双方对原文“like thunder”的比喻修辞都直译过来,因为这种自然现象对中外儿童读者都是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此外,刘译的“三步两步冲上了山坡”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对“dash”一词灵活翻译,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狮子想要对付这些脑袋会伸缩的怪物们的迫切心情。
翻译过程中的语境是译者在使用目的语阐释原语文化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2]。 语境包括文化语境和语言语境。在社交世界中,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文化“一直都是语用学中最能反映社交世界与语言选择的关系成分”[1]。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对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语境的动态顺应就成了译者翻译任务的重中之重。对于儿童读者来说,他们正处在母语的学习阶段,晦涩的词汇和生僻的概念会使他们产生排斥感,从而对他们的阅读造成干扰,不利于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5]。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尽量顺应目的语的文化语境,使译文贴近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使儿童读者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例8:But the little old woman walked up to Dorothy, made a low bow and said in a sweet voice……
刘译:倒是那个矮小的老女人走到多萝西面前,低低地鞠了一个躬,用甜美的声音说……
罗译:最后,那小老妇人走向多萝西,她深深地鞠了一躬,用一种好听的声音说……
“little old woman”刘译为 “老女人”,这个词在汉语的文化语境中是带贬义的,对于一个与多萝西初次见面的善良的北方女巫来说,罗译的“老妇人”的译文更符合原著的文化语境。“made a low bow” 汉语中常见的表达是罗译的“深深地鞠了一躬”,孩子们很容易理解其含义;刘译的“低低地鞠了一躬”显然不顺应目的语的社会文化语境。
例9:Dorothy put on a green silk apron and tied a green ribbon around Toto’s neck, and they started for the Throne Room of the Great Oz.
刘译:多萝西系上了一条绿色丝绸围裙,还在托托的脖子上系了一根绿色丝带,就出发去魔法师奥兹的觐见室了。
罗译:多萝西又穿上一条绿绸子的裙子,在托托的脖子上扎了一条绿丝带,便一起动身走向伟大的奥兹的王国。
“Throne Room”刘译为“觐见室”,根据百度百科,“觐见”的含义为谒见、朝见(君主,官职较高的人)。“觐见之日,天子为之兴,改容叙吊,优礼如此”,出自古文唐权德興《〈陆宣公翰苑集〉序》。如此正式的用语很少出现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甚至很多成年人都不知道它的意思,对于正处在母语学习阶段的儿童来说,这样的翻译会给他们造成阅读障碍,甚至打击他们的阅读兴趣。而罗译为“王国”,通俗易懂,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顺应目的语的日常表达习惯,使孩子们易于接受和理解。
以上在Verschueren 提出的顺应论的基础上,对《绿野仙踪》的两个中译本进行了简要对比与探讨。儿童文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精神食粮,儿童文学的核心目的是娱乐和教育。翻译是一个目的语重构的过程,目的语的重构也是译者对原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5]。儿童文学的翻译过程也就是译者对儿童文学的原语言不断做出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译者的关键任务是要确保译作对目的语儿童的可读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不仅要考虑词汇的选择、句式的构造,还要考虑社会文化语境的顺应,从而译出越来越多儿童喜闻乐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