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媛 张喜贵 (江南大学 人文学院 214122)
鲍照一生始终都在宦海沉浮。入仕三十余年中他出入四个幕府,历任四处县令,途径十余所城邑,游宦经历贯穿了他整个仕途,同时对其边塞诗创作有深远影响。首先,身处战争频发的乱世中,通过投靠幕主并向其展示自己迫切建立军功的愿望以跻身仕途的可能性,使得鲍照这样的寒士选择通过游宦入仕,并以边塞诗明志。然而,屡换门庭不仅没有给他提供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反而挫败了他积极入世的信心,他在边塞诗中多次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其次,两次边地经历使鲍照体会到国事之痛,并将自己亲眼所见的疾苦民生融入到创作中,其边塞诗更富现实社会感。再次,倦客之悲在长期的奔波中早已深入骨髓,颠沛流离的游宦经历赋予了鲍照边塞诗沉重的羁旅之感。
鲍照出身寒门之家,然而在以门阀制度为政治格局的六朝时期,寒士身份注定会让鲍照在森严的等级划分中备受压制。但对于寒士而言,门阀制度固然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却也不是没有任何施展才华与抱负的空间。游宦风气始自春秋,方式是借富贵者钱财或权贵者政治资源以谋得利益和官职,而寒士想要结交权贵,唯一的敲门砖就是诗文。宋元嘉十二年(435),二十岁的鲍照离家西游荆州,献诗于临川王刘义庆,王奇之,擢为临川王国侍郎1。凭“贡诗言志”,鲍照走上了坎坷曲折的仕途。
对于刚入仕的鲍照而言,想要将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传达给幕主,就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方式。在战争频发的社会环境下,鲍照将目光投射到了边塞上,希望在军事上建功立业,由此他着力于边塞诗的创作上,表现出了对沙场建功的热切向往,如《代出自蓟北门行》,清张玉榖《古诗赏析》评其为“立功边塞之作”2。此诗以叙事为主,刻画了北方边塞的苦寒之境及战争的艰险。虽然鲍照并没有上阵杀敌的经历,通篇是对战场激烈厮杀的想象之辞,但无不透露着他渴望立功沙场的壮志豪情。更为重要的是,鲍照有意向幕主表达自己被重用的强烈愿望。
然而,鲍照一生屡换门庭,这不仅没有给他位卑言轻的境况带来转机,反而遭到更大的不幸。辗转于多个刘宋宗室集团中,诸王尽非“圣主”,且在王室斗争中都难得善终,更不必提作为臣子的鲍照,他的宏大抱负不仅不能实现,反而过着朝不保夕的羁旅生活。怀才不遇的悲愤在他的边塞诗中表达地淋漓尽致,如《代陈思王白马篇》中借一位战死沙场的士兵之口喊出了“丈夫设计误,怀恨逐边戎”3的怨愤,领导者无能致使战士屈死边疆,这是对统治阶层的强烈不满。当鲍照看到寒门子弟就连从军苦战建立军功的机会也没有时,他发出了“卑贱生所钟”4的悲愤之言。
生逢乱世,明主难遇,不遇之悲注定会贯穿于鲍照游宦生涯的始终。鲍照的边塞诗本是表露心迹的工具,却在一次又一次失望中成为他发泄愤懑之情的承载体。
由于鲍照“才秀人微,史不立传”5,目前没有确切史料可以证明鲍照曾经从军,但却有两次亲临边地的经历。依据丁福林《鲍照年谱》,元嘉二十二年(445)春,鲍照从徐州刺史衡阳王刘义季辟,至彭城。彭城正是刘宋王朝与北魏政权毗邻的边地。元嘉二十八年(541),鲍照在刘濬幕府,并随刘濬至瓜步。瓜步同彭城一样为边境之地6。
“国家不幸诗家幸”,边地经历给鲍照带来了对王国内忧外患的思虑,以及对戍边将士苦不堪言的深切同情。尤其当他走入边地遥望中原时,北方的沦落使他异常沉痛,刘宋王朝的两次北伐匡复最终换得“仓皇北顾”的惨痛结果。面对国家一统无望,他发出了“含悲望两都,楚歌登四墉”7的愤慨之音。
战争带来的最大灾难还是对人的戕害。鲍照的边塞诗多用乐府形式表现,承继了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在宦游边地后,他将目之所及的边地风物及戍边将士的情绪心态都呈现在边塞诗中,赋予其厚重的社会现实感。
鲍照在边塞诗中描写了边地的艰苦,如《代苦热行》中对边地酷热的描写:“赤阪横西阻,火山赫南威。身热头且痛,鸟堕魂未归。”8又如《从拜陵登京岘》中对边塞奇寒的描绘:“孟冬十月交,杀盛阴欲终。风烈无劲草,寒甚有凋松。”9实际上鲍照以恶劣反衬战争的悲惨,将士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久戍不归,其苦痛不言而喻。
边地经历使身为寒士的鲍照将同为下层的戍卒的怨愤不平述诸笔端,如《发后渚》表达了战士们孤苦寂寥的凄惨心境。然而对于将士而言,困苦的根源不仅来自驻地的艰苦,还有归乡后的窘迫。《代东武吟》展现了征战多年的老兵归乡后的情境:“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10老兵虽出身寒门,但作战勇猛,在沙场上立下了赫赫军功。然而当权者并没有给予老兵等同的礼遇,年衰力尽的老兵被遣归家后还要做繁重的农事,只能在回忆中抱恨终生。正如王钟陵所言,“鲍照的从军之作,……不仅表现领域十分广阔而且因其中下层的社会身份,在对军旅生活的描绘中,着力表现了征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11,游宦经历使他将自己感同身受到的民生疾苦融入创作,将抒情范围关照到了现实生活中。
自青年时期渴求功名而离家远赴荆州开始,在奔走于仕途中三十余年中,鲍照出入四个幕府,历任四处县令,途径十余所城邑。这样的游宦经历几乎用尽了鲍照一生的时间。
长期宦游他乡,倦客之悲早已深刻在鲍照的骨髓中。“忧来辄赋诗”,游宦经历赋予了鲍照诗歌沉重的羁旅之感,旅途的艰辛与离别的苦痛几乎贯穿于他各种题材的诗作当中。而边塞诗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它不同其他题材的艺术视野与抒情领域,可以更生动地展现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拟行路难》(其十三)是表现倦客之苦的边塞诗代表。鲍照借过客与从军士兵的对话,表达了征人游宦异地之苦。征人年少离家从军时满怀壮志豪情,不料征途坎坷,陷于困顿,这正是鲍照自身的写照,“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最能体现鲍照的倦客哀情。
可以说,没有亲身在边地游宦的经历,就写不出真情至深的羁旅之悲。鲍照自入仕就困于形役,倦客之苦注定陪伴着他的一生,加之出身寒门的无奈、壮志难酬的愤懑与忧国忧民的真情实感,使得他的边塞诗中加深了对人的生存方式与命运的思考。
游宦经历带给鲍照的是难遇明主的愤懑、国家内忧外患的思虑及羁旅行役的苦痛,其边塞诗中之所以能涵盖如此深沉复杂的意绪,正得益于游宦中他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人生的思考也愈发深刻,因此为创作注入了独一无二的因子。
注释:
1.丁福林.鲍照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6.
2.清张玉榖著.许逸民点校. 古诗赏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51.
3.黄节.谢康乐诗注 鲍参军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215.
4.同上
5.黄节.谢康乐诗注 鲍参军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85.
6.丁福林.鲍照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63-84.
7.黄节.谢康乐诗注 鲍参军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215.
8.黄节.谢康乐诗注 鲍参军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223.
9.黄节.谢康乐诗注 鲍参军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281.
10.黄节.谢康乐诗注 鲍参军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208.
11.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