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讨

2018-01-26 10:20林丽群
教育界·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

林丽群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切实将教育工作和“中国梦”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文章结合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探索以“中国梦”为核心的教育机制的构建,充分发挥多方资源优势,拓展教育维度,推动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构建起高校“中国梦”教育的创新实践机制。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

新时期“中国梦”理论的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期,而“中国梦”思想理论的提出,为大学生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中国梦”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指导作用,体现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基于此,高校思政教育要与“中国梦”结合在一起,与时俱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认知理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稳定有序开展。

一、“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进步,但是在看到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要客观认识到我国当前的国情实际,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特点。在改革开放持续推进的今天,社会发展当中的各类冲突尤其是体制性冲突更加明显。在“中国梦”视域下,我们能够对国家的发展现状、民情世情有更客观的认识和更科学的把握。在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中,要引导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发展现状、成就与短板进行客观梳理,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核心任务有所不同,发展形势和政策引导模式也会有一定差异,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始终不会动摇,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发展导向。将历史变革和现实环境进行对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变革的关注度,让他们了解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使其认识到“实干兴邦”的重要性,只有樹立“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思想理念,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理想和信念是激励民族发展的内驱力,是国家建设、走向富强的根本。习总书记曾指出,当代青年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当代青年要有奉献社会的远大理想,能够为祖国建设发展尽自己的努力。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观点认知呈现多元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切实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学生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有正确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者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有利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梦”理论的提出拓展了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梦”伟大构想的提出,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发展,体现出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新高度。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路径,在“中国梦”理论精神引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内化培养,能够使学生对这一战略思想有更全面的认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引导下,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会有明显提高,有利于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激励学生将“中国梦”体现在行动上、实践中。

二、“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引导学生充分掌握“中国梦”的理论基础

当前,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日趋多元,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更需要融合“中国梦”,引导学生认识到坚持“中国道路”的必要性,在这一过程中要凝聚民族力量,弘扬华夏精神,深刻体会“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在社会主义理论讲解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为实现“中国梦”找到更正确、更鲜明的方向。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其思想引导功能,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观,能够在思政教育中融合“中国梦”理论,推动“中国梦”教育走进课堂,扎根在学生心中。

首先,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国梦”理论的宣传力度,使学生了解其内涵、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将“中国梦”与自身发展联系在一起,并且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其次,对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做具体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梦”的实现并不是某一群体、某一阶层的任务,而是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激发其内在活力。这样的教育形式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使命感,坚定其思想信念。再次,高校要注重讲解“中国梦”对每一名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关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梦”就是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目标,只有融合到中国梦的大信念下,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凸显时代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营造学习“中国梦”的校园氛围

环境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梦”理论的正确认识,高校要为学生营造出更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沉浸感和获得感,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浸润到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首先,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中国梦”教育要与新媒体相结合,通过媒体引导形成更有影响力的舆论导向。例如高校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项网站,通过网站建立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平台,使之成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体。在平台互动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疑问、困惑等提出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在虚拟的沟通环境下,话题讨论会更加活跃,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也会更强。其次,通过微博、微信等即时沟通工具,及时转发、交流国家各项政策、建设成果等,通过新媒体支持下的沟通交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引导学生对“中国梦”理论有更深刻、更感性的认识,以此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提高整体教育效果。浓厚的“中国梦”氛围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三)通过专业教学提高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能力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坚实的人才基础,高校则承担着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随着高校人才工程、人才培养计划的逐步实施,专业教学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更加重要。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高标准的人才基础,这就需要高校深度发掘自身专业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使其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基础上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第一,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要融合“中国梦”视域下的人才培养标准,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为基础,在教学中注重强化学生的知行合一能力,将专业教学与“中国梦”教育密切结合在一起,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未来的社会竞争力。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梦”并不是高高在上、空洞的理论体系,而是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核心精神,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自豪感。第三,在专业教学中教师还要客观认识到,“中国梦”的实现不但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有正确的引导方式,这就需要在专业教学中与思想政治相融合,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鼓励学生敢想敢拼,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而这也是将“中国梦”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必然途径。

(四)通过社会实践深化高校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

“中国梦”思想理论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及“中国梦”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拓展出一条理论结合实践的新路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鼓励大学生对当前的社会环境有所了解。一直以来,社会实践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一体化的思想认识,能够将个人梦想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实践当中完善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构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不少高校在“中国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例如假期高校开展的“三下乡”活动为农村带去了科技、文化、卫生的前沿资源,建立起城乡资源普惠发展的新格局。在保护母亲河的公益行动中,大学生更成为踊跃参与的群体,凭借人才、技术、理念方面的优势,为国家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新贡献。这些实践活动都是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实际行动,深化了高校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要构建起客观、科学、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成果做出中肯而全面的评价,从而提高社会实践的价值,培養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结语

将“中国梦”融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和远大抱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青年一代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因此,高校要在思政教育中切实融合“中国梦”,构建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兆莹.高校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价值[J].明日风尚,2018(03):210.

[2]程甫.“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07):46.

[3]朱孔阳.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9-10.

[4]魏可,张丽群.浅析“中国梦”引领下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商,2017(44):59.

[5]方燕.“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0):13,15.

猜你喜欢
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