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2018-01-26 10:20黄萌宇
教育界·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高校因素

黄萌宇

【摘要】学风是对一所学校最直观的反映,代表着学校的精神特质。学风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但是学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揭示了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影响着高校学风建设,并结合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实际,对学风建设的对策提出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因素;对策

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学风建设是一个永恒话题,它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输出的质量。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同时,加强学风建设不仅仅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始终将学风建设放在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地位之上,从多方面采取诸多措施,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团队学习与导师指导相配合。教学相长,以班主任为抓手,教风带动学风,重视鼓励引导与朋辈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新路径。

一、学风的概念及内涵

学风即学校风气,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存在的思想精神、行为态度都是学风的集中体现,每个学校的学风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就像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质一样,这种特色通过在校所有成员的一切行为意识,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格与传统。这种被固化的风格传统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学校的长治久安。

由此可知,学风是一种风气,是一种学习氛围,并且它不是个体作用的结果,而是群体行为的结果。在良好的学风环境中,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念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并内化为精神力量,反作用于个人成长。学风问题其实就是大学生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由态度而外化出来的行为习惯,具体来说,它由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策略、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六个方面构成。

二、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1.市场经济对学风建设的影响。一方面,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善了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市场的极大繁荣。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对利益的追求中,不可避免地衍生出重视物质、轻视精神的物本位价值取向,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之风在整个社会中浮现,部分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这种风气影响,产生追逐物质、贪图享乐、急功近利的意识倾向,严重影响了他们对良好精神的追求与向往。这种精神道德上的先天缺失会辐射到学生人生的方方面面,反映在学习上即学习目标扭曲,并对学习知识产生怀疑,严重影响学风建设的推进。

2.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背景的影响。我们的社会处在急剧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处于变革之中,但是社会转型并不是循序渐进,而是时空交错、不均衡地发展。伴随而来的就是价值观的多元性与滞后性,多元性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单一的教育方式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价值观的发展则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造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更多无法预料的因素,学生的自我定位也愈发困难。

3.网络的发展对学风建设的影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早已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给学风建设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的学科设置与网络密不可分,网络对于学院学风的影响不仅在于网络文化对于学风的影响,更体现在网络技术对学风的影响上面。网络技术更新换代的频率较其他传统学科更为迅速,这样的学科特色要求学院师生要不断地汲取养分,学习压力随之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风建设。

(二)家庭因素

人生的第一课堂是家庭,家长通过有意识的教育与无意识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父母的价值观、教育方法、行为准则、期望值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成长于一个拜金思想严重的家庭,那么不可避免他个人就会形成金钱至上的思想倾向。

同时,父母自身素质、眼界的局限性會使他们对高等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考上大学就是一本万利,而将对大学生管理转为单纯的经济支持,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家庭教育对学生影响深远,父母的价值观会深深影响学生。

(三)学校因素

1.教学资源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教学资源分为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它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最为直观,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风的好坏,因此改善教学设施,对于提高学风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设施对学风建设产生的影响体现在学院中,呈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势。例如,结合学院学科特色,日常学习与考试大多采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授课均采取多媒体教学,推行慕课,这种做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2.校园亚文化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校园文化由诸多亚文化构成,班级文化与宿舍文化正是校园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亚文化。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环境是班级与宿舍。班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建设与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发展,班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基础,班级文化既是一个品牌、一种形象,也是一种内隐的潜在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级里的每个人。

良好的宿舍文化对宿舍成员具有导向作用。同一宿舍的成员经过长期的相处磨合,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态度养成等方面趋于相似。加之青少年普遍存在从众心理,某种坏习惯一旦形成,同宿舍的其他人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养成不良习惯,使其不能健康成长成才,甚至有可能迷失自我。而当一种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成为宿舍主流时,宿舍室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学习,共同提升,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个体因素

1.人员结构构成。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员结构由从前的较为单一变得较为复杂,一个班级学生的年龄、地域、家庭背景都存在较大差别。有些学校同时存在本科生、研究生和专科生,他们在学历背景与知识构成方面千差万别,因此他们的心理特点与关注重点不同,这导致了学风建设难以以一种标准一种模式开展推进。

2.大学的价值观多元化。当代大学生价值倾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他们有长远理想,也关注当前现实,他们关注集体利益,同時也注重自我实现。虽然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但是一些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风气依然存在。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变化,个性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

3.心理问题凸显。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严峻,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问题,同时也影响着他们所在的家庭。大学生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期望,自身想要成才的压力与实际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他们有着较强的自我表现欲,但是其心智发展又不充足,自以为成熟与实际的不成熟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诸多心理问题。

4.就业问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难问题折射出大学生在进校伊始目标不够明确,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的学风问题。学风问题既是一个心理问题,又是一个行为问题。就业作为一种学习效果,是衡量学风建设的标准之一。优良的学风建设能够为学生的成长环境提供保障,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更使得学生能以过硬的知识和综合能力走向社会。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探析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环境具有育人功能,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引导与激励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始终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以推进学风建设。通过开展学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文体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严格执行学校关于考试的政策。开展考前教育与诚信教育,坚决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对作弊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另外,学校老师加大对考试监督巡视力度,从考风抓学风,以学风带考风。学院高度重视考试诚信问题,院领导带头进行考试巡视,杜绝学生作弊现象发生。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风建设专项检查,检查小组由学院领导老师带队,各专业辅导员参加。进入上课班级随机巡查,并对学生上课时间、上课秩序、课堂纪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情况等进行了随机检查,积极听取师生关于加强学校学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相关负责部门认真组织安排,各人员认真准备,积极参与,使学风纪律检查达到了查找不足、推进建设的预期目的,为推进学院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发挥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力量,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基层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参与到学风建设之中。首先,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他们,使学生骨干提高自己的成绩和综合素质。其次,学院给学生骨干成员设置一些学风建设目标,例如可以通过自身影响力降低他们所在寝室或是班级的考试作弊率,提高考试、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

成立年级事务委员会和学风自律委员会,两个委员会相互配合,每周一至周五轮流在学院教学楼门口进行检查,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对迟到、早退的学生进行登记和教育;检查学生上课情况,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登记和教育;检查晚自习出勤情况及班级纪律情况,对纪律差的班级进行登记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明确学习纪律,同时令学生能真正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学风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推手、学风建设的新抓手。

推进宿舍文化建设,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是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近些年,随着学院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立宿舍自理委员会,开展“星级文明宿舍评选活动”,定期召开宿舍安全工作会议,通过这些方法来构建和谐宿舍文化,进而推进学风建设。

(二)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1.创新教学方式,继续推进多媒体教学,打造“双师型”教师。随着高校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变革,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在授课手段和方法上存在死板单一的现象。教师应该创新课堂讲授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针对这种情况,学院要求所有课程均采取多媒体式教学,力求使学生更直观、更具象地了解教学所讲的理论知识。同时,学院一直积极鼓励教师成为既能讲授理论课程,又能胜任实习指导的“双师型”教师,并聘请企业一线研发工程师担任任课老师,着重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2.教学内容应紧贴实际,打造与现实接轨的应用型人才。教学中时有脱离实际的情况发生。具体来说,一是教师讲课往往偏重于理论,实践部分相对偏少;二是理论与实践虽然有结合,但是在结合方法上存在误差。在高校,不管其层次怎样,教学内容都应尽可能结合实际。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应用型学科的学生难以适应抽象难懂的理论教学,枯燥乏味、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只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逃离课堂,而结合实际的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学生动有趣,还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群体在学习内因上的转变。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引导、教育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和学业规划,确立高水平的学生成才目标,发挥学习目标对学习行为的导向作用,从内因上转变学习态度,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更好地实现高质量成才与就业。学院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由优秀毕业生为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经验,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未来。

(三)加强实践教育,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实践教育是教学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高校不仅要重视理论教育这个第一课堂,更要开辟实践教育的第二课堂。在大学中,第二课堂对于学生个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课,同时,第二课堂对于推进学风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它能达到的效果是第一课堂无法替代的,并且影响更为深远。

学院在深化教学与改革过程中,尤为重视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学院每年开展春季实训和秋季实训工作。学院安排两种模式供学生自愿选择,一种是校内实训,另一种是校外自主实习,所有本科生必须参加校内实训或选择校外自主实习方可取得实践学分。学院成立兴趣小组,根据学生考研方向与学习兴趣组成了不同的兴趣小组,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各年级各专业的优秀学生中进行推荐和遴选,着力打造优质团队,旨在培养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好、综合素质高的新一代大学生。在团委学生会下设立科技创新部门,协助学院团委组织各类学术科技创新竞赛的报名及培训工作。鼓励组建跨年级、跨专业的阶梯式创新创业团队,对获奖团队进行表彰等等。

(四)加强协同教育,构筑全方位育人体系

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个要素。学院除领导班子及学院教学老师全部担任班主任外,同时聘请机关退休干部、学校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毕业的杰出校友担任学院外聘班主任,有力地改善了班主任的队伍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这些老师定期与学生沟通谈心,参与学生活动,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引领浓厚学习氛围。学院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胡乐,龚俊.浅谈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及建设对策[J].才智,2015(06):83.

[2]刘晓.学院优良学风的建设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3(26):216-217.

[3]王雷.浅议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J].科学导报,2015(01).

[4]孙汉中,刘霞.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0):241-242.

[5]邵旭平,石加友,周德贵.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86-88,95.

[6]程君,崔世钢.高校学风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4(08):139-142.

[7]彭莉.試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02):76-78.

[8]马君.新时期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高校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