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学建筑空间适应性的策略研究

2018-01-26 10:22杨倩
卷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适应性建筑教学

杨倩

摘 要:本文研究了当代教学建筑空间适应性的策略,包括影响因素,教学空间的适应性策略等。

关键词:教学;建筑;适应性

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并不意味着建筑就是空间,这样讲是不够全面的,建筑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内涵,建筑的工程技术性、文化艺术性、民族地域性、历史时代性,这些都是建筑的基本属性。空间虽然是建筑的主要因素,但只有空间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空间除了适宜建筑的尺度与比例关系以外,空间效果需要符合使用者活动时的心理与视觉感受,以及不同活动形式的空间要求。这就需要从建设备、技术、装修等诸多建筑因素去考虑,营造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

1 建筑空间适应性策略的影响因素

影响建筑空间的因素诸多,物质与精神这一对范畴是最为重要的。建筑的发展过程似乎就是这两者之间彼此消长的过程。功能和使用要求、精神和审美要求,以及实现这两个要求的必要物质技术手段共同构成了建筑发展中的本质、必然联系。因而,笔者认为要研究建筑空间,就要从根本上认识的建筑空间,与之相关的建筑使用功能、使用者的行为活动、使用者的心理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

1.1 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

人们建造建筑的目的和使用要求称之为建筑的功能。古代罗马著名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Vitruvins)在《建筑十书》中提出实用、坚固和美观是建筑的三要素,其中实用就是指建筑的目的性,说明了使用功能在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建筑中,功能表现为内容,空间表现为形式。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建筑理论中“形式追随功能”的说法集中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学校的教室和图书馆的阅览室、工厂的车间等,由于功能不同的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式。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向建筑不断提出了新的功能内容,在同一种建筑类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空间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用功能对建筑空间的要求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反映在建筑空间形式上也必然是千差万别的。使用功能的变化必然意味着新的要求与原有建筑空间形式产生矛盾和对抗,随着矛盾的激化,将导致对旧有建筑空间形式的否定,并最终产生新的建筑空间形式。这一点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1.2 建筑使用者的行为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的功能不断细化,不同的建筑功能承载着不同的行为活动。无论建筑功能或者说所承载的行为活动有多么复杂,行为主体始终是人,只有人类自己才是建筑功能和活动行为的根本动因。往往有一些建筑设计者认为建筑可以决定人的行为活动方式,试图让使用者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去使用空间、感受环境。如果这些建筑师没有认真的去考虑和研究某种行为活动的特定要求,这样设计出来的人为环境往往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不仅仅是使用上的不适宜,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适应。因此,什么样的环境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与活动,需要研究使用者的行为活动规律。

在以往的建筑设计中,由于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建筑空间形式满足单纯的功能需要即可。空间的设计很少考虑人们的行为习惯与活动规律,忽略了建筑空间的使用者的行为要求和行为变化,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空间浪费或者破坏。比如说,我们现在来设计一个标准教室,如果我们不去考虑教学行为活动的变化: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安装要求,讨论、交流等课堂教学活动的场地要求等。还是按照过去传统的基本教学活动要求去设计,这样的建筑空间往往会被闲置在那里,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即便利用起来,空间的利用率也会大打折扣。建筑空间的作用就是为人类的行为活动提供场地,倘若没有人们的行为发生,空间的价值就有发挥其根本作用。当然我们也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建筑空间与人们行为活动的关系,如果没有建筑空间提供活动场地,人类的社会活动行为就不会有发生的机会。因此,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真正从空间使用者的行为活动来创造建筑空间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各种行为活动的产生,更有效地发挥建筑空间的价值。

1.3 建筑使用者的心理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当人们在进行各种不同的行为活动时,都存在这样的一种心理:不希望自己或者集体的活动受N#t-界的干扰与妨碍。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活动范围,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个人领域,也叫“心理空间”。这种个人领域就好比“气泡”一样,气泡的大小代表着不同的个人领域。人类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活动性质、不同的活动对象以及不同的活动场所,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直接的就表现在人与人的接触距离。国外有人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根据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和行为特征确定了几种类型的人际距离。因此,建筑空间的大小、尺度,以及内部的空间分隔、家具布置、座位排列等方面要考虑是否符合使用者相应的人际距离要求。

2 教学空间的适应性策略

教室是教学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特别是教学建筑,一般承担了一所大学内几乎全部的公共课程教学任务和大部分的基础专业教学计划。这些课程主要采用常规的教室进行教学,以完成对低年级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教育。因而,在教学模式彻底网络化之前,教室仍然是校园内最重要的基本教学空间,是教学建筑的核心部分。

尽管几十年来教室设计的相关原理基本没什么变化,但是一些变化的趋势已经产生,正在促使教室空间和容纳他们的教学建筑发生变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的与日俱增,因而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教室。今天的大学教育提供教育较以往更加广泛,从高度化的理论教育到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普遍存在于各大院校之中。教室设计必须能够跟得上这种物质空间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相对于与传统的教诲式教学模式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对教室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现在的教学模式更强调了教师中学生和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教室设计上,也希望能够促使这些活动的发生。

2.1 教室空间的更新换代

上海中同學校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吴奋奋提出,教室空间从第一代学校的“为黑板而建”、第二代学校“为屏幕而建”、第三代学校“为体验而建”,教室空间的不断变化显示了班级授课形式不断变化,是现代教学建筑设计的重点内容。并且强调学校建筑设计对教育的影响作用,为学校建筑应注重“现代教育空间的技术环境、空间的物理环境、空间的人文环境、空间的心理环境”等。

集成式教室是第三代学校“为体验而建”的教学空间。整个教室就是就一个没有固定的培体划分的开放空间,通过室内装修整合设计各种功能区域来满足师生教与学的活动要求。教学活动除了老师安排的讲授与讨论之外,更多的是学生自主的阅读、浏览、操作等行为活动。由建筑师罗辛·博施(RosanBosch)为瑞典免费学校组织“Vittra”设计的现代学校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学校被设计成完全开放的空间:整个空间没有一堵墙,传统概念的教室在这里不复存在,学生可以自由的走动。

2.2 建筑单体的组织变化

教学建筑单体主要通过改变教室的组织形式来满足当代教学活动的需要,其中最基本的变化形式体现在传统内走廊与外走廊的空间变化上,以及围合中庭式的教室趋向于无硬隔断化。在建筑单体中,教学空间围绕中庭组织布局,是当代教学建筑运用较多的空间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功能上是经常作为整个建筑的交通枢纽,向四周发散出去,起到连接作用,同样还可以是学生和老师聚会和交流的场所。建筑师通常对中庭空间的界面和形态重点考虑,尽量使其呈现开放和通透的感觉。随着教育对跨学科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视,教学空间与交流空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甚至出现了无墙体分割的教学建筑。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舒尔兹,C.N.).存在·空间·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适应性建筑教学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的“芯”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