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2018-01-26 07:15贺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贺彤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出于现实需要而提出的。不论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还是学前教育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都有其深刻的必要性。此外,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对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本文论述的核心和基点。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创新创业型人才 现实需要

就目前幼儿教育发展的社会化趋势来看,成立学前教育机构、发展学前教育产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我们应该在夯实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创业所需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安排能力等各项能力,实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标。[1]

一、学前教育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

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存在一个明显问题,就是教师只注重专业课程的教育而忽视其他学科的学习及其联系,这非常不利于学生日后从事相关的教育工作。因为学前教育面临的教学对象是幼儿,他们本身都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整个世界具有强烈的认知欲望,因此教师应当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应对这些追根溯源的问题,单纯的专业教育会使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思维难以得到扩展,从而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难以满足学前教育对于人才的需要。

2.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仅仅是学前教育专业,我国高校绝大部分的专业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来源和途径,只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不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教学对象是幼儿,教学的内容更加生活化、具体化,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3.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相对薄弱

实践教学环节应当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培养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纵观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还是十分薄弱。受资金投入、人力、教学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实践教学的外部环境建设教差,学生进行模拟教学、教学观摩等课程设置很少。校外合作的实习基地也相对较少,学生真实接触这些机构的机会较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难以得到真正的培养。

4.考核评价方式相对单一

考核评价体系与具体评价方式也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考核评价方式还是十分单一,基本还是以笔试的卷面成绩为主要的考核标准。由于考试考核体系的限制,学生会将学习的重心和精力放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因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严重的抑制,难以满足新时期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1.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习近平总书记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在“全民创新,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我们整个社会正掀起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大学生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掌握着创新创业所应具备的素质,因此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引领整个社会创新发展的浪潮。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前教育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浪潮,迎难而上,加入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创业队伍当中,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2)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途径

随着改革在各行各业的日益深化,人们对教育体制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实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的目标,突出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教育,实施个性化与实践性的培养模式,注重创新创业大环境的营造,加强对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已经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途径。

(3)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学科优势较弱,发展空间只停留现在的幼教就业阶段,尚有很大的创业空间待开拓。要想真正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自身的突破与发展,就必须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开发学前教育行业良好和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市场前景,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该专业,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质的飞跃和发展。

2.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对于社会来说

对于社会来说,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意义非凡,它意味着我国整个幼儿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党和国家都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这些学前教育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出现使社会中优质的学前教育机构数量飙升,整个幼儿教师队伍更富有改革精神和创造活力,极大地提升了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对于学校来说

对于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和社会来说,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对于高校来说,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加强学生建设、提升专业优势、保障学生就业率的重要策略,对于高校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对于学生个人而言

对于学生个人而言,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其整个人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采取创新创业型教育培养模式,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也使得更多的学生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潜力,投入到全民创业的队伍当中。

三、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1.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各行各业的人才培养都提出了具备创新精神的要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拓宽自己专业发展的视野、了解本专业中前沿与发展趋势,激发创造活力和创新意识,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一定的商业意识和创业意识,对于学前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提高一定的认识。

2.培养具备创业能力的人才

很多人包括學前教育专业的很多学生对于学前教育这个专业存在很大的认知上的偏差,他们狭隘的认为学习学前教育就只能够做一名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低,且没有什么太大的社会价值。当前我们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新的定位,最大的改变就在于开拓学生的就业视野,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

结语

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创新创业的品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手段进行培养的,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除了专业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培养之外,还必须培养学生强大的心理素质、高效的行动能力、冒险精神、自信心以及毅力等多种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参考文献

[1]覃军,李传瑛.关于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考试周刊,2015(40):159—160

[2]于淑贞.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2(18):249—251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
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改革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提高中职舞蹈课教学效果之我见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