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摘要]征信是提高社会公信力的重要手段。湖南省对“两会”换届进行代表、委员资格审查,信用信息的查询发挥重要作用。但当前征信工作者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及时解决。应将征信查询进一步扩大应用,充分发挥征信对提高社会公信力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征信;信用;公信力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我国百姓的向往和国家的目标。在社会发展中,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非常重要。而信用信息,是诚信与否的表征和反映,越来越体现其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建立的集中统一的基础信用信息服务网络,截止到2016年11月30日,系统共收录了2177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信息,9.1亿自然人信息。湖南省32.4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信息,4541.28万自然人信息,被收录在内。有效的信用信息记录和传播机制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9月,湖南省为准备“两会”换届,开展了代表、委员建议人选资格全面审查。人民银行作为联合审查22#-部门之一,共为代表、委员资格审查查询辖内市县乡人大代表和市县政协委员个人信用信息78057人/次。
一、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查询对“两会”换届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
(一)提供了代表委员资格审查把关的重要依据
全省人民银行系统根据查询征信系統情况,向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了三种审查意见:一是无不良信用记录59971人次,占比76.83%;二是存在贷款或信用卡透支逾期但已经结清(即曾经出现不良记录)14558人次,占比18.65%,三是审查日止仍然存在贷款或信用卡透支逾期未清(即不良记录仍然在持续)3344人次,占比4.28%,为各换届办综合研究审查建议人选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市和县多个换届办在审查后明确回复,因存在不良信用记录被否决的建议人选合计达1353人。
(二)创造了清收不良落实债权的一次良机
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格审查中,除部分代表委员因为信用不良持续存在导致资格审查未予以通过外,有的代表委员能在了解资格审查相关政策规定后,积极主动归还逾期贷款本息、填平信用卡透支,有的主动找到承贷行还清旧贷利息、重新落实债务等等,为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本息或落实资产保全提供了一次良好契机。
(三)提升了信用报告的社会影响力
在本次湖南省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格审查中,征信工作受到空前关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资格审查期间积极关注自身信用情况,在失信惩戒上也没有出现阻力障碍,社会公众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头讲诚信的要求和做法一致拍手叫好。某企业主马总作为市人大代表候选人,在资格审查期间,主动在企业网站公布自己的信用情况,并在企业网站现身说法,从经营实践谈诚信经商的益处,效果很好。
二、当前征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笔者对湖南省征信工作现状进行了一些调查分析,当前有的商业银行在信用信息征集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客户有不少投诉。一是征集的信用信息不完整不全面。一些客户的信用信息资料征集不完全不准确,存在错漏,更新也不及时,二是没有做好告知工作。未采取直接或以书面形式告知个人信用卡、信贷信息将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有的即使进行了告知但内容不详细,未将个人信息采集的内容和使用范围详细告知,存在未以恰当的方式提醒其预防可能产生负面信息的行为,负面信息产生后也未及时告知。三是很多客户不知道自身权力。一些客户不知道在征信活动中自己可享有哪些权利,不知道权益受到侵害时有何种维权途径,对自己的信息更新意识不强、不作为。四是存在信用信息管理的疏忽。个别银行信用信息违规外传,信用报告被滥用的情况偶有发生,信用信息异议处理的效率还不够高等。
分析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对征信工作的重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不足问题。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教育,一些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对征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高,对征信工作给个人的影响、给社会公信力的影响程度仍然没有全面认识,也缺乏工作的责任心。
2、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还不够规范。部分基层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在内部监督和日常管理环节还存在诸多漏洞,体现在信用报告的查询用途选择上较为随意,备案的个人书面授权往往流于形式,信息入库率和准确性没有制度上的保障等。
3、征信宣传的社会效用还不够理想。近年,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都开展了一系列的征信宣传,但宣传面还不够广泛,宣传方式还是比较单一,导致社会宣传成效不高。
三、需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征信对社会公信力的作用
我国法律法规一直强调个人信用信息的规范利用和法律保护。按照规定,国家机关申请查询个人信息应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如何增强个人信用意识,合规有效使用个人信用报告,充分发挥征信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安排。
(一)进一步加大征信教育、传播诚信文化
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采取多种措施普及信用知识、传播信用文化,提升人员信用素养、培育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使守信用、讲信誉成为全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构建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培育诚信理念。要深入宣传阐释“诚信”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使诚信价值准则深入人心。党报党刊、广播电视要拿出重要版面时段、推出专栏专题,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题节目等形式传播诚信理念。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要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传播手段,扩大诚信宣传覆盖面。
(二)进一步做好信用信息收集和按规定查询
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和要求,做好所有客户的信用信息采集,保证准确、完整,同时要及时更新维护。对于征信报告查询,要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办理,绝对不允许违反规定和程序进行查询,也不允许未经客户授权随意透露客户的信用信息。
(三)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家公职人员和共产党员信用审查常态化机制
个人信用报告记载了个人基本信息、信贷交易信息、公共信息、查询记录等个人重要信息及查询信息,其中涉及的个人隐私信息较多,为了更好的保护个人信用信息权益,建议出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家公职人员和共产党员审查查询信用报告的法规和制度性要求,将此项查询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确保查询工作有的放矢,有法可依,同时也有利于建立公民守信激励和约束机制,使诚实守信成为社会行为规范。
(四)继续扩大信用报告的使用范围
政府各部门、党的组织部门应充分应用信用报告、运用信用成果,并制定配套措施,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惩戒力度,强化诚实守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光荣、违信背约可耻的良好氛围,形成维护信用环境的强劲动力。
(五)在全社会鞭挞失信行为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失信败德行为进行批评揭露,使之成为“过街老鼠”。要区分性质、把握适度,对尚未造成严重危害的弄虚作假现象,在系统和单位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对影响恶劣的重大违法案例,进行公开曝光、有力鞭挞,形成强大舆论压力。加强对失信行为处罚结果的跟踪报道,以反面典型为教材进行德法释义,警示人们守住诚信做人“底线”、敬畏法律“高压线”。发动群众参与道德评议,组织大讨论等活动,形成民间舆论场,引导人们加强自我约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