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2018-01-26 18:30张婷
时代经贸 2017年18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张婷

[摘要]当前中国金融供给存在着总量与供给结构失衡问题,无法灵活的适应多变的现代经济发展。所以,对金融供给问题的侧改革是目前我国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从金融供给问题现状进行概说,全面剖析其成因,正确有效的进行金融供给侧改革对策探讨研究。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金融结构;金融环境;金融供给

一、引言

中国的经济发展体系不断完善,使得现代经济运行日趋稳定。但作为现代经济运行核心的金融行业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暴露许多问题。从当前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金融业并没有把金融资源流入当今具有创新性与发展前景大好的行业与企业,而是把金融资源在自身行业体系内流转,这对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产生了巨大的困难,造成实体经济整体发展乏力,资金链难以维持运转。形成货币宽松而资金紧张,低效供给过多而有效供给不足的严峻局面。所以,针对这样不健康的经济发展形势,如何提高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有效匹配,矫正要素的配置扭曲,促进经济增长。金融供给侧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二、金融供给问题现状概况

金融供需矛盾的产生是中国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众多原因造成的,其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不合理的金融制度,无法高效的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有效需求难以达到满足。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体系结构缺失多样化的模块发展,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不能对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进行保障,导致资金配置的不合理,中小企业的发展出现危机。所以,金融供需矛盾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总量矛盾,货币宽松与资金紧张共存

中国为了对经济进行增长,长期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加快,也出现了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对投资的过度依赖也逐渐显示出诸多弊端。根据目前实际金融投资状况来看,大量货币并没有有效的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中,导致大量实体经济企业资金需求量未被满足,造成了一方面货币流动过剩,另一方面供需量缺失的矛盾局面。

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提供的货币供给数据中,可以得知在货币供给的总量中,货币供给增长率M2逐年保持快速增长,M2/GDP有着大幅度上升走势。但M1的增长却平缓缓慢,其M1/GDP有下降走势。这充分的说明了参与实体经济循环的货币量比例在不断下降,虽然货币自身比率增长,但大多数的实体经济企业存在着资金紧张的问题,形成了经济发展流动过剩的问题。这再一次说明了金融供给总量未能有效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在2016年后,实体经济陷入低迷,整体投资增速也不断下滑,制造业投资增速降低至0.4%,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降低至0.6%。金融供给的总量矛盾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结构矛盾,资金投向与实体经济需求匹配不足

目前资源配置结构扭曲是金融供给中一个严重问题,信贷资金的投向出现不合理,结构性错配:低能供给过多,有效供给不足(蔡则祥、武学强,2016)。大型的国有企业是信贷资金的主要受益者,大型国企效率较低却获得大量资金。而新兴产业较为薄弱,可拥有大好的发展前景,企业效率较高。却普遍出现融资困难与成本较高等问题,这也一定程度上使信贷资源投向发展出现畸形。

我国的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收益水平逐年下降。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煤炭价格在几年间下降60%,2015年煤炭行业的总利润仅为2011年的1/10,煤炭行业的整体效率下降,大量信贷资金无预期收益,也造成信贷效率的下降,最终影响在资金供给结构中处于弱势的新兴产业,中小型企业。这些具有创造发展能力的企业在国家新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而资金供给的缺失是极不应该的。

上述的金融供给问题的两大方面: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这无疑是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阻碍。这些问题的产生也源于资本的逐利性,预期投资和回报利润的基础选择使得拥有深厚积累的国企赢得投资者更多的青睐,新兴企业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提高了投资的收益风险。这也是中国现行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共同作用产生的金融供需矛盾。资金难以流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繁荣,这也更说明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三、金融供给问题现状分析

金融市场、金融环境以及其体系结构的相互影响,导致了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总量与结构的不匹配。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3.1环境一金融资金失控

中国不合理的金融制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环境。在中国经济历经数十年的增长中,货币政策的宽松导致金融资金的不断扩张,同时流入利润更高的领域。

显然,在当今实体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的情况下,货币的流动性被資本的逐利性所影响,流向实体经济的比例不断下降,过剩的货币只能重新回到金融市场流转,极易产生虚拟经济的膨胀与经济泡沫。

这种不正确的资金流向会形成货币本身的恶性循环,无益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实体经济融资能力的下降。金融资金投向的错误也源于未能制定符合当下行情的有效政策与监管,这很大程度上纵容了银行不合理的规模扩张,企业不合理的资金炒作。

(二)市场一资金未能流出

金融业的整体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实体经济的低效率配置而导致的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这种在金融内部流动的投资具有周期短、投资便利、利润丰厚等特点,与实体经济的高风险、低收益形成对比。导致了金融机构的投资选择。并且金融行业整体资金将会在自身体系中不健康增长,流向实体经济的资金有限。

从金融机构方面来说,自我服务能力不断加强,资产规模增速逐年上升,对实体经济越发排斥。从实体经济企业方面来说,企业效益下降,企业不愿扩张企业规模。为了资金的收益,部分企业会将资金流入金融体系中去,这加剧了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的服务缺失。endprint

(三)结构一资金配置扭曲

单一的金融体系结构以融资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目前的这种融资结构与模式已经与经济新常态产生矛盾,资金配置出现扭曲。

首先是融资渠道的单一,这对多样的融资主体是无法满足的。

其次,金融机构资源配置选择出现整体的“选择性迷失”,大量金融资金投入房地产和政府项目,导致对实体经济有效资金需求形成挤出效应,新兴产业与中小型企业很难获得信贷资金。

四、金融供给侧改革对策的探讨研究

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从金融供给侧出发,对当前金融行业的主要问题进行对策探讨研究。

(一)实现金融结构多样化市场,拓宽资金流通渠道

依据金融结构分析,资金流出受限问题源于金融投资机构的逐利性,不合理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针对金融市场结构单一与有效供给的缺失,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新型服务模式的创立;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同时,要优化金融市场交易政策,提高交易监管力度。为实体经济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二)改善金融环境,确立资金流通秩序

依据金融环境分析,没有有效的监管政策是货币投向错误的原因之一。完善相关的监管政策是金融供给侧改革重点之一。

首先,对货币政策进行因时协调,实时关注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与变化,避免出现货币流动性过剩局面。

其次,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对监管体系做出完善,既能把握金融市场资金流向,且不过多干预信贷的有效供给,给金融机构留有足够的自主空间。优化资金前后审查與监控,创造一个利于经济发展的健康的金融环境。

(三)优化金融结构配置

金融供给侧改革要对现有的金融结构做出调整,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无法应对新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应从其基础监督机制与信贷机制人手,优化业务考核机制,使其信贷经营模式发生转变。极大的减少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的空转,防止经济泡沫的产生。创建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有效供给服务质量考核,增加两者之间资金服务渠道,提高有效供给,减少低能供给。改变以银行为主导的经融机构模式,使其结构多方位,多层次,能够适应未来多样化的经济发展。

五、结语

金融供给侧改革对于现经融体系的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使中国金融供给矛盾日趋弱化,使金融体系更好的进行产业升级和要素优化,更好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也间接的促进了国家整体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
美国动画片价值观输出对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利用土地整治推进供给侧改革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看传统蒙学图书的深度开发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