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 许秋芹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必须在课堂中突破难点,利用不同的感官,让学生体会、感受、学会应用数学。
课堂的高效与否,除了课堂的讲授外,很大程度是取决于课前的预习。北师大版的教材,图文并茂,如果老师能适当做引导,在讲授起来会事半功倍。
案例1:四年级上册《旋转与角》
1.做一做。
在上“旋转与角”这一课的前一天布置任务:做一个活动的角。
2.比一比。
在上“旋转与角”这一课的开始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活动角,同桌、四人小组比较一下,自己做的角和其他同学的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了什么?
3.摆一摆。
观察旋转过程中所形成的角,认一认。
在这个例子中,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做“活动角”,体验角的产生。通过旋转,感知角的大小变化。在课堂上和同学的角进行对比,进一步了解角的大小与边长没有关系,与角的张口有关。如果这一过程操作得好,相信学生对角的认识,印象是十分深刻的。
案例2: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
1.画一画。
在上“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课的前一天布置任务:每人画出10个三角形,并在表格中标出它的长度。
2.想一想。
在上“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课的开始时,仔细观察三边,你发现了什么?
3.摆一摆,
利用前一个活动的发现,摆小棒,验证自己的发现。
在这个例子中,让学生在课前有机会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创造条件。虽然只是学生主观上粗浅的认识,但毕竟是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到的,获得的知识比较有意义。
数学源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用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学生喜欢的、熟悉的生活场景来让学生感知数学,方便学生联想。
案例3:五年级上册《倒数》。
利用投影展示漂亮的风景图(有倒影的)、汉字,让学生直观感受“倒”这一概念。
吞→吴杏→呆
案例4:四年级下册《字母表示数》。
播放音乐“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歌词中发现问题。
案例5:二年级下册《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学生喜欢的卡通片1分钟,让学生感受到在做喜欢的事情时,时间过得很快。接着让学生静坐1分钟,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漫长。
拍球、唱歌、写字,速算,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加深印象。
数学活动经验是一个过程,是经历。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感官去接触新知识,进行尝试,并获得经验。实践越多,获得的经验就越丰富。
案例6: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
1.量一量、填一填。
?
四人小组独立完成一个三角形的测量工作,小组长完成表格。
2.说一说、比一比。
根据组内成员的测量结果,交流讨论,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
3.撕一撕、做一做。
通过不同的折纸方法,进一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猜想、推理、验证,并通过小组合作,与人讨论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数学训练思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