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 田丽霞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认为,一名教师,要想精进业务,获得成长,也要树立“照镜子”的意识,养成“照镜子”的习惯,端正“照镜子”的态度,找面镜子,看看自己。
有一个女孩,精心打扮之后,准备去上班。她心里有些忐忑,或者说有些不自信,因为她今天换了一种化妆风格,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
走出家门,遇到了熟识的邻居,没想到平时不苟言笑的邻家阿哥居然对他微笑了,女孩很高兴,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连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都笑了,说明自己的化妆很不错。走在马路上,很多人都回头看她,她心里美滋滋的,有些自信了。坐在地铁上,整个车厢的人都不断地抬头看她,或偷偷的,或大胆的,她更加自信了。到单位,不仅同事们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平时自带冷气的大boss也对她微笑了。她高兴极了,她自信满满地来到盥洗室,想趁工作开始前的几分钟,再欣赏一下自己美丽的容颜。可是当她站在镜子前,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的时候,立刻目瞪口呆了,因为她看到脑门上有一大片口红,这是穿外套时不小心蹭的。原来一路上那么多人看她,不是因为她太美了,而是因为她太古怪了。擦掉脑门上的口红,回到工作岗位的时候,所有人的眼光都恢复了正常。
这个女孩为什么会顶着这片口红穿越半座城,惹来那么多人的嘲笑呢?因为她不知道脑门上有口红。她自己看不到。
故事虽短,却发人深省。我由此想到了教师,更想到了自己。
我觉得每个教师脑门上都顶着一片“口红”,只是大小深浅不同而已。有的教师,从登上讲台那一天起,就有一个毛病,直到退休也没有改掉。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有这个毛病。别人知道吗?当然知道。学生知道,同事知道,甚至领导也知道,只是没有人告诉他而已。不然,为什么每届学生给他起的绰号都差不多呢?
怎样才能发现自己脑门上的“口红”呢?最好的方法是:找面镜子,照照自己。
多年前曾去三峡旅游。导游很热心也很专业,车门一关,就开启了工作模式,详细地给我们介绍沿途的风景:“朋友们呀朋友们,我们去三峡呀去三峡……左边是毛公山呀毛公山……”导游的声音清脆悦耳,刚开始听着很舒服。听了一会儿,就受不了了。最后重复的几个字,就像勒在头上的铁箍又被用力勒了一下。到了三峡大坝,导游招呼我们下车:“朋友们呀朋友们,跟我来呀跟我来。”同行的老前辈说话了:“导游,您不要陪我们了,您找个凉快地方休息一下吧,我们自己去看看。”老前辈的话很客气,但是态度很坚决,因为他也受不了导游的“口头禅”了。
从三峡返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与导游同行不足两个小时,我们已经无法忍受她的口头禅了,让她“哪儿凉快儿到哪儿待着去”。教师和学生相处一年、三年,抑或是六年,我们每天都要给学生上课,与学生谈心,班主任还要给学生开班会,如果我们也有口头禅,那带给学生的是享受还是折磨呢?
回到学校的第二天,我给自己录了一节课。晚上回家,坐在灯前,打开录音机,听自己上课的录音。我发现,我上课的声音重浊沉闷、声调平直僵硬、语速忽快忽慢、还不时地冒出一个病句,令人不忍卒听。从那以后,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死规定: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备考纲,备学纲;备学情,备师情;还要备语言,即使不能做到字斟句酌,也要在课前把课堂语言认真梳理一遍。而事实证明,当我把课堂语言的准确精当纳入备课内容之后,我的讲课水平和授课效果大大提高。
十几年过去,我已经记不清那个导游的容貌和姓名,但是我对她充满感激,因为她是我的一面镜子,让我发现并擦掉了“脑门上的口红”,获得了成长。
作为教师,听课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成长的重要途径。因为听课就是“照镜子”,是从别人的课堂反观自己的课堂,从别人的身上找到自己的问题。
去听一位年轻老师的公开课。教师素质很好,基本功也很扎实。一开始,师生配合很默契,课上得也很顺利。讲完一个知识点,教师开始提问。其实这种公开课是经过精心准备、反复试讲的,甚至是经过认真排练的。教师设定的是“这个问题学生应该会”。没想到,被叫起来的男生吭吭哧哧,半天也没有答上来。老师就叫后面的同学回答,出人意料的是,后面的同学也不会。教师又叫后面的同学,后面的同学竟然也不会。老师慌了,于是“后面”“后面”“后面”,一连叫起了七个学生,居然都不会回答。课堂气氛几乎凝固了,学生都低着头唯恐老师叫到自己;教师明显压抑着心中的愤怒,脸都急红了。当时,我心里很着急,我在想:“年轻人,为什么这么执拗?为什么要挖自己的墙角,给自己闹难看?”
下课之后,我们就此问题和她进行了沟通。我说:“课上叫学生回答问题,大致有三个目的。一是学生走神了,想通过提问提醒其注意,刚才的提问显然不是这个目的。二是想通过提问,检验课堂效果,如果因此设问,叫三个同学就足够了,连叫七个同学的效果只有一个,让所有听课的教师都知道,你前面做的都是无用功,课堂效果极差。课上提问的第三个目的,是想通过提问,对重要的知识加以强调巩固,如果因此设问,那就更不用叫这么多人了,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两个学生不会就足以说明问题,与其费时费力和学生较劲,不如把重点知识再讲一遍。连叫七个学生,弄得学生紧张,自己尴尬,何苦来呢——”
说到这里,我忽然闭嘴了,年轻人很真诚地说:“田老师,您尽管说,我能接受。”
我告诉她:“我不好意思说了,因为想到了自己。有一次,因为一个问题,我连叫了十多名学生,叫了一个‘龙回头’。当时我就和学生杠上了。我不明白,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都不会?刚刚讲过的知识,为什么还不会?我看看到底谁会?总得有一个人会吧?可事实证明,学生都不会。站起来的学生越多,我就越生气,我怪学生听课不认真,思维不灵活,基础不扎实……却唯独没有想过我哪里做得不好,怎么做才能更好。你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那时的自己,我是那么的执拗,执拗到忘记了提问的目的……”
因为走了太久,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当我固执地和学生较劲的时候,早已背离了课堂提问的初衷。从那一天开始,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死规定:课堂提问,同一个问题,绝对不超过三个人!
一个男生性格内向,课上一言不发,课下也不说话。可是,英语很差的他,在外教课上却非常活跃,上课争着回答问题,下课抢着和老师打招呼。原因何在呢?他在周记中写道:“我喜欢上外教课,因为外教很尊重我。我回答问题的时候,他认真地看着我,即使我答得不好,也不打断我,还会用眼神鼓励我,好像在说‘别着急,慢慢说’。有一次,我答对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瞪着蓝色的眼睛,满脸惊喜地看着我,用蹩脚的中文大声地说‘很好’‘很好’……”
看完这篇周记,我想到了自己,也想到了很多同行。我们似乎习惯了喜怒不形于色,即使心花怒放,也表现得平静如常。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在做什么呢?是在低头看书,还是在对着天花板思考,抑或是在抓紧时间写板书?不一而足,但却很少和学生进行眼神交流。
没有眼神的交流,就不会有心灵的契合;教师对学生没有热切的期待,学生就不会为老师奉献别样的精彩!感谢这个学生,他把外教这面镜子推到了我面前,使我看到了自己“脑门上那片口红”,于是我给自己下了一道死命令:学生回答问题时,我要用期待的目光,认真地看着他(她)!
当我把目光投向学生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高了,正确率也高了,学生变得越来越可爱了。
其实,镜子到处都有,照镜子很方便,找到“脑门上那片口红”也不难。关键是找到之后怎么办?有一个笑话说,猪八戒站在镜子前,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很丑,他很恼火,认为镜子有问题,就把镜子摔在了地上,镜子变成了满地碎片。可他低头一看,发现每一个碎片里都有一个完整而丑陋的自己!八戒的做法着实不够高明。作为教师,如果在镜子中看到了不完美的自己,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摔碎镜子,还是改变自己呢?
老师们:找一面镜子,看一看自己吧!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是一种成长,更是一种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