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运 林永和 史信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要做到养“藏”补肾。
大雪时节,提倡的入睡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这是身体三焦经当令之时。
大雪时节,气温渐降,早晚温差悬殊,大风、大雪天逐渐增多。此时衣服须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夜卧时要多加被褥,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可以避免许多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的发生。老年人尤须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大雪时节,地冻天寒,人体为了保持恒定的体温,必须增加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便产生更多的热量满足机体的需要。所以此时可以适当多吃富含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补充因天寒而消耗的热量。如红枣茶可以活血益气、滋补阴阳,橘桂姜茶可以温中散寒、行气健脾,玉米粥可以益肺宁心、调中和胃。各种五谷杂粮粥也都是调补佳品,如小米粥、番薯粥、燕麦粥、黑米八宝粥、胡桃粥等,多食五谷可补肾蓄精。
冬属阴,大雪时节是一年中阴气较盛的季节。这时如果借助天气的优势养阴,则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对阴虚体质的人来说尤其重要。中医认为水是至阴之物,因此,隆冬之际多喝水可养阴。一般每日喝水量不应少于2000毫升(即常说的“8杯水”,一杯约300毫升)。此外还可多吃养阴之品,如藕、大白菜、萝卜、冬菇、蘑菇、冬梨、冬枣和鱼等。
大雪时节,不宜过早起床晨练,最好等天亮后见到阳光之时再出门锻炼,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谨慎,以免出门后寒邪外受,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外出锻炼需做好保暖防护措施,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故这三个部位应重点保护好。天气晴朗时适当参加户外活动,而气候寒冷的恶劣天气里则应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寒冷风沙对眼部的影响。
1.吃萝卜丸子。大雪时节,用萝卜加工成的萝卜丸子,多年来一直风靡山东一带,这是一道很有特色的美味小吃。做法是将萝卜擦成细丝、挤去水分后拌入面粉,加上葱姜末,搅匀,下油锅炸成金黄色的萝卜丸子。萝卜丸子可以说是冬季的美食,香脆黏腻,老少皆宜。现在全国各地也都有制作和出售的。
2.喝红薯粥。大雪以后气温更加寒冷,人们在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这一食俗几乎成为北方的普遍饮食习惯。
3.自制腌肉。大雪节气一到,老南京家家户户忙着做腌肉,以迎接新年。大雪节气天气寒冷,在古代腌制肉类食品不易变质,于是就有此习俗。
4.吃雪菜汤。雪菜又叫“雪里蕻”,大雪节气正上市。雪里蕻性温,味甘、辛,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钙、胡萝卜素和大量膳食纤维,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5.捕获乌鱼,招待宾客。从小雪时节开始,乌鱼群就慢慢进入台湾海峡;到了大雪时节汇集的乌鱼群也越来越多,产量非常高。当地渔民适时捕来乌鱼,当作上等佳肴来招待宾客。
6.进补佳时。大雪是进补的大好时节,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一直到开春,古人早有此传统。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适合用鸭、鱼温补;北方气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狗肉来补充身体元气,增加御寒能力。因为大雪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牛肉、狗肉都有壮阳、御寒、补体的功效,故民间至今有此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