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中凯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已近三年,各地相继制定实施办法,把准支持重点,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符合乡村教育实际的支持政策和有效措施。如今,教育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绝大多数群众生活富裕了,追求对子女的优质教育;农村人口城镇化,乡村出现人口大量迁徙,城市学校拥挤,部分乡村学校开始衰败。如何提高学校的发展实力?作为贵州高原上的一所乡村百年名校,遵义市余庆县龙家小学努力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增强造血功能,建设乡村生命校园,领跑教育脱贫。
对于当今的教育系统师资状况而言,编外资源的开发具有时代进步意义。在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中,长期并存的难题是“编内数量不足,学科结构比例失调,编外资源单一”。在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积极开发并用足编外资源,是基础教育夯实教师基础的一项创新工作。学校的编外资源开发工作始于 1996 年,经过 21 年的艰辛跋涉,初步形成了乡村学校编外资源开发与运用体系,促进了教师良性发展、学生健康成长、课堂教学深入改革,使课外活动不断创新,领跑教育脱贫工作,激发一批又一批学生为告别家乡的贫穷、告别家庭的贫困而努力学习。
20 多年来,学校形成的编外资源开发项目有:全国 72 所手拉手学校联盟、华中农大社会实践基地、宁波万里国际学校革命老区教育奖励基金会、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乡村教育旅游营地、中国退休老教授支教部落、中国研究生支教部落吉林农大支教团、长沙环保学院实践基地等 10 余项。对乡村学校来说,开发类似的项目可以影响学校师生的终身发展。著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他提出“教师不是靠知识去影响学生的,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思想行为来培养教育人”,所以,乡村学校必须改革办学模式。
成立编外资源开发领导小组,由学校支部书记、校长担任组长,行政人员为成员,每学期编制单列的编外资源开发工作计划,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工作经费,制定工作制度。学校 20 多年如一日,创造了 30 余项编外资源开发系列科研成果,提升了这所乡村百年学校的文化建设品位,拓展了人才培养的视野,营造了师生发展的空间。
第一,学校编写了《百年名校考察报告》96 篇,在全国不同网站、报刊发表,由吉林农业大学编辑出版《远行的大学》《感动革命老区这所乡村生命校园》《百年名校一师一特》等 35 篇,集中展示了学校编外资源开发的成果。建立“雏翔园”,引进外来物质和资金,折合人民币 10 余万元,资助家庭贫困学生100 余人。学校从不同角度拓展编外资源开发,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为乡村学校补充新鲜血液,带来发展生机。
第二,“山海对话”的宣传影响了中国西部山区教育。2003 年 4 月,中央电视台派出记者,以我校运用宁波万里国际学校资源作为编外资源发展的学校,走出山区教育贫困的线索为背景,花了半个月时间,往返于贵州和浙江两省之间,拍摄了上下集专题“山海对话”,反映两所学校自 1996 至 2003 年间城乡学校结队均衡发展的生动事例。节目播放后产生很大的影响,全国城乡学校手拉手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通过系列活动,引导乡村教师努力做好时代进步的先行者,勇于承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敢于担负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历史重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乡村教育事业。
第三,“雏翔园”彰显青春活力。引导大学生在农村学校建设“雏翔园”,让农村留守儿童吸收心灵健康成长养分。从 2011 年起,在房屋紧张的情况下,学校腾出一间房创办“雏翔园”,以此为载体,开展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项目,改善孩子上学难的现实。“雏翔园”创办 6 年来,以志愿者名义争取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支持,积累资金12 万元,物资折合人民币 2 万余元。“雏翔园”的建立扶持了留守儿童,让他们振奋精神、树立理想、勤奋学习,找回理想自信,帮助他们与全国各地友好学校学生结为手拉手朋友,利用传统书信或现代信息手段交流,相互介绍风土人情、家乡变化,交流思想感情。几年来,共组织乡村学生结对 1660 对,其中与小学生结对 1200 对,与中学生结对 250 对,与大学生结对 210 对,依靠这种载体把大量文化信息带进贵州大山里的百年学校。
第四,开展“百年名校万里行”。自中国老教授支教部落、华中农大社会实践团、吉林农大学支教团等落户学校后,围绕“百年名校万里行”,开发编外资源,围绕师生发展中心创新活动载体。在这些教授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联谊全国 30 余所大学的团委,组织师生交流,把大学生勤学上进、为人生理想奋斗的精神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到乡村学校,把鲜活的“精神血液”注入百年学校的“肌体”。学校从中选择部分大学作为资源对象,组织小学生握着铅笔办“百年名校万里行”手抄报,几年来,已办手抄报千余张,在大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2015 年,学校组织师生百余人参加了曲阜师范大学的百年校庆,当学生们的作品寄达该校时,大哥哥大姐姐们欢欣鼓舞,手捧来自大山里孩子们的书画作品合影,并将合影寄给孩子们。大学生们还向小学生每人颁发一张加盖大学印章的纪念奖状和一枚校徽,让山里的师生们乐开了花,小小心翼翼地带回家珍藏起来。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大学校园,渴望大学生活,追赶心中的大学,立志长大后考上大学,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勤奋学习。
依靠办学水平吸引社会,依靠办学质量赢得学生和家长,是乡村学校收获生命校园的价值宗旨。自开展“编外资源开发”实践以来,取得了一些成绩,巩固了我们这所乡村学校的生源,提升了办学水平,争取了政府继续支持办好这所学校的行动。
第一,建立和完善了“贫困家庭学生助学机制”。“东莞曾凡忠革命老区龙家小学助学基金会”、吉林农业大学“雏翔园”、“爱心基金会”、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教育旅游营地等,每年以不同方式助学困难学生,调动积极性,确保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达 100%,确保学生走上高一级学校,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实现了“办学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的理想目标。学校校园从 21 世纪末期的 20 亩,增加到现在的 60 亩,教学用房是 10 年前的 3 倍,教学器材是 10 年前的 5 倍,每年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1000 人次,是 10 年前的三倍。课堂教学手段实现全方位现代化、信息化,是办学史上前所未有的教育新气象。
第三,开展“留守儿童精准关爱”行动,建立村寨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中心五个,爱心基金会向留守儿童发放鸡苗鸽子苗等,供他们在家学习饲养家禽,锻炼劳动本领,从小立志发展农业,长大后为建设我国现代农业做出贡献。
第四,实现学校“营养餐改善计划”,确保两公里以外的学生 98%入住学校就读,100% 的学生吃上营养餐,100% 的学生享受体育健康训练。5 年来,吸引家长携带子女随打工地就读转回户籍所在地就读学生 105 人。让乡村学生真正享受到“吃在学校长身体,住在学校搞学习,乐在学校长智慧”的教育改革成果。
第五,依靠编外资源,打开“跳出学校办学校,跳出课堂育新人”局面。现实的学校教育是一项涉及民生的重要工作,安全是学校管理的头等大事,出于安全考虑,长期存在“关着校门教课本,手捧课本写作业”的教育模式。2008 年秋开始,学校按照上级党委文件精神组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广泛吸收社会贤达人士,组建“五老”(老教师、老军人、老党员、老模范、老干部)队伍,在他们的提倡与支持下,在学校招生所辖区域5个自然村寨里建设起5个村寨儿童活动中心(又称村寨留守儿童管理中心),选择村寨人家居住相对集中的家庭,借用主人的院坝、堂屋等,利用学校换代课桌、黑板或借用县城单位换代办公设备,办起了简易图书室、乒乓球台、儿童篮球场、学习室等,分配学校老师主管,“五老”人员协管,为孩子们的周末假日提供学习和文体活动场所,也为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提供了茶余饭后的活动场所。2012 年,学校将这一项目成功申报为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2013 年,学校与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在村寨儿童活动中心联合开展“城乡学生假期教育旅游营地”,宁波组织了 32 名学生和家长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两所学校师生代表在这里安营扎寨,开展“五在”实践:吃在村寨、住在村寨、学在村寨、玩在村寨、乐在村寨。城市的孩子向农村孩子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农活,有着不同生活背景的孩子们面对面交流,畅谈欣欣向荣、繁华似锦的都市生活,分享乡村夜话、神奇本土、乡风民俗,这样深入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滋润着他们的幼小心灵。成功的实践促使学校课题组扩大了实验面,先后又与黑龙江、河南、云南等省的农村友好学校建立了 8 个课题实验学校,带动更多的农村学校参与。“跳出学校办学校,走出课堂育新人”的思维促使乡村和城市学校追求共同的生命价值教育。开门办学,社会育人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第六,远行的大学,引领农村教育走得更远。小学与大学之间看似距离很远,教学任务与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应该敢于借用大学资源,善于运用大学资源,灵活运用大学资源。吉林农业大学支教服务团与地方党委政府达成共识,按“学年制”支持学校的发展,每年分配六名研究生前来支教,为乡村学校补充了师资力量,也为当地农民的技术培训带来了“及时雨”。几年来,我们这所农村小学得到了吉林农业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党委副书记徐文生、校长秦贵信及各相关处委的领导分期分批前来关心和支持乡村的教育事业,远行的大学,为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七,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凝聚民心,是人民群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实惠。经过多年努力,我校荣获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获得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八部委表彰的全国“母亲河”奖;吉林农大支教团获贵州省和遵义市“志愿者先进集体”称号,学校的教育教学走在全县前列,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赖与好评。
回顾学校的成长历程,《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新时代指明了乡村教育的前进方向,贯彻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将会发现编外资源取之不竭。相信在未来,中国的乡村教育事业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1] 凯博.乡村生命校园[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2] 王定华.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J].人民教育,2017(15-16).
[3] 第斯多惠(德).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袁一安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