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熠
(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强化中国在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力和话语权,由此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国际社会的舞台。”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塑造,同时也影响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以及中国力量的形成与践行。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于相关体系的了解还处于被动接受的过程之中,对其的认同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较多因素的影响,亟待探寻多样化的创新路径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认同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需要全体人民深刻认识到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需要人们认知其背后所蕴藏的基本内涵。大学生作为素质、能力、学历以及道德水平都相对较高的群体,其对这一体系的认同水平能够反映广大群众的认知情况,现阶段,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仍处在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实践的方向转变,更多的是对理论内涵的简单了解,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普遍偏低
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普遍偏低,在具体理论的认知上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在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层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根本内涵和内在逻辑,无法准确的予以解释,同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等具体概念的了解也比较少,对于这一体系内涵的认知基本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形式呈现出相对单一的基本特点,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在认同感方面,仍有较多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持怀疑态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未来前景并未表现出较大的信心,对相关理论的认同的缺失。
(二)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存在群体差异
在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方面呈现出较大的主体相异性,各年级及是否具有党员身份的大学生对于这一体系的认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方面,大学生党员的认同感具有更为深入的特点,党员们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更为了解,也更为坚定的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且必然会带领中国的全体人民走向富强民主的伟大道路,这突出显示了高校所开展的党建工作卓有成效。另一方面,高年级比低年级的大学生更为认同这一体系,无论是对于中国意识形态理论内涵的了解,还是对中华文化、意识形态、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的认同,都更为自觉和深入。
(三)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认同,仍停留在对相关理论的认知方面,缺乏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意识。理论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让人们了解和认知,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具体的实践内容。当代大学生对于价值体系的理论认知不够深入,使得其在实践过程中无法进行应用,即使有所应用,也更多是用于实现自身的利益,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大局意识,在价值追求方面更多呈现出自我的特下定,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理论内容未能深入认同。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分析,发现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呈现出了认同感较低、存在群体差异、重理论轻实践等特点,突出显示了现代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践行存在的缺失。影响这一结果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教育创新性不足、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舆论的引导都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在这种多元主体的影响下,对于相关理论的认知不够深入,由此要将核心价值教育全面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发挥多元主体的教育作用。
(一)学校教育创新性不足
学校教育一直是大学生社会主义体系教育的最主要阵营,在这
一过程中呈现出专业性、集中性、持续性的基本特点,从而能够更为系统、科学、合理的进行价值观念塑造方面的教育。在以往的大学教育过程中,蕴藏着一定的难题,掣肘着大学生对于价值体系的基本认同。一是教学内容具有固定性,缺乏创新,使得新形势下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涵和内在逻辑无法呈现,缺乏及时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二是在教学效果的评估上,更多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难以真正获得认同。三是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讲授内容过于空洞、乏味,缺乏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未能将理论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人们价值观念塑造和形成的根本堡垒,其在大学生认同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始终与学校和社会共同构成大学生价值观念教育的核心体系,家庭教育的影响更多表现在社会主义基本观念体系形成的具体形式上。成为大学生之后,大部分学生即离开了家庭,由此同家庭之间所建立起来的现实联系被距离削弱,由此使得家庭教育逐渐在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地位愈发的降低。同时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会更为关注学习状况,甚至本身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都无法理解,由此使得大学生认同中最具有说服力的一环存在缺失,无法获得更为深入的认同结果。
(三)社会舆论引导不足
社会舆论作为一种社会共同观念的展现,具有集体倾向性和权威性,能够通过自身的氛围塑造能力,影响人们基本价值取向的形成,因而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同样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社会舆论通过网络媒体对于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引导,但由于网络媒介传播的多维性,网络覆盖的广泛性等构成了“泛媒体”特性,其容易造成新闻操作上的失真,虚假信息、扭曲新闻事实的夸大报道,其所阐述价值观念的倾向性,还要靠大学生自身提高辩别能力。主流媒体倾向于用感人的事迹影响人,其内容也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囿于国家官方媒体的肃穆性、正式性和庄严性,同广大学生自由化的个性特征相去甚远,由此所产生的影响力一般。一般媒体在社会舆论中,则偏向于用幽默、另类的标题吸引人,对于价值观的倡导更具开放性,不会给予特定的结论,更希望引起广大民众的广泛讨论,因而受到较多的关注,但在观念认同的培养方面缺乏一定的有效性。
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家庭与社会三大主体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大学生来说,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观念的培育影响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以及中国力量的形成与实践,具有较强的必要性,由此要积极探索强化大学生体系教育的新路径,以推动对大学生的认同教育。
(一)促成知识、情感、行为认同的一致性
在知识认同方面,要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得大学生能够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和内在逻辑,帮助大学生深化对其观念特定、内在逻辑以及具体实践的认识,强化自身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情感认同方面,要求大学生运用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标准,来认知、评价社会上各种角色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发现大学生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所显示出来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认同。在行为认同方面,要求大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将自身精力投入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去,开展较为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得对大学生的认同教育更具有现实性,通过在实践过程中感受、总结和反思。
(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
应强化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导地位,综合利用多主体形成合力,共同创造良好的认同氛围。首先,学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应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这决定着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整体方面,是中国进行观念宣传的重要内容,在关系到原则性的方向上,要坚定不移的跟党走。其次,父母应该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积极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感染和影响大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坚决要先确定自身行为符合规范要求,在要求大学生形成良好观念的同时,自身也应积极做出榜样。最后,要合力运用主流媒体和一般媒体的特定和影响力,优势互补,以主流媒体为导向,一般媒体对相关内容进行转发,强化社会舆论的引导力。
(三)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实现教育与塑造合璧
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教育与塑造合璧,是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和强化的重要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首先建立健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领导机制,教育领导者的行动导向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基本保障,党组织和相关工作者增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大力调动和汇集教育资源,形成各单位、各部门密切联系、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信息畅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网络。其次畅通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进行机制,充分调动教育主客体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发挥其各自的功能,保证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进行,是实现教育与塑造合璧的重要环节。再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的保障机制,如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增加工作投入,提升工作队伍素质等。最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评估机制,克服错误的评价观,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准确评价。
[1]丁建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及实现路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14-17.
[2]王学风,徐春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00-102.
[3]余晓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路径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7《社会科学》: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