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生成”过程,让新知自然“发生”——以《数系的扩充》为例谈概念课教学

2018-01-26 10:42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5期
关键词:虚数复数实数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韩 静

概念课的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概念不清”也是很多教师在进行高三复习时对学生最多的评价,究其原因,很多是因为在新授课时教师本身忽视了概念课的教学,对于概念一带而过,课堂上重练习轻理论。目前有一种新课模式就是:概念5分钟,例题、练习一节课,这样的课堂短期内可能学生做题效果还不错,但对于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本文结合《数系的扩充》这一课题,谈谈这节课的设计及感想。

一、背景分析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道: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体会实际需求与数学内部的矛盾(数的运算规则、方程理论)在数系扩充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以及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本节是苏教版数学选修2-2第三章第一节,复数的引入实现了中学阶段数的概念的最后一次扩充。本节课是该章的起始课、基础课,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回忆数系扩充的过程,能使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一个初步完整的认识,从而体会到虚数引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学生通过理解复数的相关概念,掌握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为后续复数四则运算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1.问题情境

从一个简单的问题“求两个数使得它们的和为10,积为21”开始,然后把“积改为22,再改成40”,将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遇到的问题进行改编,用熟悉的解方程问题作为情境,从直接看出根到用求根公式再到Δ<0,方程无实根,让学生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充过程,感受到现有的数不够用了,形成认知冲突,意识到实数系需要扩充,充分激发其对研究新知识的欲望。

2.虚数单位i的引入

虚数单位i的引入是本节的一个难点,这也是数学发展过程中一次重要的“发明”,而要突破这一难点,就需要学生回顾之前每一次数系扩充的过程,并且认识到在数系扩充过程中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然后通过类比,才能够让i的出现水到渠成。

结合以上解方程环节中出现的数,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的数集有哪些,围绕三个问题:“1.每一次数系的扩充是怎么做的?2.数系扩充的原因是什么?3.引入新数后,对它的运算又是如何规定的?”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

设计意图:复习回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数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再次建构数系的扩充过程,这是本节课的生长点。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对前几次数系的扩充进行梳理,让学生感受到数系扩充既是数学内部矛盾的需要,也是社会实际的需求,让学生体会数的概念发展的合理性和必需性。总结概括出数系扩充的一般原则:(1)引入新数;(2)在新的数集中,原有的运算及其性质仍然适用,同时解决了某些运算在原来的数集中不是总可以实施的矛盾,为下面数系的进一步扩充做好理论准备。

3.建构数学

通过问题:“在引入i后,它在原来的实数集中是孤家寡人啊,要怎样让它去跟实数建立起关系呢?”再次类比每次数系扩充的原则,得到对虚数单位的规定:①i2=-1;②实数可以与i进行四则运算,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的加法、乘法运算律仍然成立。有了这个规定,可以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新的数,鼓励其多用原来的数和i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最后把这些数从特殊到一般进行归纳,得到复数的一般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开始会比较“保守”,只会写出如“2i,3-i,5+i…”这样的数,教师要耐心等待,也可以适时地自己写出一个数,学生的思路一旦打开后,就不难写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数来了,如这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其总结以上数的结构特征,当然对于学生写出的一些“特别”的数,可以适当化简,有的还需要进行解释,如“lni”,我们高中数学阶段研究的对数中,真数都是大于0的实数,当学生亲身体验过这一过程并把心中的疑惑消除后,复数的一般形式a+bi(a,b∈R)便会很容易地从特殊中提取出来了,这时候再给出实部、虚部的定义,复数的分类,最后再进行一些例题和练习的训练来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辨析。

三、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很多公开课以及赛课常选的课题,这节课的难点是在虚数i的引入这个环节上。

教材中给出了两条平行的线索来叙述数系的扩充过程:1.社会发展的需要;2.数学内部的矛盾驱使。在公开课中常见的引入是两条线索齐头并进,一边从社会发展、生产的需要来看,人们是怎样经历从N→Z→Q→R的扩充,一边再由数学内部来看,如方程x+4=0在自然数集中无解,为此引入负数,方程3x-2=0在整数集中无解,为此引入分数,方程x2-2=0在有理数集中无解,为此引入无理数,最终将数集扩充到了实数集。这样的两条线均衡用力的方式,会削弱情境的价值,不能突出主题,让学生有种被推着走的感觉。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所以,用问题串的方式来作为概念课引入的情境设置不失为一个好的模式。认真重视概念课的教学,让学生多经历、多感悟,参与“再创造”,才能使知识的获得更加有效和长效。

猜你喜欢
虚数复数实数
上期《〈实数〉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评析复数创新题
求解复数模及最值的多种方法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实数》巩固练习
复数
认识实数
全国名校高二数学综合测试(二)
和差代换在求值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