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新店镇初级中学 郭 伟
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在学习难度上有所增加,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因此,如果继续沿用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效果不大,改革迫在眉睫。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喜爱题海战术,这对小学简单的算术运算或许有效,但是初中数学学习内容难度加大,这已经效果不大,甚至还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打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利用问题导学法不仅契合了新课改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还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改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觉得数学课也可以是有趣、轻松的,改变数学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在我们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比其他学生聪明,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做好详细的计划,制定学习目标并能很好地执行,还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地与教师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课前先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让学生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好充分理解。然而在我们过去的学习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预习,因此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能跟上教师的脚步,教师讲到下一部分,学生上部分还没反应过来。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问题导学法,教师在课前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我们在学习概率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如:口袋里面一共有9个乒乓球,分别为三个白球、四个黑球和两个红球,现在两个人抓球,如果抓到的球是白色的,则判定甲胜利,如果是黑球,则是乙胜利,红球则是平手,这样的游戏规则公不公平?学生经过判断,得出了不公平的答案,教师再问:为什么呢?学生直接用数学概念可能回答不出来,之后教师再说: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同学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以此为引子引导学生进入统计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适当进行拓展,让学生就刚才的问题自己设计使游戏公平的规则。
问题导学法能够通过问题把教学内容向更深一层拓展,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但是很多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学法时较为死板,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灵活运用,把问题导学法作为和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问题的回答,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更好的了解,知道学生对教学的看法,教师还可以在问题讲解的过程中聆听学生的意见,便于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培养发散思维。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设计,不能盲目,以免影响教学质量。
例如我们在学习圆这节内容时,因为圆的集合性质较为复杂、灵活,我们可以利用问题导学法来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概念进行理解,让学生对圆的认知更加深刻,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在遇到有多种情况的答案时也能应对自如。比如:已知点到圆心的最大、最小距离分别是5和3,求直径。这时候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点在圆内或者圆外,所以答案有两个,分别是“5+3”和“5-3”,很多学生就容易漏掉了其中一种情况。面对这些题目,教师可以根据题目内容进行拓展,设计多种情况,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疑惑进行提问,这样一来,通过问题的引导和交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更深刻。
素质教育改革提出,要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地位,把主导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这样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很多学生尽管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前认真做预习,课堂认真听讲,但是学习进步还是不明显,这是因为教师和师生都忽略了课后反馈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知识的遗漏或者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让学生进行反馈,如让学生设问,通过问题的回答效果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适时查漏补缺,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对知识进行课堂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知识。
如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将课堂学习的内容涉及的问题写出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哪些”“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规则”等,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以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在脑海里重新过一遍,加深印象,之后再给学生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将理解不到位或者存在疑问的地方向老师提出来,教师将各个小组的问题进行总结,再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二次讲解,争取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将知识学习得更完善。
总的来说,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值得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我们教师要认真落实问题导学的教学理念,把问题导学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