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淑云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社会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为了回应社会对音乐发展的需求。我国综合类大学越来越注重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综合类大学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但从目前发展状况看基本属于起步阶段,大多是沿用了传统音乐专业的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缺少创新。
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作为高校专业设置的重要的组成,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已经逐渐难以适应当下社会对音乐艺术发展的需求。比如,国家对社区居民思想、文化等精神文明的培育,需要综合类大学为其提供创新型音乐人才加强艺术素养提升的辅导。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人民日益追求精神生活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对音乐艺术的渴求与积极参与,这些居民的相关音乐活动都需要综合类大学为其提供创新型音乐人才从专业上加以辅导。
商业活动同样需要综合类大学为其提供创新型音乐人才,比如各种促销等各种商业活动,同样需要创新型音乐人才,但目前这些商业活动大多是非专业公司承办,专业水平低,不能满足高水平的商业活动需要,缺少专业人才,导致很多商业活动水平较差,不能达成商业活动预期目标。
此外,随着社会对音乐认知的加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从小培育下一代的音乐素养,因此,就需要综合类大学为其提供创新型音乐人才以满足下一代音乐教学的师资要求。当今我国社会急需综合类大学为其提供创新型音乐人才,从事音乐活动的策划、组织、运作等以满足社会需求。针对我国社会的现实问题,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必须培养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音乐表演专业要开展创新型实践教学,就必须构建完善的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培养,而且要注重能力以及素质培养。要在系统、充分掌握相关理论与知识的基础上,使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不仅获得音乐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要培养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特别是要通过选修课的强化,培养学生的特长,激发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潜在兴趣,培养其实践能力。
由于,我国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开设时间相对有限,为提升专业水平,必须建设适合音乐表演专业的教材。通过教材建设,为音乐表演专业获得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比如,综合类大学要编写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编写教材的教师,要将教学实践结合音乐表演专业特色,开展教材、辅助教材的编写。在编写教材的同时,要鼓励任课教师努力开发相关课件,在课堂上尽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课程教学。
综合类大学在设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实践环境,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并通过制度规定,在学生完成一定理论学习后,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采风、观摩、实习、演出等方式,比如到实习基地实习,到社会乐团进行实地观摩、参与社会商业演出、社会公益演出等,提升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水平对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没有好的师资队伍,无法真正贯彻教学改革成果。因此,一定要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把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到综合类大学战略发展的高度。为此,可以通过引进高水平师资、对在岗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选派音乐表演专业相关教师去对口单位进行交流、实习、锻炼等措施提升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实践实习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要引进、聘请社会具有实践水平的校外力量,逐步建立起双师双队伍。在实践教学方面,为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要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性,针对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具有的特征,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以发挥学生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而激发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并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体,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水平得到的迅速提升,
我国社会热烈渴望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对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必须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为此,本文分析了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比如商业活动、社会对音乐认知等。并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实践教学的建议,包括完善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开展系统的专业教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以及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等,希望为我国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创新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黄岑,曹进.高校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创新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1∶130-131.
[2]赵伟晶.民族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学实践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2(4)∶71-73.
[3]张惠珍.音乐创新思维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音乐天地,2014,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