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教学价值分析与实施策略探索

2018-01-26 05:44章春梅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综合性课文

□ 章春梅

安排“综合性学习”板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但根据对教学现场的观察,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并不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和研究,忽视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研究,解读教材,努力找寻实现“综合性学习”教学价值和功能的策略,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认识“综合性学习”——教材编排梳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板块,到六年级下册为止,一共安排了15次。从内容来看,这15次“综合性学习”是按主题并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呈现的,这与语文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的设计思路和理念一脉相承。从编排方式看,三、四年级每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都与主题单元相辅相成,并穿插在课文教学和语文园地、习作板块中,共有8次;五、六年级每册教材分别安排了一次分散在课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和一次以单元为整体的“综合性学习”,其中六年级下册只集中安排了一次,因此总计7次。

这15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与学生的生活对接,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我们的课余生活”、六年级下册的“难忘小学生活”;有的侧重于引领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与自然融合,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安排的“爱护周围环境”、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安排的“大自然的启示”;有的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走近中华传统文化”、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遨游汉字王国”、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轻叩诗歌的大门”……这样的编排都是在努力践行“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主张,凸显“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的要求。以明确的主题进行编排,既与整套教材按主题单元编排的模式一致,目标明确,又便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二、解读“综合性学习”——教学观察分析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该是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过程最能反映、落实语文的实践性。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现场,发现许多语文教师没有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发挥其语文教学的功能,弃之不学者有之,草草过场者有之,照本宣科者有之……情况不容乐观。

(一)教学现状

1.视而不见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首次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把“我们的课余生活”安排在《我们的民族小学》后面,目的是让师生了解“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意义、目的及开展活动的方法。因“综合性学习”不可能一下子完成,于是教材在《爬天都峰》之后又编排了后续内容,提醒、引领学生继续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师生需要一起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学习活动的布置、活动人员的分工、详细策略的安排等等,并将这些具体学习活动穿插、渗透在课文与语文园地的教学之中。但从教学现场来看,很多教师只引领学生学习了课文和语文园地,没有开展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更没有引领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进行详细的记录。

2.虎头蛇尾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教师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引导学生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单元导语提示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请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有教师根据单元导语和《翠鸟》一课课后的“综合性学习”布置任务:请学生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由组合,将其分成了观察组、访问组、资料查找组等几个小组,共同拟订了一个活动计划。这样分工布置后,教师或家长还需要带领、指导学生真正开展观察、访问、查找等体验、实践活动。但在教学现场却不是这样的,任务布置以后就没有了下文。虎头蛇尾的行进方式制约着“综合性学习”的推进。

3.放之任之

“综合性学习”穿插在整个主题单元的教学中,与阅读、习作同行,要有计划拟订、措施探究、展示交流等环节,但在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并非如此。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指出:阅读本组课文,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并通过综合性学习,收集、积累用得精妙的语言,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有教师根据单元导语提出的要求,在教学完《杨氏之子》后,安排学生有选择地开展活动,发现、积累并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1)收集表达上很有特点的熟语,如歇后语、谚语;收集表达上很有特色的短文,如幽默故事、古今笑话。(2)收集提示语和广告词,试着写一写。(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收集了许多语言文字信息。但在展示交流环节,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将材料分类,并教给分类的方法,没有引导学生做好汇报,而是让学生自己展示交流。课堂上乱糟糟的,教师对此放之任之。

(二)原因分析

综观“综合性学习”的种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问题,笔者认为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是评价机制使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但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潮流中,语文评价侧重于书面评价,缺少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缺位导致“综合性学习”教学的缺位。主观原因则是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功能出现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它无足重轻,可教也可不教,再加上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教学研究的不重视,导致了“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犹如一块荒野。

三、实践“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综合性学习”板块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改变了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和课文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也改变了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如何发挥其功能和价值,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笔者觉得应该从教学现状出发,认真研究教材,扎扎实实地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一)未雨绸缪思先行

“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是开放、多元的,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合作。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应由学生自己选择,面向生活,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于教材。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为学习内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选取研究主题。在活动中,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活动方案,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确定组长,在制订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的时间、内容、方式、分工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引导开展“综合性学习”前先行思考,先行准备。

【案例举隅】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根据教材内容和活动提示,学生自行组队,确定组长和组员,教师引导学生筛选、确定具体的活动内容。(1)确定综合活动小组的内容和名称。教师这样引导:请同学们根据相同的爱好,自行组成活动小组。活动小组的名称可以自拟。我们新昌这个地方,戏剧调腔富有地域特色,茶文化源远流长,年文化特别浓厚,梅渚镇的剪纸工艺远近闻名……(2)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各个小组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要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根据讨论的结果,拟订一份活动计划表。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向教师求助。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活动的具体分工,活动方式以及成果展示的形式。(3)根据活动方案进行活动。学生根据活动方案的具体分工进行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并积累相关的资料,形成活动成果并汇报交流。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

“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就是要让学生亲力亲为,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在完成学习计划、活动方案制订的基础上去具体实践。在具体的活动环节中,每个组员都要及时沟通、互相合作。比如资料整理时,许多的事宜要同学之间、小组之间沟通合作。只有这样,综合性学习才能有效开展,收集的资料才会有价值。

【案例举隅】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

“遨游汉字王国”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师在具体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小组合作,明确方向。按小组分工,各成员分别收集篆书、行书、楷书、草书等方面代表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资料。(2)集合资料,合作筛选。小组成员将收集的资料汇总、筛选,删除不需要的或者重复的,保留有价值的、典型的、能说明问题的。(3)出谋划策,归类整理。将收集的资料按图片、文档进行归类,然后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整理,如按人物归类。(4)集思广益,深入分析。资料整理的过程就是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要求学生一边整理一边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与同伴讨论、沟通。(5)再次合作,补充资料。根据整理过程中发现缺少的部分,再次分工合作,分头收集相关的资料。只有学生亲身实践了、体验了,才能彰显“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和功能。

(三)各抒己见现华章

“综合性学习”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重在整个学习过程,但学习成果的汇报展示也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应在全班汇报前做好充分的工作,展示的方式、参加的形式等都要精心筹划、合理安排,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来,并有所得。这其实还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案例举隅】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

学生成果汇报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不论采取哪种形式,教师都要让全体学生参加,做到全班人人都能发挥作用。交流汇报展示时,每个小组汇报展示的是本组的整体活动成果。学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一展风采。(1)编制手工小报。把“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拍摄的照片、收集的图片、撰写的感悟和创作的诗歌做成小报,张贴在教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2)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学生在大量收集、阅读诗歌的基础上,选择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他们有的独诵,有的对诵,有的轮诵,有的齐诵,还有的让诗歌与音乐、戏曲整合,把诗歌诵读活动推向高潮。(3)诗歌创作笔会。经过一到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以及课外阅读的滋养,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诗兴。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诗歌创作笔会,交流诗歌创作心得。(4)编制诗歌总集。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编印成册,编上目录,写上序言,设计精美的封面,最后进行展示交流。

“综合性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它既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展示台,又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验收站。教师应加强“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让每一个环节都一一落实,真正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让学习与生活实践对接,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滕春友.“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小学语文)[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背课文的小偷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背课文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