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忠豪
“退休了,还不断吃润喉片,慢性咽炎要伴我终生了。不能怨天尤人,只怪自己四十年来讲话太多。课改以前,讲课文里的字词的意思,讲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课改以来,讲课文的人文性,深挖文字背后的蕴含。难怪慢性咽炎久治不愈。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真的作用有限。”这是于永正老师总结了近半个世纪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之谈。
“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然而现代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形态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篇一篇地讲读课文。严格意义上说是学生听教师分析讲读课文。这样讲读的教学效率一直受到批评指责,因此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讲读课文的有效性,从20世纪中叶开始到现在差不多研究了六十多年,至今也没有找到高效的讲读课文的方式。
现代语文课程的一大问题是将“课文内容”误当作语文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明确指出,课文只是例子,语文课应该用课文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学习写作。然而当下不少教师在语文课上将大量时间花在讨论“课文内容”上:上《月光曲》就讨论《月光曲》是怎么谱成的,贝多芬是怎样同情穷苦人的;上《鸟的天堂》就讨论小鸟天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被称为小鸟天堂;上《蝙蝠和雷达》就讨论科学家是怎么发现蝙蝠探路的秘密的,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等等。这样就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思品课、科学课,严重异化了语文课程性质。
2010年,崔峦老师大声疾呼“语文课要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2012年,我发表文章《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些观点得到了语文教师的广泛认同。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语文课上“教课文”的倾向应该说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多年形成的教学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得到彻底扭转。其实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教课文”这种现象仍然屡见不鲜,不少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还是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组织教学过程。请看下面《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这个课例。
一、揭示课题,创设爱的氛围
1.简单地进行介绍。(板书:高尔基)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位文坛巨匠与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一段美丽的故事。
3.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
二、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1.儿子是怎样种花的?
2.全班交流。
3.配乐范读第4自然段。
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师:想亲自去感受吗?美美地读读吧。
三、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1.捧着父亲的信,儿子会怎么读?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7~9自然段。
2.父亲的希望,儿子能读懂吗?你们能读懂吗?
给予、奉献,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一个人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在大家心中是那样重要。把帮助别人、为别人奉献爱心当成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同学们,你们能想象那样的人生并因此而快乐吗?
3.听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看到儿子为父亲种的花,高尔基博大深沉的爱包围着我们。(板书:爱)
四、总结提升
老师再送给你们两句高尔基先生的名言,希望它们能伴随你们长大!
幻想,使精神得到休息,还可以打扫一下心头的生活灰尘。
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课例。这堂课就是把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当成主要目标。教师围绕这一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先是“创设爱的氛围”,再“感悟父子情深”,然后“感悟信的内涵”,最后让学生总结提升这堂课的收获体会。这样的语文课不是指向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而是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主要在思想情感方面取得进步,异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多年来语文教师一直在抱怨语文课效率低。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讲课文”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但我们一直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讲课文”其实就是造成语文课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语文课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必须义无反顾地从长期习惯了的“讲课文”泥沼中跳出来。
那么,于永正老师是如何运用课文来教语文的呢?我们一起来研读他上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课。这篇课文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生字词语,读熟读懂课文。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写批注和写信。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朗读正确、流利。
2.教师示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读得声情并茂,生不由自主鼓起掌来)
师:大家为什么鼓掌?
生:于老师读得很投入。
生:老师读得太有感情了,把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来了。
师:是呀,于老师这样读课文,就叫有感情地朗读。接下来请同学模仿着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一次朗读学生都非常认真,使劲地想把感情读出来)
3.学生展示自己的有感情朗读。
二、学习写批注
1.这篇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感动你的词句、语段画出来。
2.你为何感动?在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写出感动的原因。
3.学生交流所写的批注。(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4.教师出示自己的点评,让学生体会好的点评应该是什么样的。
5.小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写下自己的体会,这是好的阅读习惯。
三、写一封回信
1.讨论信的内容。
师:课文中高尔基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对儿子进行教育。儿子接到信以后给父亲写了一封回信。这封回信可以写什么内容?
生:写儿子看了信以后受到什么教育。
生:写自己的收获体会。
生:还可以向父亲汇报自己是怎么做的。
生:还应该问候父亲。
2.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以“儿子”的身份给父亲(高尔基)写一封信。
3.写完后交流点评。
于老师这堂课的教学重点不是教课文内容,而是以这篇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学习有感情朗读,学写批注,并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封回信。这样上语文课,学生学会的是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样写批注,怎样写信。至于课文中隐含的“‘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道理,学生是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在写批注和写信的过程中明白的。
语文课为什么不应该教课文内容?因为课文只是学语文的例子,无论哪一篇课文都是可以替代的。比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五年级的课文,人教版教材没选,北师大版教材也没选。为何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可以不选这篇课文?因为它只是学语文的例子,不是非学不可的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指的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这些教学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是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比如汉语拼音、标点符号、3000个常用汉字,查字典的方法,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记叙描写等写作方法,以及为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展开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等等。现行各版本语文教材选择的课文内容差异很大,但所教的语文课程内容差异很小。因为“例子”可以千变万化,但课程内容必须依据一个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来编写。所以语文课花大量时间教学课文内容,实在是劳而无功的事情。教师教的、学生学的其实不是真正的语文课程内容。
有教师可能会提出疑问:语文课程内容包括“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所以课文中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一些人文、科学方面的文化常识,不也属于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吗?这种认识当然不错,但语文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之中的,应该是结合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于老师的这堂课有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当然有啊!只不过于老师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有感情朗读过程中,渗透在写批注、写信过程中。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的思想情感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如果把思想、情感、审美教育作为语文课主要目标放大或强化,就会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思品课、科学课,就会异化语文课程的性质。
怎样用课文来教语文?于永正老师的这堂课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1.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从理论上认识清楚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不是教课文内容的课程,而是用课文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率之所以很低,就是因为我们误将课文内容当成语文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于老师的这堂课将课文当作学生学习语文的例子,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
2.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因此语文课必须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将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实践。于老师的这堂课,将大量时间用于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学写批注和写信,这些实践活动能够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这么说,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是评价一堂课有效性的主要指标。
3.教师必须精心选择每篇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必须集中,抓重点,切忌碎片化。于老师备课时非常清楚,第一课时就是教学生学习朗读,第二课时教学生学习写批注,指导学生写一封回信。由于教学内容集中明确,因此就能留出时间安排学生实践。
4.依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设计教学流程。于老师这堂课将朗读、写批注、写信分成三个板块。指导朗读是先通过范读“认识”有感情朗读,再是学生“实践”;指导写批注是先让学生“实践”,再通过交流点评引导学生“认识”怎样写好批注。这样的教学流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语文教师习惯按照“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的流程设计教学,其实这样的教学流程有利于课文思想内容教学,不利于语文知识教学或语文方法学习,容易造成语文知识教学方法指导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