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2018-01-26 02:09:59周福斌
山西青年 2018年11期
关键词:导师制所学导师

周福斌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为突显专业教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辅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专业学习意识和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决定在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试行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组织形式

(一)概念

“双导师制”是我院在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出发,结合学生不同个性而实施的一项教学改革。是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借鉴英国“导师制”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创立的,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配备两位导师——学校专业导师及企业兼职导师的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二)导师组成

学校专业导师:学校的专业导师要求有多年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经验,拥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较高的专业技能,原则上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

企业兼职导师:企业兼职要求具备相关行业多年从业经验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能力指导。结合我校校企合作单位,各专业大类聘请行业企业能手或技术专家作为企业兼职导师。

二、培养方案

(一)目标要求

“双导师制”以项目开发小组、竞赛小组或课程实施兴趣小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更专业的、有特色的、更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在学习兴趣、协作精神、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导师职能

导学: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方法。指导教师参考学生实际能力和学校专业开展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掘学生的自身隐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导业:主要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帮助同学们树立专业的职业素养,扎根自己的专业领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全面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职业在人生中的地位及职业与专业、就业的关系。让学生强化职业意识、创业意识,为其职业生涯做出规划。

导能:主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导师在前面两点的基础上,规划出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学创新能力。

(三)达成目标

根据“导学、导业、导能”的具体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归纳总结出教学重点。重点突出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做好“八个一”:“制定一套学业发展计划;深入了解一个产品和企业(或行业);写一篇专业论文或调研报告;制作一件专业应用作品或方案;考取一项职业资格证书;参加一个专业技能竞赛;参加一次校外顶岗实习活动;撰写一篇毕业(设计)论文”。通过“八个一”的实现来达成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方案实施

(一)初始阶段

制定学习计划:导师小组确定后,导师与学生一起结合所学专业及相应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一套学业发展计划”。学业发展计划既要适应当前学习的需要又要兼顾到毕业后学生的终身学习。

基础能力培养:安排在第一学期,课程开设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同时融入相关专业的通识性知识学习。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好所学专业的基础,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增加专业认知能力,为以后的深化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融入阶段

专业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好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各专业对应行业的深入调研结合各专业相关校企合作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我们对相关课程进行了优化组合。放弃了专业课程中一些老旧的或者理论性太强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的新技术课程。

职业道德培养: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中应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融入进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连接。

(三)成果阶段

坚持能力培养: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坚持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培养不放松,同时狠抓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来培养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

教学成果体现:深入各专业相关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将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考取一项与所学专业贴近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四、考评机制

双导师制在我国还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模式现在还在不断摸索中,对实施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的教学效果考评可以考虑由其所在的院系进行。考评机制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过程评价主要从双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专业小组开展情况、导师指导过程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评价主要从双导师制开展后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能力提升、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考核。进行考评的核心是总结和改进,总结优点、改进不足,将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下去。

[1]王利锋.高职教育双导师制实施路径分析——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电子商务,2017(08):75-78.

[2]叶珊.职业导师制度模式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84-285.

[3]刘云山.新常态下职业院校实施导师制的策略探析[J].教育理论研究,2017(16):116-117.

猜你喜欢
导师制所学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非所学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0:56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