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第二幼儿园 许金岚
幼儿正处于读图年龄段,绘本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绘本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的源泉。在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中,我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本阅读教学方法,现在与大家共同分享我园行之有效的几点做法。
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要处处可以看见绘本的影子。幼儿园长廊、公共阅读区的小书柜里摆放了各种经典绘本,让孩子们和家长随时可以阅读。
1.设置“绘本推荐”栏目,家园互动。
班级的家园联系栏里设置“绘本推荐”栏目,展示由老师或家长向孩子们推荐的经典绘本图书,一周一换,让家长参与到绘本阅读中。
2.班级精心创设阅读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区中,老师布置温馨、舒适的环境,比如在阅读区里铺上软垫或地毯,摆几个可爱的卡通靠枕或毛绒动物玩具,让孩子们随意坐在地毯上,倚着软软的靠枕或小动物,三三两两,舒适自在地阅读。阅读区里有矮矮的小书柜,摆放精美的绘本图书,供孩子自由选择阅读。绘本图书要定期更新,满足孩子好奇的心。
3.结合绘本主题进行环境布置。
幼儿教师要学会按照绘本主题进行班级环境布置。比如小班做《好饿的毛毛虫》这个绘本主题,就在班级阅读区里摆放了各种有关毛毛虫、蝴蝶的书等;在门框上“爬”着几只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的毛绒毛毛虫;益智区里有各种水果拼图、水果棋;建构区里是老师和小朋友用雪花片搭建的毛毛虫;美术区里有毛毛虫涂色、用乒乓球制作立体毛毛虫等;表演区里有毛毛虫头饰、各种水果头饰等。任何人只要一走进班级,就如同走进了毛毛虫的世界。
绘本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老师们要积极探索孩子喜欢的教学方法。
孩子是好奇的,老师要善于通过让孩子猜一猜故事内容和情节的方法,调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优秀的绘本作品往往会配有美观的图画,通常幼儿都会被绘本中的图画所吸引。比如,引导幼儿观察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封面,是牙医拿着针筒,鳄鱼捂着嘴巴。我请幼儿据此猜想该绘本可能会讲些什么?有的孩子说:“医生要给鳄鱼打针!”有的说“鳄鱼肯定不想打针!”“医生的眼睛圆圆的,瞪的好大,是不是害怕?”“鳄鱼会不会咬这个医生啊!”孩子们七嘴八舌,但基本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其以往阅读文学作品的经验来大胆地根据封面猜想着自己所“阅读”出来的故事。
对于故事容量比较大、情节跌宕起伏的绘本,老师要学会分解难度,将一个绘本分成几个部分逐步进行教学。以绘本《吃书的狐狸》为例,这本书描写的是一只爱吃书的狐狸,因为爱吃书变卖了家产,最后为了吃书去图书馆偷书、去书店抢劫书并最终入狱,故事结尾峰回路转,因为吃书太多而创作出了很多畅销书,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这个故事的转折点有:吃书、偷书、抢书、写书。老师在教学中就抓住了这几个转折点,将绘本的阅读分成了四部分进行。在每部分的阅读后,老师都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猜测故事的可能,再进入下一部分的阅读。通过分段解读,孩子们感受了一个乐于阅读的读书人的乐趣,也让他们明白了多阅读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熟悉和理解绘本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老师要创造机会,让幼儿扮演绘本故事中自己喜欢的角色,从而提升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比如,老师运用该方法执教《好吃的月亮》,幼儿陶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享受着阅读绘本所带来的角色体验乐趣。而且,这些想象的内容让绘本阅读不仅仅局限于绘本本身,而是使得绘本阅读更加丰满、更加立体。
除了上述绘本阅读方法外,还有看一看,说一说,编一编等。这些绘本阅读方法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综合运用。老师应根据幼儿的阅读特点、绘本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的需要灵活运用绘本阅读方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绘本教学。
绘本教学不仅仅是一次单一的教学活动,更是一次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教师可以把绘本教学活动拓展为一次主题活动。如中班绘本主题《彩虹色的花》,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种子是怎样长大的”,用“我的心情花”来表达自己今天的心情,“我来帮助你”共享孩子们助人为乐的开心事,开展“亲子彩绘大赛”,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以“彩虹色的花”这一绘本故事为主体,用颜料在不同的材料上进行彩绘,表达自己读完这本绘本的感受。最后汇报时,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将一页页的绘本故事演绎出来。在表演到彩虹花因为帮助别人最后在隆冬将至时悄悄死去的时候,很多家长和孩子都闪现着感动的泪花。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调查对象现状特征资料采用均数、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描述[1]。
教师和孩子们事先排练好绘本故事表演,然后走进社区为爷爷奶奶表演。进社区活动不仅可以向社会宣传幼儿园的特色教学活动,更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孩子们敢说、乐说。
亲子阅读不仅仅是父母和孩子在家里的一种阅读方式,幼儿园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阅读活动。
1.成立妈妈故事团
每个班选出两名文化修养较高、普通话较好的妈妈,成立妈妈故事团。妈妈故事团的妈妈们可以去自己孩子所在班级,也可以去别的班级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老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主角,家长也进入了课堂,她们给孩子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绘本故事,和孩子们一起融入到了绘本故事的美妙情景中。
2.设立绘本阅读日
为培养亲子阅读习惯,幼儿园可每周定一个“绘本阅读日”,安排一个班级的家长带着孩子到幼儿园的亲子阅读区及公共阅读室,陪着孩子阅读,或是由家长互相推荐好的绘本故事。在阅读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绘本进行阅读,也可以选择教师推荐的书目。在阅读中,教师会有针对性地根据幼儿的特点提出要求,如请幼儿遵守阅读规则,安静阅读;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坐姿端正等等。孩子们会交换自己喜爱的绘本,相互交流阅读经验。在这样的温馨宁静的阅读氛围中,孩子们不仅读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丰富了阅读经验,更体会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的快乐。
3.举办亲子阅读大联欢
绘本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次语言活动,也是一次各领域整合的综合活动,整合式的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当语言和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等其他领域相整合,绘本的审美意味就更浓了,教育效果也更为突出了。如绘本故事《小蓝和小黄》,是关于颜色会有趣变化的绘本。可以让孩子体会和小黄、小蓝一起经历玩耍时的快乐、找不到朋友时的焦虑、爸爸妈妈不认可时的伤心、最后大团圆时的幸福,体会一种友情、一种浓浓的亲情。老师们在引导孩子学习这个故事绘本中的语言时,还可以让幼儿玩玩颜色,更好地理解颜色的变化过程;玩撕纸的游戏,变出许多小蓝和小黄;玩捉迷藏的游戏,像小蓝和小黄一样;玩音乐游戏,和小蓝小黄一起唱歌跳舞。整个绘本活动中整合了语言、社会、艺术等领域,在多领域的整理中,让幼儿的知识技能得到了进步。
绘本阅读的世界是无条件的有趣、快乐、充满魅力和感动。幼儿园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绘本阅读活动,让好的绘本犹如一粒幸福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田,开出美丽的花朵,陪伴孩子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