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医学模式也在飞速转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迅速提升,这对于护士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提升,所以,对于护士的培训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保证培养出的护士能够适应当前的岗位需求[1],也就是保证护士的职业胜任力。职业胜任力,具体指的是员工能够胜任自身岗位工作,创造出优秀的工作业绩,综合能力较强,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素质[2]。而护士的职业胜任力则包括其本身的专业核心竞争力,能够实现该岗位的可持续发展。手术室护士在一个医院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时代对于该岗位的护士能力要求也在提升,所以,对于该类护士的培训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3]。本研究针对我院手术室的23名专科护士进行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专科培训,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手术室的23名专科护士,均为2016年6月参加手术室专科护士准入考核通过科室认定要求,包括男性3人,女性20人,年龄在22~3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43±1.22)岁。大专10人,本科13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9人,护士12人。
对所有专科护士进行为期近一年的基于胜任力为导向的专科培训。具体方法如下:
专科设置。根据我院外科手术类型将所有护士进行分组,包括神经外科组、肝胆胰外科组、骨外科组、五官科组、妇产科组、甲状腺乳腺组、心胸外科组、泌尿外科组、胃肠外科组。
设置专科护士组长。分好小组以后,按照自愿原则进行组长选拔和申报,组长需要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同时具备大专以上文凭,拥有领导护士小组进行专科培训的潜力,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工作态度相对严谨,具备高度敬业的精神,同时能够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设置专科护士组员。进行专科护士的组员选拔同样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同时综合参考护士的专业素质和个人特点,护士要满足能够独立胜任夜班工作的能力,具备3年工作经验以上[4],同时具备能够完美配合手术和足够理论知识的素质,能够吃苦耐劳,能够积极进行专科培训,具备学习专业能力的信心。小组组长和科室带教老师需要在培训期间对护士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参考满意度,择优评定。
设置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需要综合参考专科护士的工作岗位需求为其规定专业的培训标准,具体内容包括:小组组长岗位说明书,要求组长能够综合对专科手术的发展和特点进行实时掌握,高效率完成专科手术,对于专科手术仪器的操作能够充分掌握,对于仪器的设备管理也要负起责任,能够对自身小组的护士能力进行实时考察;组员护士岗位说明书,能够对手术中使用到的器械进行熟练掌握,洗手和巡回工作能够完全胜任,对于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引进能够积极接受并运用,合理配合组长的工作,达到专业考核标准[5]。
设置专科护士培训目标、计划。专科护士的培训目标应该保证其能够完全胜任岗位需求。培训方法包括:组织小组积极参与各专科小组手术配合的学习和讨论、针对大,难,杂,少见病例的手术配合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可以进行集中授课、通过教学小视频、微信群交流以及实景手术操作配合演示等进行综合教学。专科培训中选择的教学方式必须保证能够培养护士的专科手术配合能力。具体的培训时间可以设定为每周4学时,时间随机。
设置专科护士岗位准入标准。专科护士的岗位数量需要专门设定,差额竞聘,只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满意度评价综合占优的护士才能准入岗位。考核前后,若是考核成功,那么可以上岗,作为专科护士,若是考核不成功,那么不可以上岗,仍作为下一层级的护士,留待下次考核。
设定评价方式。考核成绩,包括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其中理论知识通过分发试卷当场考核,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培训老师按照实景手术进行护士能力的评估,记录操作成绩;胜任力护士满意度评价,通过调查表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应用、感染控制知识应用、急重症配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按照1~5分的评分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能力越强,满意度越高。
对比培训前后23名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满意度。其中前两项通过考核进行评价,满意度评价通过向护士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培训前后均发放23份,完全回收,调查有效。
本次研究涉及数据统一采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
专科护士培训后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均显著优于培训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专科护士培训后的胜任力满意度评价显著优于培训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2。
职业胜任力是一个专业最为核心的要求,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另外还具有工具性和可迁移性的特点。护理职业的护士若是具备高水准的职业胜任力,那么就能够快速适应岗位的变化,即便工作环境和任务发生了改变,也能较快速的获取新知识,较快适应岗位[6]。
现如今,我院的护士分级仅仅是按照职称和年资进行区分,但是并不能有效反映手术室专科胜任力,岗位胜任力无法有效评价,那么护士专业内涵就无法顺利建立,进而护士的潜力也无法充分发挥出来[7]。我院的专科护士以往的管理方式是通过基础的动态管理进行实际管理,仅仅考虑护士的劳绩津贴和系数津贴,这种管理方式有缺陷,灵活性不足。若是转变为手术室岗位津贴,那么能够进一步深化优劳优得[8]。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专科护士培训方式施行以后,对于专科护士的岗位职责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规定,能够利用多种形式对专科护士进行鼓励,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工作内容和流程,进而提升护士的专业能力。应用这种培训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护士的动态胜任力,充分体现出护士的潜能,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据统计,我院实施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以后,专科护士发表论文的数量对比培训前从每人每年0.3篇提升至了每人每年0.5篇,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表1 专科护士培训前后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结果对比
表2 专科护士培训前后胜任力满意度评价对比
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综合提升以后,手术间接台的准备时间也显著缩短,手术期间的医护配合也变得更加默契,手术更加规范化,能够顺利完成,护士和医生的满意度都能够因此得到显著提升。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工作期间需要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而且考虑到手术安排的不固定性和变动性,往往工作时间会随意变动,所以,这就需要手术室专科护士具备能够随时随地投入工作状态的能力,具备高度的岗位胜任力,进而为医疗服务提供高水平的支持。
综上所述,对于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可以通过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训计划进行综合培训,进而有效提升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提升科室对专科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满意度,为我院的外科手术提供更高水平的护理支持,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