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18-01-25 11:23陈淑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5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立德树人传统文化

陈淑苹

摘 要:我国目前部分青少年孝德意识淡薄,缺乏健全的人格,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到民族的未来。孝乃德之本,德乃教育之本,让学生“知孝德”“行孝德”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做人的起码支点。对学生进行孝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核心素养教育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孝德教育 传统文化 立德树人 课程体系 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重孝道、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思想情操的传播者孔子到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乃至当今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习近平主席,无不遵从孝道,主张立德树人。孝乃德之本,德乃教育之本。近几年来,学校文化、道德教育、人文修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且逐渐从规模向内涵、特色方向发展,而孝德教育将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灵魂教育。

一、构建孝德文化体系的现实背景

孝德教育是时代进步发展的需要。孝德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范畴,是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儒家孝德思想是中国孝文化的源头,思想内容丰富,养亲 、敬亲、谏亲、安亲等内容自成系统,这一思想系统在传统社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时代发展到今天,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的孝德教育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孝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迫切需求。新时期,对青少年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如:亲情的缺失、责任的缺失,许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导致人格上出现偏差等等。在青少年中开展孝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新时代赋予孝德教育新的内涵和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中华文化悠久漫长,展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加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古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孝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使每个学生都能以德立身、志存高远、胸怀祖国,自尊、自立、自强,这是新时代孝德教育的宗旨。营造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美丽中国、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重要任务。目前,面对学校未成年人孝德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新时代对孝德教育的要求,榆树市新民学校适时开展孝德教育,构建孝德文化课程体系。以仁德教育为基本点,以养成教育为起飞点,以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为提高点,以良好的育人环境为熏陶,全面提升学生的孝德素养。孝德教育确定了五方面的内容。

1.仁德教育:立足课堂教学,弘扬中华民族傳统文化。学科教学中,教师加强渗透意识,依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道德品质实际,挖掘教材中仁德教育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知仁德”“践仁德”“感仁德”。

2.养成教育: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落实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养成谈吐儒雅、情趣高雅、举止文雅的文明行为习惯。

3.感恩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学校活动,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知恩、报恩、和施恩。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4.励志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为价值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培养学生正确的孝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美好的人生追求和崇高理想,激励青少年胸怀民族复兴之志,做一个品质高尚、志存高远、与时俱进的人。

5.校园文化教育:文化知识渗透和行动体验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孝德教育。利用广播与媒体,宣传孝德教育的目的、意义。围绕孝德教育主题,创办孝德文化专栏,利用墙体文化宣传古今中外的孝德故事。开展“献爱心”社会实践活动,真情体验,心灵感悟,引起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父母、对他人、对国家强烈的爱。

三、孝德文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新民学校精准定位学校文化理念,浸润地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树立了“仁孝至善”的核心理念,确立了“感恩编织锦华,习惯雕刻人生”的校风,以“诚善润心、敏行弘德”为校训,以“孝德”为主要内容对师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1.构建孝德文化教育教材

学校编辑了校本教材《中小学生孝德教育读本》,在教材编写中,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把孝德教育内容分成若干单元体系,编排了《哺育之恩》、《二十四孝故事》、《母爱真情》、《谁人寸草心》、《雷锋故事》《精忠报国》《名人励志故事》七部分。本教材精选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引人深思的名人故事典范。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震撼心灵。

2.深化孝德文化教育研究

为更加有效丰富完善孝德文化课程体系,促进孝德教育深入开展,新民学校参加了吉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学校隆重召开了榆树市领导和专家参加的课题开题会议。确立了孝德教育的研究目标和体系。

(1)在学生中开展“知、感、行”仁德情况调查研究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学生对“仁德”含义理解模糊,感受和践行更无从谈起。针对此种情况,我们采取的研究策略是:立足课堂,将“仁德”贯穿到教育教学当中,系统学习传统孝德文化知识。从精神层面感染学生,让学生“知仁德”“感仁德”“践行仁德”。

(2)情感体验教育研究

习总书记说过“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我们倡导每一位老师都要当仁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人,老师要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努力成为仁爱之人。

完善的孝德文化课程体系,扎实的孝德文化教育,丰富的孝德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道德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孝德文化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立足传统文化,追寻教育梦想,新民学校的孝德文化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前行。新民学校将进一步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让学生学会“微笑、感恩、包容”,真正成为“文明、健康、阳光、乐学、有志”的新一代青少年。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立德树人传统文化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