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学最关键的因素。本文从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教师活力四个方面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高素质 教师队伍
“应用型本科”是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和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目标是“为地方培养人才”,此类型人才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其对科技的运用、转换和推广能力都比较强[1]。要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下面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师风师德是指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一位教师的道德素质差,那么对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2]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应是师风师德建设。
1.开展师风师德培训及主题学习活动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可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邀请师德先进个人进行专题讲座,引导教师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教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通过学习和培训,自觉遵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风尚[3]。
2.重视师德师风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是师风师德建设的基本保证,完善师风师德评价内容和方法,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等的首要标准,实行师风师德“一票否决制”[4]。
二、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业务能力,使其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的业务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
1.提高教学水平
针对新进教师,入职前参加岗前培訓,入职后参加校内举办的教师教学培训,采用“集中培训+线上学习+返岗教研”相结合的混合型培训方式。指定一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助力新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同时,为了帮助教师加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加深对专业建设的理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确保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开展教师说课、示范课活动,在教学质量提高和学风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提高科研水平
积极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定期举办科研培训和学术会议,指导教师的重大课题申请、学术研究方法等,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还要促进跨学科、跨单位的合作,形成科研创新团队。
3.提高专业实践水平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师的要求,应该是熟悉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在职培训或企业兼职的方式到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等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或者到机关职能部门挂职锻炼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水平。
教师只有提高了专业实践水平,才能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做到应用自如。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
三、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教师队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个体素质,也受教师队伍结构的影响。教师队伍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来源结构等。
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中,应满足老、中、青教师存在于一个教学科研团体中,利于教学经验、科研经验的传承和发展。老教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青年教师勇于创新的精神相结合,更适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
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中,应含有一定比例的高级职称教师带头进行科学研究,课程建设等,因此在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非常重要。
教师队伍的来源结构中,包括高校毕业直接任教的教师、从其他高校调入的教师以及从企业引进任教的教师。目前大多数高校到高校的教师,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应加大力度引进企业高级工程师。
四、增强教师活力
一所学校拥有何种校园氛围,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活力,也影响着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
1.优化校园文化,塑造团队精神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教师之间信任与理解;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使每个教师都有归属感。正是这种融洽的、正向激励的氛围,才能真正激发出教师工作的热情。
塑造教师队伍凝聚力是通过对团队意识的培养,引导教师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具有团队精神也是教师队伍有活力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拥有团队
精神。
2.以人为本,加强沟通
沟通是一种相互交换信息、交流情感方式。一个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必定会有大量的时间进行沟通交流。增强团队内部沟通,促进团队的融洽与和谐,塑造良好的工作气氛和环境。
因此,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高素质教师应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实践经验、有仁爱之心、有工作热情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邓娜.浅析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转型发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12-13.
[2]蔡静,尹家明.高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思考[J].终身教育研究,2010,21(6):97-99.
[3]邵新蓓.强化“一德三能”高素质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23-24.
[4]刘培昌.以立德树人为职业导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J].北京教育(德育),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