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
摘 要: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教学 任务驱动 主动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仍存在传统单一、被动、他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显得比较被动,缺乏自主、多样化的学习。
基于以上思考,利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完成现实有趣的任务,不仅能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能体会感悟到只是背后更为本质的东西-----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起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下面以笔者结合在自己所教班级一个学年的“任务驱动”教学的研究,选取了一些笔者本人的教学案例,谈一谈小学高年级数学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1]
一、以探究性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精神。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所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学习方式已逐渐被教师们所接受并应用在教学中。在教学中设置探究性任务可以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并进一步有效指导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2]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时;课的开始是让学生先看一段短视频:骑小自行车的小朋友走在前面,他的爸爸骑大自行车在后面很快追上并超越他。学生看完视频后通过简短的师生及生生的交流,得出大自行车的车轮大,周长长,小自行车的车轮小,周长小;而且周长的大小与车轮直径的大小有关。这时候教师顺势提出本节课的探究任务:圆的周长与它对应的直径有什么关系?教师提出探究要求:4人小组合作,利用每个小组的4根直径不同的圆形橡皮筋进行任务探究,并共同完成任务。带着任务,学生经历了测量、计算、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并在探究活动中发现“圆的周长随着直径的增加而增加,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通过设置探究性任务,放手让学生真正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用开放性任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的动力。”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打破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要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分析、和思考。开放性任务设置可以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也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如教学《比例的应用》一课时,教师先通过与学生简短交流:你在生活中有见过、听说过或经历过关于“物物交换”吗?然后出示主题图,图中的两位小朋友正在进行“物物交换”。
教师提出任务:“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请在笔记本上写出你的想法。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而且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也不同,学生思考和表达方式也就会不同。有的学生通过具体的画图来表达,有的图文结合,还有的学生利用除法意义进行列式解答,水平较高的学生甚至直接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进行表达。
学生完成任务后通过展示与交流,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对比例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为后面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开放性任务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利用课堂开放性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教师还可以结合开放性的作业任务来实现。如教学圆的《欣赏与设计》后,可以安排学生完成“以圆为基本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的,
又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后,可以布置学生完成“设计测量一元硬币的体积的方案”等。
这样的开放性的作业任务,学生乐做、爱做,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作业感受到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依实践性任务,发展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其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既然学习的知识你能够应用于生活,那么我们就可以围绕学以致用来设置一些实践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本质,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的教材在每一册都安排了一个“数学好玩”主题活动单元,旨通过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如《反弹高度》一课,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实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这节课的实际教学中,由于选择在教室里进行,因此改用橡皮球和乒乓球进行。课一开始教师先通过动作演示,然后提出问题:在同一高度自由落下,那种球会反弹高一些?各自的反弹高度是多少?让学生猜一猜后在明确任务:测量两种球在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后的反弹高度。在动手实验前,小组成员要先讨论实验的方案、步骤、所要收集的数据以及记录的方法等,并明确小组分工后再动手实验。这样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能快乐地参与到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去,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建军.浅谈“任务驱动”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7,03
[2]严育洪.让学习真正发生[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