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时期初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研究

2018-01-25 08:30管贤强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群文教学内容

管贤强

中国语文学科外国文学教育已有百年历史,自新文化运动始,中国语文便展开探索。这一时期南京东大附中穆济波开展了道尔顿制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实践活动,他凭借深厚的学科涵养、开阔的文化视域、严谨的教育研究、勇于创新的教学实践,留下了宝贵的教学经验。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学界并未给予历史回顾和专业研究。我们重新聚焦其围绕外国文学作品开展的独特阅读教学形态——群文阅读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回眸,这对我们探讨当今外国文学教学,将汉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进行有机整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穆济波初中语文外国文学群文阅读教学内容

1923年,东大附中穆济波和初中学生聚集在一起,以《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中两篇外国文学作品為纽带展开教学活动,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作为,有修养,在中等教育范围内,有充分使用本国语文技能的新中国少年”。根据课堂教学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确定与教科书文本、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这些要素密不可分。学生的学在当前无法进行情境还原,因此我们的分析聚焦在教科书文本和教师的教两个层面。

1.穆济波外国文学群文阅读教学内容受教科书文本内容制约

新文化运动时期,穆济波教学选用上海民智书局出版的《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1923),教科书文本内容自然会限制教学内容。以法国嚣俄(雨果)《沙葬》、波兰显克微支《二草原》为例,两篇文本均在教科书第三编中,选文编排顺序如下:

一、不朽论(胡适);二、今(李大钊);三、沙葬(法国嚣俄,奎章);四、一个人的生活(梁漱溟)……十、人类的将来(朱执信);十一、自杀论(陈独秀);十二、烦闷(冰心);十三、二草原(波兰显克微支,周作人);十四、精神独立宣言(法国罗曼·罗兰,张松年);十五、智识阶级的使命(俄国爱罗先珂,李小峰等);十六、到何处去(徐玉诺);十七、心悸(朱自清);十八、自由(郑振铎)。

综观上述选文篇目,同时参照穆济波对每篇选文主题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教科书虽为选文型教科书,但选文之间已按照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人文话题进行编排。如《不朽论》《今》《沙葬》三篇课文都与时间生命相关,《今》呼吁人们抓住今天,时不我待;《沙葬》则告诉我们死亡是人的最后归宿,无法抗拒。第二,有些选文之间组合关系并不明晰。如第十四课到十七课四篇选文,《精神独立宣言》号召知识分子不要被帝国主义战争所利用,爱罗先珂的《智识阶级的使命》则强调作为知识阶级所应承担的责任,徐玉诺的《到何处去》讲述内战频仍时代中国土匪烧杀抢掠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朱自清的《心悸》以诗歌的形式抒发诗人内心因亲情所带来的感动。《精神独立宣言》与《智识阶级的使命》我们可以认为与“知识阶层”主题相关,而《到何处去》和《心悸》彼此之间及其与上下选文间看不出任何联系。第三,选文组合集中在外国作品和现代作品之间,且这种组合占据主流。如法国作家雨果的《沙葬》、胡适的《不朽论》、李大钊的《今》、梁漱溟的《一个人的生活》相互组合。当然也有一些组合产生于外国作品之间,如《二草原》《精神独立宣言》《智识阶级的使命》构成了选文组合,但所占比例较少。可以说,教科书选文组合便于群文阅读的教学实施,也引导着群文阅读教学内容的走向,如《不朽论》《今》《沙葬》《一个人的生活》将探讨人如何存活这一话题,《二草原》《精神独立宣言》等选文将探讨“生命”这一问题。

2.外国文学群文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需符合穆济波教的要求

从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主体地位来看,穆济波不仅有其独立人格,还是课标制定者、教科书编者、中学教师、文学研究者、教育研究者等多种身份复合体,这就决定他在确定阅读教学内容时不可能是一个教科书执行者。当时穆济波担任东大附中初二年级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他从教学需要出发对第三编两篇外国文学作品再次组合选文,并以图的形式来呈现,如下图1所示:

纵观穆济波对第三编选文的重新组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重组背后对群文阅读教学内容的思考。

第一,第三编教科书选文以“人生问题”为重心,群文阅读教学内容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语文课程培育新青年的特点。在其选文组合圆周图中,“人生问题”居于圆周中心,其中“人生问题”分为若干类,如“时间问题”“生命问题”“生活问题”等。在此基础上,他将外国作品和现代作品分别放置在各个子主题下。《沙葬》(雨果)与《今》(李大钊)位于“时间问题”下;《不朽论》(胡适)、《二草原》(显克微支)、《自由》(郑振铎)、《人类之将来》(朱执信)、《自杀论》(陈独秀)则组合在“生命问题”下。他对教科书选文的重组方式,显然受到时代文化语境和自身教育观念的影响。从时代文化语境看,新文化运动处于文化转型期,从崇古到趋新,对传统持“怀疑”“评判”态度,蒋梦麟曾感叹当时“问题符号满天飞”。从穆济波语文教育观看,他认为教育应为人生,一方面东方文化便是关注人生,“以人生为主体”,另一方面以育人为对象,“教者教其为人”。语文学科自然不例外,国文教育要“养成青年有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地创造自己,完成社会,固不可不先示以人生之真义与人生正当之生活之途径”。时代文化语境和个人语文教育观相互作用,穆济波更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

第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群文阅读教学内容也兼顾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要求。对于第三学期语文教学,穆济波在《重订东大附中高级中学必修国文课程纲要草案》中提及初二语文教学目标,一方面注重育人内涵,“诱导学生对现实的人生,现实的世界有深厚的同情与责任心,能自己渐次建立完美确定的人生观,鼓励其创造自己,以完成社会”,但同时应兼顾语文学科性,尤其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他提出让学生了解论证的方法,增强学生论辩的能力。不难看出,在教材约束下,基于教师教的需要,教学内容就落在了让学生通过文学创作自由发表思想上,提高其论辩能力,最终培养新时代的新青年。

二、穆济波初中语文外国文学群文阅读教学实施

对于穆济波当时外国文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状况,借助廖世承《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和穆济波在教育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我们可大致建构其历史影像。教学实施针对《沙葬》《今》《不朽论》三篇文本的群文阅读展开,三篇文本与“时间问题”这一议题有关,《沙葬》揭示了“时间刻刻都在残酷的杀我们”,人必定死亡;而《今》却指示人们面对死亡的命运怎么办,应该认识到知命乐生,抓住今天;可是人为什么要努力,不努力又怎样,《不朽论》把这个问题阐释得更为明白,认为人应该把“小我”的人生放到“大我”的群体中去,实现不朽,三篇文本有着内在的逻辑,从提出问题到最终解决学生的人生困惑。这样的组合将帮助学生获得“完全的人生观念”,并且个人应以“社会不朽”为基础,“努力地利用现在”在未来人生之路上不断前行。

当时,穆济波采用道尔顿制,教师“指定功课”,安排学习任务,学生和老师订立契约,这便是“工约”。教学流程和案例往往以“工约”形式出现,“工约”实施需要场所,这便是“作业室”,教师在学生完成“工约”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成绩记录”。这里,我们呈现《沙葬》《今》《一个人的生活》群文阅读的工约,阐释教学实施步骤及基本特征,“指示”“导入”“提问”“参考”“暗示”等教学流程,为研究者便于分析所添加。

国文科第一周工约

【暗示】从本组国文科工作概要表上,你们知道这一周所要作的是:精读(1)《沙葬》(雨果,奎章)(2)《今》(李大钊)(3)《一个人的生活》(梁漱溟)

【导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这三篇文章有一个总关键,可以把这三篇形式与意义都不相同的文章连锁得起的;你们如果要寻求得这个关键,须先要了解下面几个问题

【提问】当你读《沙葬》的时候,你便要想:(1)人生一世,有没有像沙葬一样危险的事情?(2)什么是愈陷愈深愈久愈速可以埋葬我们整个个体的?(3)我们逃不掉的刑罚、残酷的慢吞吞的不快不迟的埋葬是什么?

【参考】你如果答不出,你去看《今》(李大钊)。你想:(1)今在哪里?今何以可贵?今日之我将如何?你如果打起“今之我”的主意,你再去看《一个人的生活》,你想:(1)什么才算是一个人生活的正当道路?(2)没有路如何寻?有了路,如何走?(3)一直走到尽头,如何才可以保对得起自己?

【指示】(略)让学生明确作业的内容,进行作业的指导

我们仍可看出当时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有过精细的设计,将外国文学作品与现代作品构成指向人文主题探讨的群文阅读教学,教学中不同文本之间相互比较,相互组合,共同完成人文主题的思索。整个教学的过程如下:第一,课前“暗示”。这可让学生明确本周教学内容及其自习任务。第二,导入。导入有多种方式,在这里,导入不再是讲故事、回忆旧知,而是让学生思考《沙葬》(雨果,奎章)、《今》(李大钊)、《一个人的生活》(梁漱溟)三篇选文组合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带着悬念在阅读中尝试解决疑难,教学过程便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指向了学生的深度思维。第三,提问。提问是指教师将文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联系,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阅读文学,把握外国文学作品的内容,了解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进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其鉴赏能力。第四,参考。参考就是将《沙葬》中人生困惑的解决和《今》《一个人的生活》中的观点相联系,寻找解决人生问题的答案。第五,指示。让学生明确作业的内容,指导学生作业。不难看出,阅读教学指向人文主题,通过提出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兴趣;通过阅读研究、讨论写作发展思维,最后塑造学生人格。同时,一篇外国文学作品和两篇现代作品构成一组群文,也打破了单篇教学的深挖细抠。此外,道尔顿制凸显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和师生“合作”的特点,目的为了培养“身心完整,适应社会”的儿童,这也顺应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自由、个性的时代新声。

三、穆济波初中语文外国文学群文阅读教学效果

那么穆济波外国文学群文阅读教学效果如何?我们可以回溯当时东大附中学生马培义的笔记追寻教学效果。鉴于历史资料有限,我们这里呈现的是外国文学作品《二草原》(波兰显克微支)和现代文学作品《自由》(郑振铎)组成的群文阅读教学。两篇选文都是短篇的想象小说,主题都是讲述生命的局限。《二草原》讲述工作的限制,人们为逃避工作来到死亡之原,梵天因此将苦痛恐怖遍布死亡之国,最后人仍然不可避免地工作。《自由》关注死亡的局限,在“生之旷原”中,国王、军官、农人、孩子都认为自身不自由,他们都希望得到自由,可是“死之神”允诺的“自由”便是“死亡”。中学生马培义的笔记如图2。

通过上图,我们看到:两篇选文,一中一西,从意义到语言皆充满张力,教学在学生马培义身上获得了较好效果。

其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群文阅读教学发展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带给学生人生意义的极大碰撞,培育了学生的现代人格。马培义在其笔记中记录了对《二草原》主题的理解,他认为“爱”“工作”“休息”构成了人生的三大要件,爱给人“悲哀的生活”带来安慰,工作可以让人“各尽所能,各尽所需”,“人人当一律分任”,休息则可以“恢复你的疲劳”。对于《自由》的意义,马培义从“好的方面”与“不好的方面”辩证地进行了评析。好的方面便是告诉人们“人生是没有自由的,所以我们必须尽力的工作,尽我人生的责任;死虽能得自由,但是怎样的森严可怖,所以除此别无他路”。不好的方面便是“把人生写得太无意义,照这样过活,是怎样的烦恼痛苦”。

其二,这一时期群文阅读教学通过让学生在中西文学比较中“鉴赏形象”“咀嚼美感”,砥砺出学生规范、雅致、个性、深度的母语表达力和创造力,最终培养创造新文学的时代新青年。马培义关注到了西方文学在构象和描写的创造力上比新文学更胜一筹。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必修课程设置“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文学阅读教学形态从以往的单篇走向群文、专题、整本书,未来外国文学群文阅读教学将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新文化运动时期穆济波实施的道尔顿制下的外国文学群文阅读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第一,语文教育,包括外国文学教育,应立足于成人成才的统一。穆济波立足于成人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就语言学习语言,并非是语文教育。作为教育,情意、德性的培养是语文的主目的,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而语文的言文特点、知的要求是语文学科的次要目的。同时他认为德性培养也会促进语文能力提升,从语言能力发展来看,设想“出语行文苟无一贯之思想与统括分析等思想作用,无论如何修改其语句结构,俱为废举”。第二,构建群文阅读的教学特色,其教学落脚点在提升学生深度思维能力上。群文的选择必须让学生有兴趣,这样思维才能不断深入。思维是学生主动地积极思考,教师只是间接地扶助。指向思维的群文阅读,需学生对读物有深刻细致的印象,同时也应有深入的多角度的理解。群文阅读的思维离不开教师构建有意义、有张力的问题作为支架,在教学过程中群文阅读需要学生的“研究”“讨论”“批评”“参考”,学生或“分析”或“统括”或“比较”,学生的深度思维也需通过写作来激发。第三,卓越的语文教师是教育改革和研究的探索者与实践者。新文化运动时期,教科书选文良莠不齐,外国文学教学无经验可参考,但穆济波对教材的编织重组、群文的选择组合、人文问题的确定、群文教学的实施,都彰显了其优秀的教师素养,他们是外国文学教育的先行者,也是实践创新的探索者。

当然,我们也要辩证看待道尔顿制等自主课堂。毫无疑问,在新文化运动转型期,提倡自主阅读,尊重每个学生阅读个性,通过广泛阅读、回答问题、完成阅读笔记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个性化评价,这些都是道尔顿制进步之处,但这种自主课堂也存在诸多弊端。首先,假设错误。自主课堂建立在学生自我驱动的学习前提下,可事实是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实施,恰恰很难控制自己。其次,工约设计之难。一套工约要面向不同的学生,这就使得工约的编制困难重重。再次,课堂研究和讨论。研究和讨论需要基于扎实的预习,缺乏预习过程自然无法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学中学生最需要的不是工约或任务,而是教师的面授指導。师生现场互动,教师可以随时判断学生的理解情况,或加快进度,或灵活调整。与面授相比,布置任务是低效的引导方法。这也是南京东大附中对比实验中国文科目教学实施道尔顿制班级成绩整体不佳的原因。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群文教学内容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ThePatriarchalSocietyofChinatowninEataBowlofTea
ContrapuntalReadingofJaneEyreandWildSargassoSea
《外国文学动态》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