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佳芹
2018年1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面世。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经过14年的探索,迎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挑战。研读新课标,诸多新理念、新名词映入眼帘: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学分、学习任务群等。对比2003年版旧课标,不难看出新课标是在旧课标基础上的继承、发展、变化与创新。
本文以2003年版旧课标和2017年版新课标为研究对象,着重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两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预估新课标的发展变化对高中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
一、课程性质比较
旧课标用2段122个字从语文课程的概念、任务与目标两个方面描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新课标用3段350个字从语言文字的地位与运用、语文课程的概念与实施、语文课程的任务与目标三个方面描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见表1)
1.“语文”与“语言文字”的区分
由表1可见,新课标在描述语文课程性质时首先将“语文”与“语言文字”进行了区分。这意味着“语文”在课程上的概念已经明晰化,不再与“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语言文章”等概念混淆,更意味着“语文”的学习首先是“语言文字”的学习。
新课标语文课程性质对“语言文字”的描述从地位与功能、运用两个角度进行了关注。从地位与功能的角度看,丰富了语言文字的地位与功能: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载体,新增了“信息载体”这一功能;具体了语言文字的使用对象——人类社会。从运用的角度看,新课标为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指明了语言文字的范围和内容:“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會的各个领域。”由“语文”到“语言文字”的区分,由语言文字地位与功能的丰富到其运用领域的明确,表现出我们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语文课程”概念的继承与发展
新课标继承了2003年版旧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重新定义了“语文课程”的概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l生、实践性课程。”对比旧课标,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实际上,它是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增加了“祖国”二字。新增的“祖国”二字,强调了对本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与文化自信。
3.语文课程任务与目标的继承与发展
语文课程的任务与目标,旧课标用79个字进行了描述,新课标用228个字进行了描述。从字数的变化可知,新课标的描述更丰富、细致。
两个版本的课标均从能力和人文素养两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旧课标中学生应形成的能力包括“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人文素养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新课标中学生应形成的能力包括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思辨能力、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人文修养。新增了“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等任务与目标。
语文课程的任务与目标在两个版本的课标中有着明显的继承和发展:都关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审美能力或情趣的培养,都关注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或素质、科学人文修养或素质的形成。但新课标对语文课程任务与目标的描述明显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依据并逐层展开的。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体现的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辨能力与思维品质体现的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情趣体现的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文化多样性,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体现的是“文化传承与理解”。可见,新课标语文课程的任务与目标就是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4.语文课程实施的路径与手段
新课标在描述语文课程的任务与目标时强调“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明确了语文课程实施的路径与手段,也明确了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与路径。
二、基本理念比较
1.丰富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由表2可看出,“新旧两版课标”都强调语文课程在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民族感情、养成良好生活态度以及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个人成长之间的紧密联系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但仔细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凸显。
(1)确立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新课标在确定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时,首先强调了其“立德树人”的任务,将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落实在“人”的品格、品质塑造上,这一任务也符合教育的根本目标与价值追求。
(2)强调文化自信
由增强民族认同感到增强文化自信,既是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反映,更是对“我是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的诠释。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根”之所在。文化自信不仅包含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还包含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更包含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的责任担当。新课标还明确了中华文化的构成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凝练了语文学科教学总目标
旧课标中语文学科教学总目标着重关注了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探究三大能力。新课标则对这三大能力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凝练成了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新课标将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应培养的关键能力与素养进行了高度聚焦,确定了“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改革”的方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语文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3.凸显实践性
新课标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强调:“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旧课标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虽有提及“变革学习方式”,但仅是一语带过。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它详细交代了实践性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之间的联系。
(1)明确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形成的根本路径
新课标语文课程的概念中明确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也明确提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即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它的形成与提升离开了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和真实的语言实践情境,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繁殖的土壤。新课标指出“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明确了语文实践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最根本的路径,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2)关注实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标指出:“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机会。”可见,语言文字的实践资源不仅存在于教科书,也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存在于纸质媒介,也存在于电脑、手机等多种媒介;不仅存在于现实空间,也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语文教师和学生应积极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语文实践资源,为语言文字的运用提供丰富的实践条件。
(3)指明了语文实践的具体形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实践的具体形式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些形式既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也是语文学习方法的主要表现形式。
(4)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究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理念,语文课程一直关注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新课标关注的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施途径。
4.注重时代性
新旧两版课标都强调语文课程的结构应相对稳定,课程实施机制应富有弹性,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适当增加课程的选择性,语文课程体系应开放、多样、有序。语文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和路径,在旧课标中是“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在新课标中则是“注重时代性”。
新课标对时代性的关注,丰富了语文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时代性的内涵包括了旧课标的共同基础,如“确保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也包括了旧课标的多样选择,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文学习基础和需求,在跨文化、跨媒介的更宽广的语文实践中进行个性化选择。这更增加了对现实社会时代背景、教育、科技、传播媒介等的关注,要求在“跨文化、跨媒介”中丰富语文实践的内容,增加选择的空间,还要求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发并实施语文课程。
新课标对时代性的关注既能为语文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建设增添新鲜血液,更能促进学生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影响与启示
由新旧两版高中语文课标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方面的比较可知,要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与理念,高中语文教学需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突破性改变。
1.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应凸显综合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语文课程的时代性要求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在跨文化、跨媒介的语文实践中开发建设语文课程内容。可见,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内容综合性的强调。
为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的综合性,高中语文教学首先需要突破传统教材和课堂的限制。打破以教材為本、以课文为本的现象,从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出发,组织、创造、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对“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为对‘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的关注与落实;转变并丰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储藏者,也不单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应成为学习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与开发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应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从丰富的课程内容中汲取养分,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
2.高中语文教学应凸显实践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工具性是其本质属性之一。可见,高中语文教学凸显实践性的必要。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性主要体现为“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其最大的弊端是实践目的功利化,实践内容脱离现实,实践形式与途径单一,实践能力呈线性发展。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性的凸显应关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的引入与创设,让语文实践根植现实生活;应丰富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让语文实践成为学生的习惯;应借助新媒介、新技术等平台与手段扩展学生语文实践的路径和形式,让学生的语文实践实现跨学科、跨文化、跨媒介;应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的语文实践呈现层次性与结构化。
3.高中语文教学应凸显人文性
新课标明确了新时期高中语文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了语文课程学习的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见,语文课程在育人上的独特功能。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将“人”的品质与道德发展,对祖国、民族、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语文课程的内容建设和语文实践的真实活动中,人文性的凸显不再是触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是贴地而行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