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领域不断渗透,幼儿接触多媒体日趋普遍,幼儿教育使用多媒体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幼儿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改革过程中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教育观念产生了冲突,尤其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也是一项重大挑战。因此,如何驾驭现代多媒体技术,发挥其优势,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今研究者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之一。本研究关注当前幼儿园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研究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园教学;现状;策略
200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领域不断渗透,幼儿接触多媒体日趋普遍,幼儿教育使用多媒体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多媒体具有信息贮存量大、画面丰富、多种媒体综合运用等特点,同时多方位、立体化地开发利用软件,为幼儿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传统教育观念产生了冲突,尤其是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也是一项重大挑战。因此,本研究关注当前幼儿园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情况,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根据研究提出一些科學合理的解决策略。
一、 幼儿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 设备的闲置:高度认同与设备闲置之间的差距
经调查,但凡示范园,尤其是发达城市的幼儿园,都投放了一批较为完善且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而且教师也都高度认同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尽管如此,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利用率依旧不高。比如,所有示范园均建有独立的多媒体教室,幼儿园也采取了各班轮流的形式使用,但事实上,除了大型教学观摩活动或家长开放日等特殊情况,这些教室几乎都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即使每班配备了电脑、音响等基本的多媒体设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其利用也仅仅停留在播放视频、音乐等粗浅的层面上。
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适合幼儿园教育内容与特点的多媒体软件。目前,幼儿园没有统编的教材,配套软件也就无法统一设计。一般都是由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开发制作幼儿的教学软件,这些技术人员并非幼教专业,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不能从幼儿的立场出发研发软件,因此这些幼儿教学软件多数不符合实际教学要求。为了使这些软件得以满足教学需求,教师不得不“结合本班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教材”进行改编,可教师自身的电脑技术十分有限,再加上幼儿教师特殊的工作性质——既要照顾幼儿的一日生活,还要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导致她们对学习如何科学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相关技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由此可见,幼儿教师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缺乏资源支持。
(二) 现实的矛盾:主观愿望与应用技巧之间的差距
虽然,目前幼儿教师对多媒体的教学功能给予了极大兴趣及普遍认同,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幼儿教师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水平仍不高。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运用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岗前课程及在职培训。幼儿教师多为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在校期间以文化素养课程与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为主,基本不涉及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培训类课程,个别开设的学校也仅仅把“计算机基础”等作为选修课,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与基本操作等粗浅知识,而未能深入学习教学课件制作或改编教学软件的技能。一位年轻教师表示“虽然以前上学学过一点计算机知识,但讲的都是皮毛,课后也不练习,当时只想着学习专业知识,也没太在意,时间久了都生疏了,现在想用的时候好多技能就想不起来了,再者没有老师教,自学起来也特别费劲”。
幼儿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机会比较少,即使参加相关培训,其内容主要也仅停留在熟悉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或基本办公软件的操作等。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尤其一些年龄大的教师接触电脑较晚,以前没有接触过多媒体,加之内心的抵触情绪,在操作时经常会遇到困难,要达到熟练运用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教师掌握的技能尚不能满足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要求。由此可见,幼儿教师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缺乏技术支持。
(三)
教改的软肋: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的脱节
因为缺乏科学的现代教学理论指导,教师们往往盲目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忽视教学目标和活动需要,多媒体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学活动看似丰满花哨,实则偏离甚至违背了原本的教学目标。长此以往,不仅教师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实际教学价值不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动态教学过程“电子化”,形式过于“花俏”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将多媒体技术科学、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然而,一些幼儿教师为了迎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盲目追求教学现代化,或为了应付检查,不考虑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是否适宜,凭空将电子化的元素堆砌在教学中,配上不相关的画面和音乐,俨然成了老师的多媒体“作品”播放活动,幼儿的注意力是抓住了,却失去了教育意义。
2. 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偏大,教育信息提供杂乱
科学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减少教师在活动中示范步骤、操控教具等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当课件的信息量过大,形形色色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幼儿,反而冲淡了教学的重难点。有时整个屏幕的图片信息更换过快,大量信息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幼儿在短时间内无法从中提取关键信息,不利于幼儿理解和思考。
3. 课件内容“流水型”模式多,交互性少
多数多媒体教学活动以PPT、动画等课件贯穿始终,课件操作简单,教师只需触动鼠标或按键就能完成预设的内容,教学环节都是预先安排好的。这一特性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容易被课件左右,而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教师也无法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幼儿的接受水平和活动氛围等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师幼互动,幼儿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多媒体教学失去其情景再现性、可重复性和交互性。
由此可见,教师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教学还缺乏教育理论的支撑。
(四) 管理的空白:政策缺失及执行失真
多数幼儿园对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提出了明确规定、制定相关制度,缺乏对信息化教学的管理,对应用多媒体教学抱懈怠态度。部分幼儿园只为了达到审核标准,匆忙添置多媒体设备,随后这些设备便成为闲置或沦为打字工具。此外,对于配有先进设备的多媒体教室,因为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通常默认“谁使用谁负责”“谁损坏谁赔偿”,教师为避免麻烦,几乎不使用多媒体教室。
而在有相关政策约束的幼儿园中,强制性规定占多数,引导性、激励性政策较少。比如,教案以电子稿形式上交,定期上传班级博客,公开教学使用多媒体可加分等硬性规定,对于并不精通多媒体技术的教师而言,无疑加重了工作负担,只能应付了事,无法保证所有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幼儿教师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还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 幼儿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建议和策略
(一)
建立多媒体素材库,共享教学资源
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符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的多媒体学习环境,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而为教师建立一个信息平台,提供可共享的教学素材,就是完成这项工程的捷径。幼儿园可组织专门的人员对教师在日常教学、公开教学中所用的课件、图片、音频等素材,以及相关心得体会进行收集与整理,按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或教学领域进行分类,建立素材库,通过局域网向全体教師开放,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资源进行修改、整合,从而生成适合本班幼儿的教学课件。与此同时,不同幼儿园之间也可以建立网络连接,相互交流,共享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
(二)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确保教学质量
有效开展多媒体教学需要娴熟的技能支撑,而目前幼儿教师的多媒体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教师还不会操作常用的电脑程序,加上教师很少有入职后的进修培训机会,因此多媒体技能很难提高。
有鉴于此,一方面,幼儿园应该重新调整思路,及时制定教师进修计划为教师提供定期、系统的培训,包括操作培训、维修管理、制作课件等,由传统的讲授模式转变为强调专业理论的内化,重点关注教师的理解、操作与掌握上。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中也应对教育技术专业设置幼教方面的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并逐步培养幼儿园的专职或兼职信息化教育骨干教师,切实解决教师在操作与制作多媒体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保证信息化教学在幼儿园中的开展与推广。
(三) 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广大教师及幼儿的喜爱。为使多媒体的优势最大化,建议在日常教学中遵循以下原则。
1. 互动性原则
教师作为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明确多媒体只是辅助工具,并不是教学的全部。一方面,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教师要注重与幼儿语言和情感上的交流,亲近幼儿的内心世界,随时与幼儿交流感受,形成良性互动,提高幼儿的专注度与活动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避免依赖程式化操作流程,机械讲授知识技能。相反,教师要从幼儿喜欢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有意识地捕捉活动中的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同时,注意为每个幼儿预留观察、思考和自由表达的时间,必要时可以让幼儿亲自操作多媒体。
2. 教学性原则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以恰到好处的方式在课件中引入的知识点,既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幼儿学。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首先要考虑引入课件的必要性,考量课件的教学价值,明确课件“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解决重难点”,取缔形式花哨或翻拍教材的课件。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注意把握“度”和“量”的关系,避免喧宾夺主。多媒体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应有所侧重、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尤其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育与其他教学手段(操作、讨论、练习等)有机融合,优化组合,顺应幼儿的思维发展趋势,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三、 关注多媒体教学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因此,首先要从政府管理出发,提出相关规定与政策,加大对幼儿园特别是园长有关政策精神的宣传力度和检查、管理力度。其次,幼儿园及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和完善配套的激励机制,不仅为一线教师提供资源支持,也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如通过竞赛、评比、考核等形式,对在制作与改编多媒体教材、应用多媒体教学、维护多媒体设备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或幼儿给予适当奖励。与此同时,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在多媒体教学方面有卓越成绩的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示范—观摩—模仿学习”等方式带动全体教师,逐渐改变年龄较大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排斥、惧怕等消极态度,在一次次的摸索与实践中切身体会多媒体教学的便捷与优势,推动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定荣.多媒体计算机创设幼儿语言学习情境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2]何凡.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夏冬英.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王淑丽.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5]李振宇,多媒体课件设计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秦志敏.多媒体让幼儿园绘本教学更生动[J].读与写,2012(09):242.
[7]周文颖,王平.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践反思[J].教育学刊,2011:50-51.
[8]王宏伟.谈多媒体在幼儿各领域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4.2:316.
[9]罗帅.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幼儿探索型主题活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10]Haybron,R.Too much
enphasis oncompters.Cleveland Plain Dealer.1996.
作者简介:
郑纯,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新馨花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