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教材,落实基础,提升语文素养

2018-01-25 06:31田慢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坦克文本课文

学期初,学校旨在提升教师们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们的专业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现进入到撰写课堂教学反思的阶段。以下,是针对我的《矛和盾的集合》这节公开课的具体教学情况,谈谈我个人几点粗浅的认识与思考:

一、精读文本,找准语文训练点

《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本文通过写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的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除了反复研读文本、教材分析,还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当然,学习了一些大家名师的优秀课例与课堂实录等。希望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实现教学相长的完美结合。

(一)从课题入手,落实生字词的学习

课前,我仔细地琢磨了课题——“矛和盾的集合”。发现题目中其实就隐藏了许多知识点。于是,我通过引导学生对“矛”、“盾”这两种兵器的认识和对这两个生字的识记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探究期待。另外,根据学情,着重强调“矛”字的书写,“盾”的用途,以及“集合”的含义。前段时间的期中考试,有一道课外阅读题就出现了“自相矛盾”的问题,结果很多学生将“矛”字写错。借此,我就抓住了教育的契机,在本课堂上,我特意选择从字源的角度,边讲解“矛”和“盾”的书写及演变,边解释它们的用途,这样孩子们就轻松地记住了生字的写法,也了解了它们的含义,同时也为后文学习矛和盾的优点做了很好的铺垫。而对于“集合”一词的学习,我则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边读课文,边思考,在文中找出与“集合”意思相同的词,很快学生就发现了“集于一身”和“合二为一”两个词语。

(二)在资料拓展中理解词意

既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坦克的巨大威力,感受集合的“魅力”所在,又为了对文中重点生词含义的理解,在教授此部分,我还特意找到一段关于坦克首次在战场上发挥重大作用的详细报道。

1916年9月15日早晨,在法国的索马河畔(pàn),大雾弥漫,英国军队将一种钢铁“怪物”投入战场,只见它大摇大摆向德军铁丝网和战壕(háo)密布的阵地冲去,德军慌忙集中大量的机枪向它射击,可是枪弹都从钢铁装甲上纷纷滑落,德国兵吓得屁滚尿流,纷纷逃窜(cuàn),英军乘势占领了德军的阵地。这种大显神威的武器,就是首次在战场上使用的坦克。

老师配乐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感受。通过对这段材料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被文中渲染的气氛所感染,都不由自主地发出“哇,坦克好厉害呀!”等惊叹声。孩子们的脑中似乎都闪现出坦克那庞大的模样。此时此刻,学生显然被坦克的威力所震慑、所折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顺理成章地实现要预设的教学目标——加深对文中“庞然大物”、“大显神威”、“乱作一团”等几个关键词的理解与学习,感受集合的智慧。

尽管,生字词的学习本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事情,如果我们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教授和渗透进我们的课堂,那么,学生字词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项轻松快乐的游戏了。如此一来,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掌握得更牢固。当然,如果肯去钻研,其实在词语教学的方法上还有不少可以思索的空间。比如,在教学中运用换词、动作表演,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词语,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自己划出喜欢的词语和难读难写的词语,并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识记。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词语,去发现词语,同时,通过大家的读词去发现哪些词是大家都喜欢的,意图是引出“进攻、自卫、合二为一、大显神威”,为课文下一环节的学习自然过渡。但从课堂反馈来看,这种方法的是否合适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三)重视阅读教学,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朗读一直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为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把学生的自主体验、个性阅读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式。既然了解发明坦克的过程,领悟思维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那么,在阅读中,读懂发明家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想,最后,又是如何在层层深入思考中最终发明了坦克,以至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学生的自由朗读与默读相结合,把教学重、难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了解发明家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通过引导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结合语言学习,以读促悟,在朗读中体会发明家的发明过程、感受集合的意义和神奇、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提高品悟积累的能力。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展语文能力,受到人文熏陶。

总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用他们的体验和感悟来代替教师乏味的说教,这样学生就能在这舞台上跳出优美的舞蹈。

二、关注学情,注重能力提升

语文教学要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把学生的自主体验、个性阅读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式,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同时,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展语文能力,受到人文熏陶。

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情。学生经过两年的语文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积累,三年级孩子在理解文章内容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力。从本堂课的实际教学看,大部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没有问题。当他们读完课文后,也能对文中渗透的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快速而准确地定位。只是,很多学生在读这篇文章时,对于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只是一带而过,这也正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在。也就是说,学生还需懂得——要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这是有前提条件的。那么,发明家一定是一位善于思考的人。因此,我引导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看发明家在发明坦克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遇到难题后他又是如何一步步去想办法解决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学生再带着这个问题再次精读课文时,就会多了一层思考:看来,发明家遇到问题时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主动地思考,想办法,逐步实现成功。因此,我认为,這是学习这一课除了让学生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endprint

(一)掌握默读要领,理解文章大意

《新课标》针对本学段,明确要求学生学会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而本课属于说理性文章,重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课后问题也强调学生需要“通过默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因此,我将默读的方法与要求渗透于课堂的教学环节中。在精读课文的环节,我设置如下问题:默读课文1---4自然段,思考: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并提示默读的要求是:不出声,不指读。用默读的方式学习课文,最大的好处就是,学生既能快速抓住文本的重要信息,又有一定思考问题的空间。怎样让学生明白发明家在比赛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发现了各自的优点,然后再不断思考,想到了发明一种新的东西,使它集合两者的优点,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发明了坦克。当再次默读时,引导学生思考:矛和盾的优点是什么?当学生再读文本时,发现文本的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句话其实就是对课题很好的诠释,也蕴含了文本要揭示的道理。

(二)归纳内容,概括大意是提取信息的重要能力

虽然课程标准对三年级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是不能被课程标准所约束的,适当地拔高要求还是很有必要的。确实,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学会归纳文章内容,从故事的讲述中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体会发明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堂课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这也是对故事内容的提炼。而且,在学生充分朗读,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归纳大意的要求,学生不是不能胜任。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我想到了帮助学生搭建一个思维的平台,方便学生找到思维的着眼点。于是,我设计了插空式的概括法,学生可根据老师的提示尝试归纳。当然,为凸显因材施教的理念,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自主归纳。这样,既灵活地考虑学情,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归纳文意的能力。最后,根据课堂反馈看,大部分孩子对文章的内容已经掌握得很清楚,也能十分流畅地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地渗透一些高段的阅读知识和方法,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提升与发展孩子们的各项能力。

三、拓展延伸,打开思维的大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使语文学习的天地更为广阔,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们还应该研究教材的实用价值,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那些反映时代精神,先进科学理念,关注社会、自然、生命等有价值的问题挖掘出来。因此,学了这篇课文后,学生除了要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个道理外,还要联系生活,找出身边取长补短的例子,甚至还要懂得“集合”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即集合是一种想问题的方法,是发明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人生智慧。不仅体现在发明创造上,也反映在做人、做事的时候,如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强强联手等。这样的教学设计应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学习的意义与价值由此发挥得更加充沛。其实,学习不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生活吗?只有将课堂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与拓展,实现“文本、学生、生活”三位一体的大整合,让学生思维得以拓展的同时,放飞学生想像的翅膀,大胆设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得到飞跃。这不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

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揭示的道理以后,我也将学生的思维空间延伸到现实生活。先让学生做几道趣味数学题,如矛+盾=坦克,鞋子+轮子=溜冰鞋,电视+电话+摄像头=可视电话,再组织“我的奇思异想”思维训练活动。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发明创造?后来,又想到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也可用这样的方法去解决?这个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培养参与意识和科学的探索精神。在此基础上,安排语言表达的训练。其实,如果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再安排一个练笔活动:既用以上算式模仿第四、五自然段写一段话,写出它们新的作用及用途,还可以自由想象,我们生活中还可以利用集合的思维去发明哪些更有价值的物品。这样做的目的,既通过说话训练和写作训练加深对结尾含义的理解感悟,同时在范本中学会表达。因为三年级的写作从段过渡到篇,写作的方法就是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并逐步掌握。只是,时间有限,没办法将所有的训练点都一一落实到位。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方式的不同,既給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的惊喜,也产生了不可预料的问题,加之自己对其估计不足,一堂课下来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比如,时间把控方面,板书时需谨慎,这些不足之处不应只成为遗憾或感慨,更应把它看作是成长的催化剂。“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对失误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此次活动是一次很好的历练。因为,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收获,更激起我对教育教学的专业思考。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文本,立足语文课堂,夯实基础,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因此,我们永远都行走在不断学习与探索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路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田慢慢(1983.07-),女,汉族,湖北黄冈人,深圳龙华区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坦克文本课文
第一辆现代坦克的“前世今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T-90 坦克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超级坦克大乱斗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