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模式下发展思维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2018-01-25 08:24周仕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探究思维

周仕军

生物学科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直观材料,有计划、有策略地指导学生在探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实现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的转化。指导学生获取丰富完整的感性材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

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初中生物教学要指导学生主动探究自然世界、认识许许多多的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去发掘自然界的奥秘;科学研究需要证据和逻辑推理来解释,就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农村学校初中阶段的学生留守儿童占得比重大,普遍不爱表达和交流,思维能力还处在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转化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虽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逻辑思维”,但这种思维还处于前概念水平,必须借助具体事物和直观体验去理解和运用;并且,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思维时,还无法完整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与推理结论。而生物学科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直观材料,有计划、有策略地指导学生在探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实现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的转化。

一、指导学生获取丰富完整的感性材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

思维活动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而中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又具有突出的直观感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在认识事物、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的。因此,生物教学必须精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物感性材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以获取为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所必须的感性认识。

首先,生物教学要充分准备具有逻辑联系的感性材料。材料的充分性决定着学生感知活动的广度;学生探究的生物材料越多,获取的感知机会越多,感知的结果就会更丰富。课前准备的材料不仅数量要充足,同时来源、种类也尽可能多样化。客观材料的内在逻辑性决定着学生感知活动的深度,一组能揭示概念与规律、有着内在联系的客观材料,能不断地激发学生自行探究生物科学奥秘的兴趣,把学生的认识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其次,在生物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感知,以获取有价值的感性认识。思维活动产生于有目的地探究活動,教师精心设计的感知活动能够使学生克服感知的随意性,保证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有序的引导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时配合自己的感知过程,从而逐步获取深入而系统得认知。具体地讲,就是要加强观察、实验等学习方法的指导,讲清操作的过程与要求,明确观察、实验等活动的目的和重点,引导学生有目的去感知。

例如:在《种子的结构》这一探究实验教学中,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手中有观察的实物材料,并能够亲手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剥离、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镜观察等)。同时老师通过实物投影示范指导,将解剖的环节一步一步有序呈现,学生跟着进行操作与观察,对种子的结构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能正确运用观察方法,掌握观察途径。此外,通过对比两类种子结构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来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再就是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去充分地感知,以获取较为丰富、完整的感性认识。事物的各个部分与现象的不同阶段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中,仅仅做到精心设计探究材料和指导探究方法是远远不够的,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充分感知,学生对自然生物和现象建立的表象才会更完整,做出的逻辑思维与推理才更接近科学的真谛。

例如:《植物的呼吸作用》探究活动中,指导学生研究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命活动,建立丰富而完整的呼吸作用相关现象的表象。为达到这一目的,可改变传统的“演示实验由老师做”的教学方法,换个角度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充分感知。“种子萌发是释放二氧化碳”这一演示实验:教师组织学生演示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浑浊,推导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再让小组同学合作,把装有萌发种子的塑料袋内的气体挤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变操作边细心观察每个阶段出现的现象;换个角度把学生引入到操作试验中当主体,学生对呼吸现象的理解更全面,思维更深入。

要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描述感知结果,并引导学生加以整理,形成严谨的客观表象。在探究活动中,每个学生感知的角度、广度与深度各不相同,获得的感性认识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可能存在片面的、不完整的情况;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各抒其见,有助于学生相互启示,形成比较完整的思维。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描述自己的观察现象时,往往只注意到最后的结果,而忽视现象发生的过程,教师应加以引导。

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

学生的思维活动伴随着他们有目的地探究活动之中,为动手动脑、主动探究而兴奋,学生会力图在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去理解、去思考、去尝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的新问题,这时的思维还处于“前语言”状态,而此时倡导学生交流合作,乐于倾听,勇于表达,观点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通过语言和思维的交互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淬炼与提高。

首先,教学要抓住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精心设计切入的问题。中小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好奇心强、求知欲高、想象力丰富,会产生很多问题;在引导学生研讨与思考时,一是要抓住与认知对象密切相关的主要矛盾,设计好研讨的起始问题,比如,《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师突破教材编排以外的问题发出质疑:凭什么判读植物的叶片散失了水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去思考各种办法:试管滴油、检查塑料袋内的水滴、把塑料袋扎住植物的茎、观察试管液面高度……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因为教师引入的问题而更加活跃,思维也由点扩大到点、面,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二是要依据事物变化的过程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的一般过程,理清研讨的程序,或是分析综合,或是抽象概括。在《种子的结构》一课,学生通过比较十几种植物种子解剖面滴加碘液后发生的现象,归纳出相同的规律----种子营养储存的结构是子叶或胚乳。研究过程是否有序,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是否有逻辑。

其次,在组织合作与交流时,应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学科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述现象与结论。兰本达教授认为学生的思维币他们的语言占有优势,实际教学中确实如此,学生太表述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和对探究行为的发现时,常常找不到准确的词语与合适的表达方式,实质是思维不清晰,逻辑欠缺严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启发和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一时要注意设计的讨论问题要具体、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问题的呈现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展开,问题过大,思维的仿效不明确;问题过小,缺乏启发性,有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展开。二是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鼓励学生相互修正,补充他人的看法与结论,教师课堂上尽可能减少包办性语言,较多使用开放性语言,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深入研讨,放开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学生在不断修正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与升华。

思维能力的发展要一个时间过程,仅靠一两节课是不可能完成的;人的思维产生于实践活动,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持之以恒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要注重联系实际,有目的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去应用所学知识去实践、去创新,最大限度释放学生的创新潜能,锤炼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邸玉川.科学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策略与方法[J].新课程,2010-08

[2]衣军雁.真知灼见源于思维——高中生自主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教育管理,2015-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