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探究

2018-01-25 12:44刘云飞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改进策略职业素养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的学习可以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职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为学好其它学科奠定基础的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正确树立学生的语文学习观和自信心,重视语文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职业素养;中职语文教学;改进策略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不断涌现。语文作为最传统的基础文化课,它的改革与发展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然而,当前的许多中职语文教学已走入了误区。这种误区的出现,使得语文教学越来越难,不但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几个误区

1.语文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陈旧。

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许多语文老师难以摈弃旧观念的束缚,片面强调语文课的工具性,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课堂上往往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教师是演员,而大多数学生成了“观众”,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教学与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脱节。

目前,在大多数职校语文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重基础知识轻能力培养,重传授轻探究,不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学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致使语文教学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学生学习和将来发展的实际,将本应该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知识单向灌输,变成单纯为学知识而去学知识,进一步滋长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轻视和厌学情绪。

3.从中职学校讲,重专业技能课轻文化基础课。

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促进就业为重点,加大专业课在教学中的比重,缩小文化课的分量,专业课越开越多,文化课越开越少。文化课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严重缩水,目的就是给专业课让路。在这样一个主导思想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觉得语文是副课,可有可无,教师上课没有动力,学生上课缺乏兴趣。

二、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改进策略

1.明确目标,激发动机,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重要性的认识。

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每个人终生都要使用的语言。为了把学生培养成顺利步入社会的职业人,中职语文教学就必不可少。但多数学生及家长对这一问题都没有正确的认识。

曾记得有一位家长来学校看望孩子时,在办公室见笔者正在批改学生的语文作业,就不屑地说:“你们是技术学校,给娃们教点专业技术就行了,还上那语文课有啥用?”听了这话,我郑重地告诉他:语文的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不好语文,就不能很好地待人接物,就不会有一个很好的人际关系。将来毕业后找工作,要经过笔试、面试等,没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没有流利得体的语言,要想成功求职、应聘,那是不可能的。其次,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求年轻人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如果没有坚实的阅读、理解、表达等语文基本功,是很难做好这些事的。听了这些话,他表示心悦诚服。

除了做好家长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端正学习语文的观念和态度。

2.结合实际,注重能力,突出语文的实用性。

中职学校教育的核心内涵是职业教育,语文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应该和学生实际、专业特点相结合,突出其实用性,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成为职业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口语训练。中职生毕业后将面临求职与就业,口语交际能力是必须具备的。但是中职生因中考失利的打击比较自卑,且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见识浅,胆子小。表现在上课时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更不肯主动开口回答老师的提问。这就需要老师耐心地坚持,先易后难,从朗读课文入手,循序渐进,通过引导学生开口作自我介绍、讲故事、讲述自己的见闻等活动,逐渐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逐步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表意准确、自然流畅。在这期间,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那些不善表达,在各种活动中容易被边缘化的学生,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自我锻炼的机会。同时,老师要因人而异,多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勵,耐心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乐观向上、主动好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写作训练。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中职生走向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若让学生在未来的实际生活中去获取,则有可能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如:请假条、留言条、借条、收据、寻物启事、自荐书、求职信等。训练学生学会书写这些应用文,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运行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事理,了解市场经济中人与人合作共赢的基本法则,培养学生在今后的经济、社会生活中,能正确的认识和处理自己所遇到的人和事,也通过这些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的基本内涵,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具备一个准职业人应有的责任感、自信心,造就他们的综合职业素质,从而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合作发展,使之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主动适应职场的需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竭尽全力的努力付出,在讲求教育教学的艺术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等方面多下苦功夫。只有这样,中职语文教学才能让学生接受、家长放心、社会欢迎。

参考文献:

[1]王春红.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将是永恒话题[J].教育界,2015(6).

[2]林少龙.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1(19).

作者简介:

刘云飞(1971-),男,汉族,河南上蔡人,讲师,本科,郑州市商业贸易高级技工学校,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改进策略职业素养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