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扎西列珠 王伟 罗安荣
摘 要 本文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植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植物学教学改革中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大纲,削减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因材施教;应突出专业特点,凸显西藏特色,为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服务,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服务。
关键词 植物学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botany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It is suggested that formulating teaching syllabu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reduce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time, increas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time, tea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and highlight professional featur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 in the botanical teaching reform,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ervices and the community to develop high-level talents.
Keywords Botany;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teaching
植物學是研究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的规律,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的分布规律、植物的进化与分类和植物资源利用的一门科学。植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高等农业院校众多专业必开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等课程的基础,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目前,我院开设植物学课程有农资、园林、水保、环科、森保、林学、农学、园艺、草学、生态、生技等十余个本、专科专业,教学任务重。
1 研究背景
笔者一直从事植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有两个方面问题:其一,内容编排不合理,时令不利于教学工作开展。开设植物学时,林芝正值隆冬,对实验材料的采集造成很大困难,难以达到想要的实验效果;反之,如果把实验部分放在第二年春天,又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3-4]其二,理论学时过多,实践学时偏少。在强调“会思考,能实战”教学理念的今天,这种过多强调理论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过时。西藏没有本地的植物学教材,现在使用的教材内容在编排上与西藏实际有很多不相吻合的地方。植物学内容庞杂,有些理论陈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认真加以取舍,将会造成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5]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植物学在学科地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体系的要求。[6-7]如何对传统的植物学课程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部分进行客观、务实、有效地改革,是目前植物学学科面临的当务之急,更是面向生产实践第一线的农业院校的重要课题。[8]
教师如何对教学内容作出取舍和合理编排,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如何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因材施教,这是植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2]。因此,加强植物学教学研究,探索适合西藏实际的植物学教学方法十分必要。
2 研究内容
2.1课堂教学改革
2.1.1 结合西藏地域特色优化教学内容
植物学发展历史悠久,有着严格的教育体系和知识体系,老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本色不能丢。重点介绍林芝有代表性且常见的植物,最好是校园里就有的植物,一方面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地方特色。因此,在把握植物学课程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努力结合西藏的地域特色,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植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兴趣。再者,对上课内容可做调整,比如“植物的花”,可以调整到第二年春天,可以利用校园丰富的植物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1.2 与学科前沿发展紧密结合
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前沿科学进展的讲授。中学已经讲过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减少上课学时,对于最新的科学前沿,多给学生介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比如校园植物高山松和光核桃,现在都是研究的热点,一个在遗传进化上研究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一个在观赏和资源利用是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给学生着重介绍,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适应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2.1.3 关注植物学应用与生产实际
西藏没有植物学本土教材,如果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教学,势必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离。要根据植物分布的不同地域,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改革,相应修改教学大纲,合理取舍内容,结合西藏的地域实际和教学实际,删减教材中南方地区植物相关内容,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针对不同专业进行因材施教,比如园林专业,增加园林植物配置方面知识的讲授,农资专业,增加农业应用价值方面的讲授,对林学专业,增加林业资源方面的内容。
2.2 实践教学改革
2.2.1 实验教学endprint
开展三方面工作,首先,重视基础,加强验证性实验(细胞、根、茎、叶、花、果、类群)。中学有基础,可以通过图片预习,实验观察等方法;其次,开展综合性的拓展实验,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再次,鼓励学生申报“大创项目”。指导教师负责把握方向,帮助学生开展探索性实验,学生自拟题目,提出问题和思路,设计方案,并自主实施。在保证掌握基础知识、发现问题和实验技能三个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促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2.2 野外实习
在實践教学中,把制作标本和检索表,鉴别植物等环节落到实处,切实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主要开展三个方面工作。首先,认知是基础。能够完成植物物种鉴定。其次,提高是目标。指导学生学会使用仪器、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野外调查、数据分析等基本能力,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再次,探究是目的,完成野外实习报告,形成最终成果。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办法,如制作标本、鉴定标本、小论文、实习报告等,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定等办法,使实践教学取得实效。成绩评定:植物识别30%,查检索表12%,作业8%,平时表现10%,小专题论文40%。
3 展望
综上所述,植物学课程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建议从两方面重视植物学教学改革工作。其一,重视知识传授。妥善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比重。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化和编排,做有针对性的适当删减,突出专业特色和西藏的地域特色。其二,加强智力培养。传统植物学教学模式一味地强调口传心授,这限制了学生活跃的思维,不利于智力的培养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年轻教师富有工作热情,但缺乏工作经验,在教学中多注意一些基础知识的传授,加强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注重智力训练和培养。教师应该把握知识的前沿和热点,积极推广项目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智力的培养,使三者更好地融合起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南文斌.新时期高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7.34(1):110-112.
[2] 荣冬青,樊英鑫,乔永明,杨德浩,牛瑞明.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农业,2015(5):108-109.
[3] 贾娜尔·阿汗,杨晓绒.提高植物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4(9):73-75.
[4] 陈东红,黄勇,阮颖.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36-338.
[5] 徐澜.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7):123-124.
[6] 龚维,张荣京,谢建光,郝刚.以兴趣培养为核心的植物学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21-22.
[7] 巩红冬,王玉林,李彪.基于问题式教学策略的植物学课程翻转课堂构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7.26(2):67-70.
[8] 郝文芳.地方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2015.43(8):367-3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