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8-01-25 10:40伍晓慧刘江曼朱叶琳唐金铃王友华李孟璐柳亮
科教导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

伍晓慧+刘江曼+朱叶琳+唐金铃+王友华+李孟璐+柳亮

摘 要 创新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本质要求,大学生作为最具潜力的创新创业人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近几年受到广泛关注,在理论研究领域和实践环节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本文试图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内容进行梳理,为理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思路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2.078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r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society. As the most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crowd, the college students have made new breakthroughs in bot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spects, who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ve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research content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ree aspects, which include the basic connotation,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he problems in development. Here provides th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clarifying the development thought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的人才,面向包括在校学生、社会上打算创业、已经创业及成功创业在内的群体。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即创新性、创造性及实践性。高校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也受到政府高度重视。本文分别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出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内容进行综述。

1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涵的研究

创新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本着社会进步的原则,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升华,从而创造新事物、新方法的过程。英国心理学家、优生学家高尔顿开创了创造教育,而创造教育正是创新教育的前身。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有相同的一面也有很多的不同。创新教育不仅是在教育内容上的增减,也是对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除了要在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创新教育更注重的是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柯林·博尔首先正式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提出。创业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为原则的教育。

从创新与创业二者间的关系来分析,创新跟创业是紧密联系的,创业的核心要素是把握机会,而创业的活的灵魂则是创新。闻德亮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在理念上和内容上实现了对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的超越。[1]石朋飞认为,创新与创业在内涵上具有相通性,两者在本质上是趋于一致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创业”为主体的教育,但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创新教育”或是“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就业能力,而是将创业、创新精神作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2]而沈凤麟、叶中付等人则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规律的理性的、基本的认识和追求,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最高原理,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起长效作用的文化内涵。[3]

2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从属关系,其中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决定着其发展方向。通过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关模式的探索,以展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成果。

通过研究发现,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以理论研究和案例教學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验研究,加以求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研究,不同地方的不同学者分别有他们的独到见解。孔宪东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为渐进式、项目式、校企合作式和云创业平台等模式。[4]王俊生认为积极推行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在课外要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启蒙和创新能力培养,同时在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要予以柔性化管理,设计“模块化”课程组合,帮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创新思路。[5]同时他也叙述倡导学校要以案例式教学和实际项目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场就业能力,渐进性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持校企合作式观点的彭鑫艳等人认为,“创业型大学”模式,是创业教育模式的一种高级形式,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会围绕大学、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展开,需要高校管理层的支持,形成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融合模式,并注重对学生创业思维的开发,借助企业的平台对创业进行理论验证,并能够得到政府方面相关的扶持。[6]这种和社会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引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而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注重校企合作、善于利用政府优惠政策等有利资源。袁河等学者则提出了互联网云创业平台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大学生在“物联网”和“互联网+”领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围绕“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展信息技术与产业应用协同创新等创新创业思路。[7]屠春飞则从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过程是以竞赛方式为主要的教学载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地进行探索创新,其基本路径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搭建和利用导师平台、强化导师工作和激励制度、全面整合学校和社会的资源等。[8]endprint

3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面临问题的研究

3.1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薄弱

国内学者大多认为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很多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理念不是很了解,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创新创业知识,同时,传统应试教育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些原因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缺乏。虽然很多高校都举办了“挑战杯”大赛、科技比赛、双创项目等,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流于形式,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趋向边缘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未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缺乏、实践能力差,是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实施及取得实效的重要原因。

3.2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缺乏

国内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缺乏、落后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业务能力及实践经验上都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很多高校的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较少,大多是由学生辅导员、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的老师或是思政课老师来承担创新创业的教育,这些老师对于创新创业的指导大多来源于课本,缺乏对指导学生较有帮助的案例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教学方式单一,使得创新创业教育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3.3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国内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问题研究大抵相同。认为很多高校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大多数高校通过选修课、讲座等形式来给大学生讲授创新创业的知识,而没有专门设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或者设立的此类课程与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并不相关,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不感兴趣,更不用说主动去关注或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即使有想法也难以付诸行动。

3.4 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力度不足

国内学者对于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力度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想要取得良好成效则需要良好的软硬条件,而大多数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滞后,资金扶持不足,导致在大学生中仍然没有形成较好的创新创业的氛围。近些年,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也很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很多高校都有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学校建设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但是说得多做得少,支持力度也不够,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了学生的教育,导致学生缺乏一个实践平台。

4 研究展望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热点问题之一,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各专家学者也积极的参与讨论研究,论文与专著的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也越来越好,研究氛围日渐浓厚。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逐渐融入各高校的教育体制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现实和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通过研究发现,需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培养模式、绩效激励和特色发展四个方面加强探索。

(1)高校高层对于创新创业的内涵理解尚不全面。由于其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认识的不统一、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2)现有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多偏向于理论和宏观,缺少对创新创业教育具体模式、课程体系的分析。虽然大多数高校中一直在努力宣传创新创业,但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仍未能融入高校的专业课程当中。

(3)现有研究忽视了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绩效评价机制的探讨。不健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绩效评价机制,导致了部分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追求规模效益而忽视对创新创业教育人才质量的提高。

(4)缺乏针对结合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我国不同区域存在地方特色,多年来,高校教育结合区域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而现有创新创业研究尚未结合区域地方特点,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

*通讯作者:柳亮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201610598109);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度教改重大项目“新常态下地方医学院校‘全程化、分层次、多平台、广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16JGZ116);2016年度广西医科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地方医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2016B16);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2016—2017学年重点资助项目“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2016A03);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2016—2017學年一般资助项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地方医学院校创新教育资源整合研究——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2016B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下转第172页)(上接第168页)

参考文献

[1] 闻德亮.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215-217.

[2] 石朋飞.内涵式发展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9):204-207.

[3] 沈凤麟,叶中付,钱玉美.信号统计分析与处理[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 孔宪东.“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大众文艺,2016(19):223-224.

[5] 王俊生,王春霞,郑海英,耿大勇.工科院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施——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110-112.

[6] 彭鑫艳.新形势下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述评[J].社科纵横,2016.31(6):166-169.

[7] 袁河,胡晗.科普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4):112-114.

[8] 屠春飞,卢佳芳.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116-119.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