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花
摘 要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交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同时具备旅游知识和英语交流能力的职业人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本文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展开,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提出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旅游英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1.04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nsportation,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Tourism as a way of cultural exchang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people welcome, at the same time with tourism knowledge and English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o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ross - 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eyword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urism English; teaching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间越来越多的交往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海内外游客数量多,因此掌握导游和旅游知识,同时还具备英语交流能力和旅游英语知识的人成为了当前急需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上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授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必须传授该语言所蕴含的英语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旅游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对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学习了解,掌握各类文化的交际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因此,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及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来源于英文词汇“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具体指的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单独个人之间的交际,即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比较宽泛,也因此使得各国学者对它有了多样性的解释。在众多解释之中有一点是基本一致的, 那就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其中的最关键和必要的条件。交际能力包含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我国的学者认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至少由基本交际能力、情感和关系能力、情节能力等多个能力系统组成。其中基本交际能力系统中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能力和文化能力。对于一个学习旅游英语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具备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成为一种必修课。
英语知识和英语口语交流是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根本,英语文化背景的学习则是准确运用英语的保证。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单纯地从事英语这门语言的教学活动。旅游专业的学生只有掌握了和英语有关的语言规则和文化传统,才真正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真正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通讯、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沟通交流越来越频繁。只有了解交际对方的文化背景,才能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如果一个能流利地用英语表达的人出现了词语用错的情况,通常会被误认为没礼貌。因为英语口语表达的不流利,在交流中的失误便会被误认为是粗鲁或者出于敌意。只对英语的形式进行学习,而不学习英语的内涵是学不好英语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英语课程的安排要更加重视文化背景的传授。
2跨文化交际能力下旅游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伴随着旅游行业的崛起,尤其是国际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英语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除了具备英语知识之外,还要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当前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某些方面还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多数存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与外国游客的跨文化交流互动能力差的情况。
首先是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不够。大部分的英语教师都存在着重视知识的传授,但很少在课堂中涉及英语文化。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划等号的。虽然,交际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但语言也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语言的形成受到了社会文化各要素的影响。语言的运用能力只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只有语言能力,没有文化能力、交际能力,是无法真正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语言的学习必须同时进行英语文化学习,两者同时学习才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突破。教师未能及时更新并应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观念。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有的教师未能及时将理念转化为行动,教学中仍以英语语言知识为主,分别传授词汇、语法等相关知识。还有部分老师对英语文化知识分析得不深入,照本宣科。語言、文化和交际能力三者被人为地区别开来,很难将三者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endprint
其次是教师缺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素养。在多年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教师不仅是观念未更新,而且在日常教学中也只是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式,侧重英语和旅游知识的讲解,对英语口语能力的训练都很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传授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授甚至都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只是按照相关教材要求,凭借感觉和多年教学经验,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
最后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氛围不浓厚。对学生而言,沉重的学业及考试压力,使其更多地关注如何迎接考试,而忽略对考试之外的英语文化知识。部分学生不善于采取各种途径主动获取相关的英语文化知识;对教师而言,各类学术工作及大量的课堂教学使其疲于奔命,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建设,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下的英语教学力量薄弱。只有具备各国之间社会文化和语言交流能力两种知识,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也只有通过对英语语系国家的经济、社会等各种相关知识的掌握,才能准确理解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区别。
3 跨文化交际能力下旅游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3.1 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英语的方法中融入文英语化教学。目前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多数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如果任课教师只将语言学习作为重点,而忽略了英语文化的学习,学生就没有机会对语言加以实际运用,更不用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了。所以,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老师必须要先将自己的观念进行转变,真正认识到英语文化学习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再将这种观念付诸实践。在观念转变的基础上,英语老师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掌握专业的技能,才能准确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学之间的平衡,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比较中学习英语语言文化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影音资料,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进行跨文化知识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授课前,老师通过布置预习任务,促使学生主动查阅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及文化知识等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预习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知识理解的深度,同时学习到了文化知识,拓展了知识面。英语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搜寻教学资源,丰富自己的多媒体课件,使课件更加直观、丰富。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可以创设出一定的英语文化学习氛围,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教师还要在课程中对中英文化进行对比教学,提高学生对中英文化差异的理解,使他们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掌握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培养程序上,根据学习的进度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初级阶段重点是放在交际的差异上,学生通过模仿练习,及时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在这个过程中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为主,同时兼顾熟悉西方的交际模式。高级阶段则是培养学生学习纯正的英语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浏览英语原文书籍,了解关于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内容,补充他们的英语文化底蕴。指导学生运用互联网了解英语系国家的天文地理、时事政治、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大量的背景习俗、社会关系相关知识的积累,逐渐体会中英文化的差异,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3.3 通过实践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学生所生活的地区为圆心,鼓励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风俗和文化。在此基础上,将不同地区的学生的实践结果汇总,学生就可以在交流中了解各地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使学生对祖国文化产生兴趣并建立文化自豪感。在全球经济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旅游是一种受到各国人们普遍欢迎的文化交流方式。一方面在国内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旅游行业的工作中,利用在学校掌握的知识进行实习,以实习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使学生能实地学习、工作,增强学生在国际环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下的英语教学要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师应当积极主动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业务能力,依托互联网优势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语言方面的教学,还要将文化教学列入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导游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及培养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6GB248)
参考文献
[1] 孙嘉雯,甘志华.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8-79.
[2] 王爱支.浅谈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鄂州大学学报,2012(5):72-74.
[3] 陈瑛.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报,2004(4):69.
[4] 王秀文.浅析旅游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121.
[5] 白艳阳.论旅游英語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 月),2011(2):1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