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诸子》析评

2018-01-25 19:13于佳敏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诸子刘勰

于佳敏

摘 要:《文心雕龙·诸子》主要评议先秦至魏晋诸子之书的性质、起源、发展及其风格和特点,整体述评较为公允。但文中涉及“子”“诸子”“经”“儒”“论”等经典性质的概念及其关系等问题模糊不清,却少有人论及。笔者对此及由此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析评。

关键词:子 诸子 经 儒 论

《文心雕龙·诸子》作为文体论的一篇,主要评议先秦至魏晋诸子之书的性质、起源、发展及其风格和特点,整体述评较为公允,促进了人们对子学的认识。刘勰认为诸子之文从内容、文体、明理等方面整体后不如前,但并不影响他对诸子之文整体的推崇:“唯英才特达,则炳曜垂文,腾其姓氏,悬诸日月焉。”①及其对诸子立言不朽的追求:“大夫处世,怀宝挺秀;辨雕万物,智周宇宙。立德何隐?含道必授。”但文中涉及“子”“诸子”“经”“儒”“论”等经典性质的概念及其关系等问题模糊不清,却少有人论及。笔者对此及由此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析评。

一、“子”与“诸子”含义

人们通常称古代有学识、有道德的人为“子”,如孔子、孟子等。但不清楚“子”为何具有如此高的指代象征。首先,“子”是姓,如商人的后代姓“子”,“箕子”“孔子”之“子”皆为子姓。其二,“子”是古代爵位名称,如《国语·周语中》:“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②再如《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③其三,“子”指具有社会崇高地位的、有爵位的人的儿子,如“王子”“公子”“世子”“太子”等。其四,“子”是古代士大夫的通称,如《公羊传·宣公六年》:“呼之不至,曰:‘子大夫也。”何休注:“古者士大夫通曰子。”④后来人们用“子”称呼具体的人,以表尊重,相当于将之抬高至与“王子”“公子”等贵族处于同等地位。

“诸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诸子下大夫二人……”郑注:“诸子,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⑤即为主掌国子军旅训练的官职,后演变成为先秦各学术流派及学者的总称。“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有了进一步的分工,较多的人能够从事精神生产,因而逐渐发展成知识分子阶层,即‘士的阶层。这一阶层的人物先后以学者或政论家的面貌出现于政治舞台上,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哲学观点和政治主张,并且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形成了学术上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⑥这些学派代表人物的著作即为“子书”。刘勰提出“至鬻熊知道,而文王咨询,馀文遗事,录为《鬻子》,子自肇始,莫先于兹”,即其认为《鬻子》为“子”的开端。《四库提要·子部总叙》:“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⑦即指六经以外诸多奇理皆由子书发明。

“诸子”作为古书部类之名,始于西汉刘歆《七略》,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刘宋王俭《七志》、梁阮孝绪《七录》、唐魏徵《隋书·经籍志》、清官修《四库全书总目》等目录书皆承袭《七略》分类法,将“诸子”作为古书部类之名。

二、析刘勰“诸子”分类及“子”与“经”“儒”关系

(一)刘勰“诸子”分类标准有失恰当

刘勰定义诸子之书为“入道见志之书”。这里的“道”是以经书为法度、合乎儒家思想规范的。他认为“诸子”不论多么复杂繁复,其根本皆为“枝条五经”。且把战国诸子分为两类,其中思想纯正的、有根可据的为“纯粹”诸子,如《礼记·月令》,取自《吕氏春秋·十二月纪》首章、《三年问》,根据《荀子·礼论》摘抄而成;而《列子·汤问》《淮南子·天文训》因存在“愚公移山”或“共工触怒不周山,天柱折、地锥绝”等虚诞不经的故事,《商君书·靳令》因商鞅将儒家所提倡的“礼乐”“诗书”等比作“六虱”,韩非子将社会上包括学者在内的五种人视为“蛀虫”等贬评经书之类以及名家多有“白马非马”诡辩论等不符儒家正统学说标准的诸子,刘勰即认为其思想杂乱,将之归为“驳”诸子。笔者认为刘勰“诸子”分类狭不當。其一,先秦诸子之文中的寓言故事,想象色彩浓厚,多具励志性,在远古蒙昧时代,给予人们希望,增强人们战胜困难的毅力。且这些神话传说想象力丰富,表现力强,创造力突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其二,商鞅、韩信说虽有失恰当,但他们的思想在特定环境下产生并解决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刘勰不应囿于“征圣”“宗经”,全力批判商鞅韩信“弃孝废仁”,遭遇“药之祸,非虚至也”。其三,名家的辩论虽充满诡辩色彩,但对逻辑学、辩论学的发展皆具促进作用,刘勰“魏牟比之鸟,非妄贬也”的态度不够理性。

(二)“经”与“子”关系

刘勰在《诸子》篇首段提出:“然则鬻惟文友,李实孔师,圣贤并世,而经子异流矣。”按其所述,圣人所作为“经”,贤人所作为“子”,但刘勰并未对“经”与“子”的具体关系进行阐释。吕思勉在《经子解题》中将“经”与“子”的相同点概括为:“经子本相同之物,自汉以后,特尊儒学,乃自诸子书中,提出儒家之书,而称之曰经。”⑧他认为“经”与“子”都是“就现象加以研求,发明公理者”⑨。而他认为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孔子称‘述而不作,其书虽亦发挥己见,顾皆以旧书为蓝本。故在诸家中,儒家之六经,与前此之古书,关系最大。”⑩笔者赞同该观点,西周时期,只有王官贵族可以系统受教,后世称此为“王官之学”或简称为“官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周王群体、诸侯国分裂,“官学”逐渐下移到民间,一部分官学与私学合流,另一部分官学单独存在,此时官学力量已渐为微弱,私学却日益强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土壤。而“经”与“子”相同之处在于:两者皆从官学分裂而来,即其起源相同;两者都是谈治国理念,即创作目的相同。而其区别在于:“经”继承“王官之学”的文化浓度相对较高,且具有话语的先发性优势,而“子”多在“经”的基础上再创新说;两者主张的道术、形式也有不同。

(三)“儒”与“子”关系

先秦儒家本属“诸子”派别之一,但这一派别却具有其独殊性。孔子将古代的学术记录了下来,是“王官之学”的总结者,又是后来诸子百家的开启者。正因孔子处于这样一个关键的转折位置,不能将其视作一般的“子”,而冠其为“圣”。儒家的“子”是战国的“子”,从孔子整理“六经”之后形成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一种特殊的“诸子”,其继承“王官之学”的因子相对较多。汉代又极度尊儒,随着儒学地位的升高,将儒学选作为“经”类,以标榜其特殊地位。其他“诸子”则根据时代和立场需要,添加了很多新的文化因素。班固《汉书·艺文志》对此评价道:“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11}这也符合刘勰“诸子——入道见志”的观点。endprint

三、刘勰“诸子”品评

(一)战国诸子评价

刘勰从文辞、义理、风格上对战国十八种诸子之文进行品评,总体评价较高,大体合理公允。他一分为二评论的有三篇:《邹子》“心奢而辞壮”,《尸子》《尉缭子》“术通而文钝”;极度赞扬另外十五篇:《孟子》《荀子》“理懿而辞雅”,《管子》《晏子》“事核而言练”,《列子》“气伟而采奇”,《墨子》《随巢子》“意显而语质”,《冠子》“冠绵绵,亟发深言”,《鬼谷子》“鬼谷眇眇,每环奥义”,《文子》“情辨以泽”,《尹文子》“辞约而精”,《慎子》“慎到析密理之巧”,《韩非子》“韩非著博喻之富”,《吕氏春秋》“吕氏鉴远而体周”,《淮南子》“淮南泛采而文丽”。

(二)“子”与“论”关系及汉晋诸子评价

刘勰认为“博明万事为子,适辨一理为论”,即他认为“子”所论述的内容和视角广博开阔,而“论”则专辨某一种道理。故刘勰将汉代所谓的“论”依其内容之博杂归类到“子”的范畴——“彼皆蔓延杂说,故入诸子之流。”如:西汉陆贾《新语》、贾谊《新书》、杨雄《法言》、刘向《说苑》、东汉王符《潜夫论》、崔实《政论》、仲长《昌言》、东晋杜夷《幽求子》等。此虽不能妄言刘勰贬斥汉晋诸子,但称之为“蔓延杂说”,也能看出其对汉晋诸子评价不高。

(三)先秦诸子与两汉诸子比较

刘勰将先秦诸子与两汉诸子进行了对比,认为先秦诸子因“去圣未远”,故能“越世高谈”。是指先秦诸子距离圣人时代较近,故能识见精远,立论高深,自辟户牖;两汉以后,“体势漫弱,虽明乎坦途,而类多依采”,即指两汉以后的诸子没有了先秦诸子独成一家的磅礴气势,多依傍前贤之说。文化形态是特定时代政治、经济的产物。刘勰将两者优劣的原因简单归结为距离圣人的远近,未谈及时代因素,实属遗憾。且在人类社会机制大体相似的条件下,人们思考内容也必然有共通之处,两汉以后诸子之文作为后学,有所创造发挥的空间之广本难以超越前贤可论说范畴。故“类多依采”情有可原。刘勰对年代不同的诸子之文虽有所比较,但他对诸子整体评价较高:“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这是说诸子之文眼界明阔,气势恢弘,故可流传千古。

四、结语

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篇阐明了君子著书立说的动机和源流,对诸子之作文章风格、特点评价大体公允。但他处处流露宗经思想,认为诸子之书是“枝条五经”,具有局限、狭隘之处。笔者将刘勰论述中涉及的“子”“诸子”“经”“儒”“论”等经典性质概念及其关系进行剖析,认为四者同根同源,皆源自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皆具论辩特点。但根据吸收王官之学的文化浓度不同、流变不同而产生了“经”与“子”的区别;根据孔子的特殊身份以及学术地位的不同而特殊标榜“儒”,以区别于“子”;依据内容的博专程度而出现了“子”与“论”的不同。但不论是何种文体,各具优点,对后世学者进行学术创作皆具一定的启发与指导性作用。

{1}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6页。(下文所引《文心雕龙·诸子》篇内容见于本书第155-163页,不再另注)

②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4页。

③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十一《王制第五》(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861页。

④ 《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十五《宣公六年》,第4949页。

⑤ 《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卷二十八《夏官司马第四》,第1795页。

⑥ 张长青:《文心雕龙新释》,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⑦ 〔清〕永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子部·儒家类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69页。

⑧⑨ 吕思勉:《经子解题·论读经之法》,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1页。

⑩ 《经子解题·论读经之法》,第2页。

{11}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6页。

参考文献:

[1]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 祖保泉解说.文心雕龙解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3] 曹书杰,刘文慧.名家讲解《文心雕龙》[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

[4] 李平,桑農注评.文心雕龙注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5] 唐辉.《文心雕龙·诸子》的子学文体思想[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endprint

猜你喜欢
诸子刘勰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先秦诸子谈大小
《诗经》阐释与刘勰的诗学理论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刘勰辨“骚”的矛盾心理
与诸子湘西游
文心流韵·千古回眸——刘勰和文心雕龙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