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预后的判断价值分析

2018-01-25 19:00王建林
中外医疗 2017年32期
关键词:降钙素原

王建林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81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将入选病例分为存活组(33例)和死亡组(48例)。两组患者均于ICU入住24 h内抽取静脉血液样本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比观察两组指标差异性。结果 存活组血清降钙素原(3.74±0.81)ng/mL,死亡组血清降钙素原(54.12±16.37)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死亡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生存患者,可作为判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后的参考指标加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降钙素原;预后;判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1(b)-0024-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procalcitonin i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Methods A total of 81 patients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urvival group (33 cases) and the death group (48 cases) according to prognosi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the ICU in 24 h and venous blood samples were obtained, serum procalcitonin levels were convenient detect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serum procalcitonin was (3.74±0.81)ng/mL in the survival group and the serum procalcitonin was (54.12±16.37)ng/mL in the death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procalcitonin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survival group. It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index to judge the prognosis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Key words]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Procalcitonin; Prognosis; Diagnostic value

全身炎癥反应综合征(SIRS)指机体对致病因子的防御性应激反应失控,使反应机制过度放大并产生持续破坏,最终转变为全身炎症损伤病理的临床综合征,属重症医学科常见疾病,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致死率高,对患者生命健康威胁极大[1]。根据致病机制不同,SIRS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其中由感染引起的伴全身感染过程的SIRS称脓毒症,其病理过程与非感染性SIRS相似,均为机体对感染性因素过度应激反应,但临床治疗方案却存在明显差异,故应早期区分,正确诊治[2]。目前,临床对SIRS的死亡率尚无确切统计,文献报道患者死亡风险同器官衰竭数呈正相关,普遍集中于30%~70%。鉴于SIRS病症急重,早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预后对科学调整治疗方案、妥善告知家属具有重要意义。降钙素原(PCT)是系统感染条件下机体释放出一种可溶性蛋白,早期被作为脓毒症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及抗生素治疗敏感指标。近年临床研究发现,PCT在判断重症炎症反应患者的预后方面也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文章现以2015年1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81例SIRS患者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81例SI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生存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52~91岁,平均(66.2±6.1)岁。致病原因:肺部感染14例,创伤性感染8例,急性腹膜炎4例,泌尿系感染3例,脓肿3例,急性胰腺炎1例。死亡组(48例):男34例,女13例;年龄20~92岁,平均(64.3±6.4)岁。致病原因:肺部感染18例,创伤性感染10例,急性腹膜炎7例,泌尿系感染7例,脓肿4例,急性胰腺炎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

纳入标准[3]:①SIRS诊断符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提出的诊断标准,即临床表现符合以下项目中的任意两项及以上:心率>90次/min;幼粒细胞>10%、白细胞<4×109/L或>12×109/L;体温<36℃或>38℃;呼吸频率>20次/min或动脉二氧化碳分压<32 mmHg。②ICU入住24 h内完成血清学检查。③病原学诊断阳性,确诊为感染性SIRS。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慢性疾病终末期所致SIRS;②血液疾病;③合并非SIRS相关性严重脏器损害及功能障碍;④临床资料不全。endprint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ICU入住24 h内抽取静脉血液样本3 mL,样本采集操作严格遵照无菌原则及标准采血流程 (抗凝采血管),样本获取后密封保存,即刻送检,以保证有效性。检验采用免疫层析法,采用检测试剂盒,放到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存的免疫定量分析仪上检测。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存活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释放大量体液和细胞介质,引起过度炎症反应的结果。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遭受感染或非感染性打击后,机体在启动炎症反应的同时也发生着抗炎症反应。一般的炎症反应对人体有益,能阻止损伤进展,促进组织修复,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可使机体产生大量内源性免疫因子而形成“瀑布效应”,导致代偿性抗炎反应能力降低以及代谢功能紊乱,从而引发SIRS甚至MODS[4]。研究認为,机体从炎症反应经SIRS进展至MODS主要经过以下5个阶段:①炎症与抗炎反应对等的局部炎症反应;②炎症与抗炎反应加重但仍保持平衡的有限全身反应;③炎症与抗炎反应不能保持平衡的失控全身反应;④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导致的过度免疫抑制;⑤失代偿炎性反应综合征造成免疫失衡。作用机理[5]: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组织损伤使机体出现应激防御反应,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促进TNF-α、IL-1β等促炎介质大量释放,这些介质可诱导其他细胞产生IL-6、PAF等刺激炎症介质,会加重细胞组织损伤,进一步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目前,临床尚无SIRS特效治疗方法,治疗多采用加强监测、早期液体复苏、积极控制感染、辅助机械通气、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方法.文献报道死亡率约为30%~70%[6]。该次临床研究中,81例SIRS患者中死亡48例,死亡率59.26%,符合上述报道。

降钙素原(PCT)为血清降钙素的前肽物质,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无激素活性的可溶糖蛋白质。该物质最早在肝脏中被发现,而后逐渐发现于人体其他器官。目前,国外研究者已经通过感染性SIRS动物模型证实PCT能够在实质细胞上表达,是血PCT的重要来源[7]。研究发现,在机体非感染状态下,PCT限制性表达,可见于甲状腺及肺神经内细胞,血含量水平极低。而在感染性疾病刺激下,甲状腺外calc基因表达升高,会刺激PCT在各组织器官中大量形成并持续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PCT水平明显升高。鉴于血PCT上述特性,既往临床多将其作为脓毒症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及抗生素治疗敏感指标,也有观点提出将PCT作为鉴别脓毒症和非感染性SIRS的参考依据。临床实践证实,PCT不仅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水平高,肝移植、热休克、部分免疫性疾病及严重迁延性心源性休克等疾病也会导致PCT水平明显升高,故在未明确病原学诊断的情况下,可将PCT作为判断脓毒症与非感染性SIRS的参考依据而非特异性指标,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加强鉴别。

该次临床研究根据预后将感染性SIRS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的血PCT水平(54.12±16.37)ng/mL,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与李燕[8]报道的SIRS死亡患者的血PCT水平(13.4±5.2)ng/mL高于存活患者的研究结论一致,但因病例个体差异,两者水平值存在差别,表明测定血PCT水平对感染性SIRS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是,目前临床关于血清PCT的阳性预测值(临界值)尚无统一标准,有文献报道血PCT低于7 ng/mL的感染性SIRS患者生存率更高[9]。另有研究指出,治疗48 h内血PCT未下降超过30%的患者预后欠理想[10]。但具体结论尚需大样本研究做进一步的普遍性证实,有待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黄伟平,江稳强,胡北,等.降钙素原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预后的判断价值[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 24(5):294-297.

[2] 赵栋,周建新,原口刚,等.降钙素原在心脏术后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7):478-483.

[3] Daniela Rascher,Arie Geerlof,Elisabeth Kremmer,et al.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TIRF)-based quantification of procalcitonin for sepsis diagnosis - A point-of-care testing application[J].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rofessional Involved with Research,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f Biosensers and Related Devices,2014,59(20):251-258.

[4] 陈笑,宇世飞,李芳秋,等.降钙素原对外科ICU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因诊断及预后的价值[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7):723-726.

[5] 齐英征,多力坤·木扎帕尔.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病情预后的判断价值[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4):384-388.

[6] 王志国,张家明,施建丰,等.甲状腺激素和炎症介质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的预测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3(2):193-197.

[7] Brodská H,Malí?ková K,Adámková V,et al.Significantly higher procalcitonin levels could differentiate Gram-negative sepsis from Gram-positive and fungal sepsis[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3,13(3):165-170.

[8] 李燕.降钙素原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3):528-529.

[9] 郭益群,曹彬.降钙素原能否有效区分脓毒症与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6):364-366.

[10] 杨琴,曹军皓,丁进亚,等.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在脓毒血症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7):675-677.

(收稿日期:2017-08-20)endprint

猜你喜欢
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降钙素原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中降钙素原的临床分析
血必净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