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18-01-25 14:01:08黄照权石武祥刘建英郭振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4期
关键词:空巢健康状况心理健康

杨 平 黄照权 石武祥 刘建英 高 东 麦 浩 郭振友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广西 桂林 54100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1〕。有研究表明农村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城市及城镇水平,而空巢家庭户占到有老年人家庭的22.83%〔2〕。空巢老人是指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或无子女,缺少来自家庭、亲人的关心;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水平、保险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且农村老年人对基层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较差〔3〕。地理环境比较恶劣,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和医疗技术水平差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老年人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4〕。

1 空巢老年人生活状况

1.1生活环境 农村经济来源少,青壮年外出务工成为热潮。同时,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独生子女家庭大量增加,人口老龄化使得空巢家庭问题凸现出来〔5〕。空巢家庭老年人自身躯体健康状况逐渐变差,患病率增高,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在家庭和社会的角色转变,各种身心问题容易诱发。

1.2心理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躯体的衰老,呼吸、内分泌、循环、运动、神经精神等系统功能改变,适应角色变化、环境变化能力逐渐下降,各类心理问题容易发生。谈孝勤等调查发现老年人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十个症状因子均有阳性检出率〔6〕。饶克明等对老年人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占80.8%,情感性和器质性精神障碍分别占9.3%和9.7%〔7〕。此外,空巢老年人严重缺少来自至亲的关爱和照顾,心理问题容易发生。

1.3精神问题 老年人身心日趋老化,需要子女、亲人的照顾和关心,而子女却因外出工作、结婚等,不能陪伴其左右,“空巢综合征”即自悲、孤独等消极情绪产生。老年人的主要精神支柱是其配偶,一旦丧偶,失去至亲将会给老年人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和严重的精神创伤。卢慕雪等发现:感到精神生活充实愉快的空巢老年人仅占23.1%,而感到孤独的占24.6%〔8〕。

2 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2.1生理健康因素 农村空巢老年人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常年从事重体力劳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功能逐渐衰弱,老年人易成为慢性病患者的主要群体。有研究发现慢性病是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9〕;进一步研究表明这可导致部分老年人易患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10〕。

2.2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 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庭,空巢老年人,尤其是独居空巢老人由于经历了丧偶等不幸事件,对心理造成打击和留下的阴影依然存在,存在孤独感和消极抑郁情绪在所难免。亲人的分离、子女情感上的疏忽、自身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等因素都会给老年人心理上造成阴影,很容易产生失落和孤独感〔11〕。牛荣华〔12〕的调查显示,个体身心健康的水平与社会结合的紧密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劣性社会关系会损伤身心健康,而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对健康有利。陈婧〔13〕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质量较高的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较少,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较好的社会关系可以明显地减少老年人抑郁症状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2.3年龄因素 刑采〔14〕研究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认为心理健康总分、适应和认知分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丁玲等〔15〕和庹安写〔16〕的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年龄增长,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呈下降趋势;可能与随增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下降,或者由于对家庭负担加大而导致和谐的家庭失去平衡,老年人不仅生理功能弱化、食欲减退、睡眠失调,同时自责、孤寂、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也会伴随而来。

2.4性别因素 女性与男性生理存在差异以及农村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较低等因素,对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存在影响。李学龙〔17〕研究发现女性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男性农村老年人差,研究也证实了女性是农村老年人心理症状阳性的危险因素〔10〕。

2.5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年限不同,认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同。李文龙〔9〕的研究表明受教育年限不同,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同。农村空巢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认知功能有一定的障碍,自我保健意识较差,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2.6经济收入 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低,老年人收入来源少,不佳的经济状况难以保证老年人得到良好的医疗和物质条件,这种状况容易给老年人心理带来较大的压力。古桔银等〔18〕的研究表明经济收入高的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会更好。李文龙〔9〕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经济收入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3 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3.1国外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国外学者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比国内早〔19〕。Barron等〔20〕研究结果表明,独居老年人孤独感明显比非独居者高,这与独居老年人缺少温暖的家庭关系有关。完整的家庭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础和支持,丧偶老年人经历严重的负面体验,老年人会产生消极情绪。其中,Okun等〔21〕的分析发现,老年人丧偶使其最佳家庭照料来源的丧失,同时使其家庭经济水平、精神以及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Nguyen〔22〕研究表明老年人身心理健康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政策和项目管理。

3.2国内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佘秀英等〔23〕研究发现城区和农村老人心理健康均处于较低水平状态,而农村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更差;李龙慧〔24〕的研究也证明了农村留守老年人也理健康水平较低。 国内研究者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苏沂等〔25〕的研究表明民族、文化程度、婚姻和居住时间等因素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MCS)。庹安写〔16〕及李学龙〔17〕研究结果表明已婚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丧偶等情况的老年人好。李敏等〔4〕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病种类和主观支持对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李文龙〔9〕研究显示年龄、性别、宗教信仰、慢性病、住院情况、住房类型等 6 个因素为农村老年人心理症状阳性危险因素。高慧等〔26〕的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乐观,但潜在焦虑或抑郁的人群,需要受到更多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关心和关注。

4 解决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4.1老年人应自我调适,克服空巢心理 首先,培养兴趣、广交朋友、丰富生活,冲淡空巢心理。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喜好,培养多种兴趣,如下棋、打牌、唱歌、跳广场舞等。

4.2晚辈要敬老养老 赡养老年人是子女的义务。我国养老方式虽多,但在农村地区大部分老年人不情愿去住敬老院。而西方发达国家有发达的养老机构,家庭养老却是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家庭的作用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子女要尽最大的努力来照顾自己的长辈。家庭及儿女对老年人的亲密度降低易减少老年人自觉幸福度〔27〕。

4.3社会支持 马惠霞〔28〕提出完善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及服务功能可以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加强农村地区老年服务中心、家政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的建设,保证空巢老年人正常的生活需求。加快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的设立,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提供服务。

4.4心理知识健康教育 农村老年人由于经济状况差、信息闭塞、健康意识淡薄,很多人不去就医。张红静等〔29〕指出,有些老年人身患疾病却不去就诊而耽误了诊断和治疗。因此,要做好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及养生保健等知识的健康教育,让其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4.5认知观念 马丽娜等〔30〕研究指出多数老年人“养儿防老”的实现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具有困难。村干部、乡镇卫生院等相关部门要做好老年人思想工作,使其改变观念,能够接受国家和政府的帮助,接受养老机构养老。

4.6社会适应能力 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前提下,空巢老人在其闲暇可发挥余热,为社会尽一份力。相关部门要提供再学习、再就业的机会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使其精神状况得到改善,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圈,进一步强化社会能力。

4.7多层面关怀体系的建立 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老龄问题,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高低,对社会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解决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除依靠老人自身或家庭之外,还需要相应的社会服务和政策支持。林婷等〔31〕指出结合老人自身、家庭成员、社区、社会的多层次建立空巢老人关怀体系是必需的。

4.8社会力量养老 栾文敬等〔32〕指出居家养和社区养老最佳结合点应该在社区。谈孝勤等〔6〕研究显示老年人要求养老机构:定期的体检、多组织社会活动。在农村地区,建设形式多样化的养老机构是当代政府和社会的工作。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工作的推进,关于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农村地区空巢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淡薄,心理问题普遍比较严重。心理健康关系着老年人生命质量、幸福指数及主观幸福感。因此,开展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研究,促进空巢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很有必要。

猜你喜欢
空巢健康状况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杂文选刊(2018年11期)2018-11-06 03:39:48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21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