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亚杰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随着4G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广泛,使得大众人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即“虚拟身份”。这种“微文化”现象已经逐渐影响了人们的日常活动、认知以及教育学习的方式等。将“微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能够有效的为大学生党建活动开创新的局面。
1.随着各种聊天、视频、直播软件的兴起,不知不觉间组成形式多种多样的“微文化”,这种“微文化”现象已经逐渐影响了人们的日常活动、认知以及教育学习的方式等。网络作为社会媒体传播载体,改变了人们的很多生活及学习习惯。“微文化”拥有传播速度快、易于大众接受等优势,并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定律,由之前的点对面的线性结构转变为点对点的网面结构[1]。显露“微文化”传播快,易接受,信息交互率高,传播面广等特点。当然有利必有弊,虚拟网络世界人们不会暴露真实的自己,这也为伪科学、负面情绪、谣言、垃圾信息泛滥提供了滋生场所也埋下了负面消极的种子。“微文化”因发展的阶段限制未达到能够担负起社会主流媒介文化引导传播的重担。“微文化”作为新兴利用率高但同时热度消失的也快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的公信力、说服力、权威力。大幅度削弱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严肃性、真实性、整体厚重性,对于文化的传播、传承、积累十分不利,并滋长了对待信息文化的浮躁,不严肃、不负责之风。
2.社会新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必然要经过蜕变蝶化。个人的言论将不会轻易的被淹没,网络这个新媒体给人们充分表达心声和希望的媒介。“微文化”加快了言论自由平民化,从人言微轻到草根化的飞越性的进步。如果做到依据实际情况能够不断改善及调整“微文化”的发展方向,必然可以了解到主体的主要需求并能明确发展角度。针对受众群体提供“微文化”引导社会舆论的强大作用。“微文化”虽然“乱”又“散”、“微”又小,但却逐渐影响了人们生活习惯、信息传播交互、渗透在人们生活里逐渐成为信息交换的最强“新文化”方式,力量不可小视。
“微文化”的普及发展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养成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不管是大学生自主意识、自我意识的增长还是自由与权力的追求,或大学生的素养以及对待事物的心智,在“微文化”和网络新媒体中所构建的虚拟网络世界里都能取得无限的自由自主。目前来说因现代信息技术与虚拟网络世界的桥接日益密切,从而促使人民在现实日常交流中与情感互动的实践活动中不仅获得了自由还获得了不容小视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获取了现实中新的社会主流文化关系的有力扶持,已显露出社会“微文化”弘扬大学精神的力量,创造多种多样的“微文化”平台,例如:建立学校官方微信、学校公众微博、摄影比赛、开展弘扬大学精神的主题班会文艺活动等[2]。鼓励大学生打造自己的“微文化”平台乐园。并充分利用其信息散播宣传和引导舆论作用为大学生完善网络思想政工作,传播正确是世界观,社会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1.将社会关怀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贯彻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德治结合,教育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那么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要加强对于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和传授工作,系统的学习并掌握建立党建工作的新原则,开拓现有的工作的局面。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是课堂讲授的形式促使大学生能够掌握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点,在实践中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才能传播正确是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2.要着重培养大学生在思想品德中的意识养成。高校思政教育不能单单满足于对学生进行书本智慧方面的了解,应更注意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培养,达到思想与行动同步的目的。将社会关怀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贯彻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德治结合,教育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这才是思想教育以人为本的目标。并要切合当代大学生的新社会发展与符合国情的实际需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单单是为了规范大学生行为能力、自控能力、向心力、凝聚力等。还应该体现在学生心理,情感、人际沟通、为人处世以及立体式价值观的塑造等。既不能空空的理论知识使人格教育增加隐患,又要以理论为基础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微文化”的概念类似于寓教于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亦充分创新“微文化”把握住了“微文化”中能够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东西,全方位开拓大学生了解懂得和接受的途径,调整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为党建工作带来新的力量,也更加符合大学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