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教学《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时,往往是匆匆而过,认为这一框题枯燥无味、无实在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因为没有哲学基础,因而这一框题的内容确实显得抽象,好多问题也无法解答,即使老师讲了也是似懂非懂。在我们拥有一定的哲学知识之后,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一框题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它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原来不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一框题蕴含了哪些哲理?相关问题又该如何解答?
问题一: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有人问孔子:您的弟子颜回是什么样的人啊?孔子回答说“仁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贡是什么样的人呢?答:“辩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路是什么样的人呢?答:“勇人也,丘弗如也。”
问:既然三人都比您强,他们为什么还听从您的调遣?答“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
释义:有个客人问孔子:“颜回的为人怎样?”
孔子回答:“颜回的仁义比我强。”
客人又问:“子贡的为人怎样?”孔子说:“子贡的口才在我之上。”
客人接着问:“子路的为人怎样?”孔子说:“子路的勇敢是我所不能。”
客人听了糊涂起来:“既然他们都比你强,那么他们为什么都愿意拜你为师呢?”孔子说:“颜回仁义但不懂得变通;子贡口才好但不够谦虚;子路勇敢但不懂得退让。他们为人的优点虽然是我所不及的,但是他们的缺点我是没有的,所以都愿意拜我为师、跟我学习。”
“我在仁德上不如颜回,却比他坚强;在辩才上不如子贡,却比他谦恭;在勇敢上不如子路,却比他懂得进退。就某一点来看,我不如他们,但从做人的根本道理上,我也有自己的长处啊!”
教材设问:
(1)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
如果我们学习了《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对人类社会来说,人的多样性,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他人的长处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但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要保持我们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我们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虽然在某些方面优于孔子,但在“道”这一方面不如孔子。例如:在仁的方面,孔子不如颜回,但孔子的高明在于“仁且忍”;在辩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贡,但孔子高于子贡的地方在于他做到“辩且讷”;在勇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路,但孔子高于子路的地方在于“勇且讷”。因此,孔子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从对立中把握统一,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度,这是一种很高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正因为如此,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来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不会换。
(2)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
如果我们学习了《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道”是孔子的一种认识,这个“道”不是从孔子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孔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悟出来的。任何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都是在人们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问题二:天会塌下来吗?地会陷下去吗?
这一问题可以用《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来作答。天体有它的运行规律,我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造福人类。我们不要杞人忧天,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应积极面对人生、事业和生活。
问题三:动物会说话吗?动物也在思考吗?
这一问题可以用《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相关知识来作答。动物不会说话,有些动物,如鹦鹉看似会说话,其实它的“话”只是机械地模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说话。动物既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它们的“说话”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当然,动物也没有意识,更没有思考能力。因为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问题四: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另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点燃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法。”
教材设问:
(1)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
这一问题可以用第一课第二框题“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的相关知识来作答。每个人的世界观不一定相同,方法论也就不一定相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各异了。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
这一问题同样可以用第一课第二框题“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的相关知识来作答。思维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方法论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方法论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问题五:伊壁鸠鲁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宇宙的性质……没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享受无疵的快乐。”“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发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说哲学研究的时间还没到或已经晚了,就像说享福的时间还没到或已经晚了一样。”
教材设问:
(1)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
这一问题可以用本框题和第六课的相关知识作答。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人们的实践就会是盲目的。人们的活动就会步入歧途,就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不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而也就不能享受快乐。
(2)伊壁鸠鲁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这一问题亦可用本框题和第六课的相关知识作答。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需要有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学习哲学与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是联系在一起的。
本框题中的一些话语还蕴藏着丰富的哲理。
(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里的改变自然界属于实践活动,这句话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这里的第一句话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句话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句话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这句话说明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马克思的这句话,一方面说明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既离不开人脑,又离不开被反映的客观存在。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那么,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意识反映的对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包括哲学,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存在。
(1)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句话,这句话是说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也要看到它的不合理之处,情绪怎么可能是哲学的开端?哲学源于实践,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柏拉图认为情绪是开端和本原,说明他是唯心主义者。
(2)苏格拉底说:“我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
我们同样要辩证地看待苏格拉底这句话,他认为智慧只适合神,这就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他认为爱智这个词适合于人,是正确的,因为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之学。
(1)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这样的哲学道理:我们要发现真理,把握真理,尊重客观规律(自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有时会使人们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茫然不知前行的路在何方。”
在我们茫然的时候,就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把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这样才能明晰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