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命题角度1】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哲学依据。
设问分析:(1)唯物论的知识包含四个关键词,即物质、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通过近几年的高考真题研究,我们发现哲学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作答时应当坚持哲学原理、方法论和材料的有机统一。
参考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的体现,有利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指导我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正确的意识,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命题角度2】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设问分析:“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认识和真理三个关键词。该题为哲学的措施类试题,重点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也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国乡村振兴要立足实践,着力解决好农产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环境、农村金融、农村基层党建等问题,并接受实践的检验。②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我国乡村振兴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我国的乡村振兴应发挥正确认识的反作用。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将认识不断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命题角度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的原因。
设问分析:本题设问涉及的知识范围广,甄选难度大。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并不是将所有知识都拿来使用。唯物辩证法包含联系、发展、矛盾和辩证否定观四个关键词,结合材料,从题目“说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的原因”来分析,这句话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工作的联系,因此联系观要答;乡村振兴战略是总抓手,体现了抓主要矛盾。
参考答案:①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了联系的观点,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的思维,坚持了整体和部分的统一。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住了主要矛盾,是抓中心、重点和关键的体现,有利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命题角度4】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设问分析:此题考查教材《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的知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侧重于哲学方法论。我们开门见山,大胆省略哲学原理部分,结合材料整理出如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①要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立足社会实际,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着力解决好农产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环境、农村金融、农村基层党建等问题;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调整上层建筑,健全国家支农体系,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应的因素,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坚持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