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助力让学习深度发生
——兼评《树叶有多大》《找圆心》两课的教学新改变

2018-01-25 15:08袁晓萍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两节课圆心树叶

袁晓萍(特级教师)

蔡元培先生说过:“所谓教育,就是为学习提供帮助。”

技术正在迅猛地改变着教育,注定课堂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而移动终端作为记录、搜索、探究、交流的工具,在教学中进行应用,技术助力学生扩大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资源如何组织、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学习方式如何变革,陈柯老师的《树叶有多大》和严欢明老师的《找圆心》两节课的教学实践,让我们更清晰了未来课堂前行的方向。

一、重构教学任务:支持性、生长性、跨学科

技术,使重构教学任务成为了可能。在这两节课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课前学习任务的设计、资源的准备上。精心设计、多渠道开发学习任务是激活学生数学创造力的重要保障,体现了支持性、生长性、跨学科的特点。

1.支持性。

《树叶有多大》一课在课前通过“问卷星”调查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兴趣点,使课堂更具有针对性;课中通过分组进QQ群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初步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意愿,真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率;延伸环节使用“GPS测量尺”APP估测面积,使用微信视频的方式实施场外求助,学习任务的丰富与开放、开发方式的开放与选择,使用手段的多维与开放,都致力于促进学生潜能释放及个性成长。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材料,可以让学生产生自主活动的冲动,不需要教师的“开场白”,就能自动生成数学问题,不拒绝任何人参与,具有较强的探索性。

2.生长性。

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圆心》一课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构建了一系列“任务串”开启学生的学习:如何找纽扣、纸片、呼拉圈、硬币等不同类型的圆形物品的圆心,有利于突破《圆》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全面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较各种找圆心方法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始终在任务活动时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思考的问题情境之中;寻找生活中更多难以确定圆心的圆形物品,为学生将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一般的科学方法的启蒙……好的学习任务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得深入浅出,更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能引起思考、能提出问题、容易生成一段新的发现和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长足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有的情怀。

3.跨学科。

未来的教学应该根据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设置主题,通过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建立联系,促进知识活化,加强知识学习向实践创新的迁移。《树叶有多大》一课中教师创设了包括“形状不同的树叶的面积”“手掌和脚掌的面积”“紫金港校园面积”三个学习项目,不仅指向本课的教学目标——估测不规则树叶的面积,更突破了学段学习内容的限制,让学生在研究时自主探索“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找圆心》一课中学生在自主研究各种不同圆形物体的圆心时,突破了课时的限制,触发了圆的对称这一特性,圆与内切、外接正方形的关系,联结了学生与自然、社会以及个体生活的联系。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学生既可以选择线上讨论,也可以选择线下交流,既可以选择本课的学习任务,也可以选择延伸的学习任务。形成一种更全面、相互衔接、融会贯通的资源结构,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备的视角、思维和知识体系。

二、再造学习空间:灵活性、智能性、可重组

课堂学习是学习过程中人际交互最频繁、最有效的环节,《树叶有多大》和《找圆心》这两节课在探索“灵活性、智能性、可重组”的学习空间及更好地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面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1.灵活性。

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参与程度更高、关联性更大的个性化体验成为可能。基于预设的学习目标,两节课都设计了让学生在课堂上选择菜单式的学习体验,“可以从三个估测任务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从四个圆形物体中选择几个寻找圆心”,使学生获得了参与程度更高、与自身的关联性更大的学习体验;学习的配套设备也是可移动的,《找圆心》一课中移动终端PAD学习工具的使用,《树叶有多大》的学习中,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扫码进入不同的QQ学习群,打破了教室的物理分组,实现了更自主、灵活的虚拟分组,支持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2.智能性。

打造数字化学习社区,两节课都利用新媒体技术及时搜集学生学习的过程信息,无论是《树叶有多大》一课中借助“问卷星”APP对于学生估计树叶面积不同方法的数据统计,还是《找圆心》一课利用“全景课堂”APP的“测评”评估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优势潜能,大数据提供的“量化自我”,可以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及时、精准地为每一位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3.可重组。

《树叶有多大》和《找圆心》两节课打破了教室固定功能的设计思维,无论是走廊、还是操场、或是教室等等各种学习区、活动区、休息区等空间资源可以自由转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与交流空间,突出“游戏化、DIY实践、跨学科、迭代共享”等特点,可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利用现成全景平台或者QQ群中的资源及上传素材,融合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三、学习方式变革:主动性、深层次、无边界

传统的学习,是固定的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学习固定的内容,并且希望让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固定的标准;未来的学习,需要突破这种强调统一、标准的教学秩序,允许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学习不同的内容,帮助每一位学生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在这一点上,《树叶有多大》和《找圆心》两节课都指向了未来的学习方式所呈现的新趋势:主动性、深层次、无边界。

1.主动性。

我们对于在课堂中使用信息媒体技术的认知,随着对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方式的转型的思考,从简单的尝试使用,再到走过强化的泛滥而用,慢慢走向弱化的因需而用,我们更加清晰地确定优质的学习工具使用观,即媒体技术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而应该是服务于学生学习的。《找圆心》一课中,学生除了完成教师预设的学习任务,在“全景课堂”APP中看到同学上传的各种方法时,碰撞出更丰富的思考,可以重组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采用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积极体验中学习知识、养成个性、培养能力。

2.深层次。

深层次的学习不能停留在对于知识的了解和知晓上,未来课堂应更注重学生的高阶思维训练。《树叶有多大》一课引导学生在估计“校园面积有多大”时,对于“使用了同一款APP测量同样的校园面积为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进行再反思,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让学生对于“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掌握知识之间的深层次联系。

3.无边界。

《树叶有多大》和《找圆心》两节课中,两个驱动性问题“估测手掌、脚掌、校园面积”“寻找呼拉圈的圆心”复杂但真实,既然来源于现实,就意味着问题一定是多学科交叉的。学生想要解决问题,就要综合运用自己已有的多个学科的知识:科学、美术等等,通过横向学科整合融通,学段进阶打通,为学生提供全身心投入的、无边界的学习空间与真实情境,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生态。“微信视频场外连线求助”“社交平台上交流更难确定的圆形物体的圆心”,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拥有了各种的选择和工具。尽管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课堂学习的基本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对基本内容的解读、理解以及连接却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可以不受限于甚至超越课堂教学去选择学习内容、寻找学习机会,有利于为学生创造更宽广的学习空间。

两位教师用生动的课堂实践告诉我们,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会让教学变得更生动、灵活:能有效地帮助开发和利用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建立平等的生态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资源。新的技术催生了新的学习愿景,让学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两节课圆心树叶
树叶的不同称呼
最虎的事
以圆周上一点为圆心作圆的图的性质及应用
培训
睡眠,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片树叶
如何改正自己的缺点?
参考答案
四种方法确定圆心和半径
圆心仍对应圆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