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学作家的『三换』意识
——如何走出自己的写作定式

2018-01-25 14:32朱华贤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定式斑马线角度

◇ 朱华贤

几篇文章写过之后,就会顺势沿用同一种套路,感觉这样有把握。习惯于用同一种套路来写作,就是定式。当发现自己有了定式时,就要考虑如何突破。

作家陈建功谈写作时曾经说过:换一种想法,换一种写法,换一种说法。想法就是文章的立意,写法是指构思技巧,说法是指语言表达。在立意上,大家容易想到的观点,我能不能另辟蹊径,拿出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来呢?在构思上,我能不能避开常用的,以一张全新的面孔出现呢?在语言上,别人都是这样说,我能不能用另一种说法呢?这“三换”,实际上就是要学会求异思维或逆向思维。

换一种想法,是“三换”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具有趋同性,对同一事件,许多人的想法往往会趋于一致,要说出不同来,又要有道理,确实难,但众口一词是写作的大忌,好文章必须彰显新观点。难,不等于不可能。许多事情多思考,还是可以有不同的想法的。例如,福建莆田马路上,“90后”吴姑娘驾车,看见一老人拄拐杖过斑马线,立即减速避让。老人过后,脱帽鞠躬致谢。吴姑娘十分感动,把当时行车记录仪拍下的视频发在朋友圈里,得到了网友的盛赞。老人说,本想说谢谢,怕她听不见。对这一事件,最基本的观点是两个:一是赞美老人有礼;二是赞美吴姑娘文明行车。有没有其他角度可写呢?其实,只要深入思考,至少还有三种想法可写:1.盛赞的背后是什么?从公众盛赞的角度分析原因,这么一点小事也得到盛赞,说明平时机动车与行人的关系实在不敢恭维。2.从交通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斑马线上车让人,这是规则,可现在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既然定下规则,就得不折不扣地执行。3.从剖析路人心理的角度,有人总以为,你让我是理所当然的,我不用感谢。殊不知,别人让你是一种时间上的牺牲。要有新的想法,关键是要有开阔的思路和深刻的思想。

换一种写法,这是从写作艺术方面说的。同样的主题和材料,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用惯常的手法还是独辟蹊径?可看出艺术水平的高下。有一篇题为《严重问题》的小说,刻画了一个马屁精形象。主角不是说领导怎么有德有才、大公无私,而是用批评的话语来表达。他说局长存在着严重问题,就是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废寝忘食,这会把自己的身体搞坏,而局长的身体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怎么可以糟蹋呢?正话反说,够巧妙了吧?对教学中的不良现象,同样可以用新的思路论述。比如,直接提出教学应当有新的实践——阐述新实践的意义和做法——指斥不良教学现象的消极后果。用倡导新法来否定旧法,把原先以否定为主题转变成以倡导和肯定为主题。

换一种说法,说的是语言要鲜活,有个性。不论写作哪一种文体,语言都是需要有个人风格的。语言最讲究的是味道,让人读来口感好。要尽量避免那些用滥了的词汇与句式。作家王开岭在《人类如何消费星空》中有这样一段话:

几千年来,月亮,以其温美恬静的面容,悬挂于我们的人文视野中。“月桂”“婵娟”“天仙”“望舒”……作为最亲密、最宝贵的一个邻居,她像一位情侣,像一记忠诚而浪漫的誓约,厮守着地球的浩瀚长夜。她以女性的体温和目光,营养着地球的夜晚,驱散了人类的孤独……为此,人类怎么感激她都不过分。她是圣洁和有尊严的,有着人格化的操守,为此,地球也应有自己的操守,人类更应有操守——这操守就是:尊重和感恩!像对待神明和爱情。

这是一篇论说文,这一段作者描述了人类与月亮的关系。这是一种全新的、充满人性化的关系,这样的文字,既深刻又优雅,读后口留余香。

猜你喜欢
定式斑马线角度
礼让斑马线
神奇的角度
礼让斑马线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创意斑马线
偷斑马线的人
解数学题要克服思维定式
高中物理中一种常规题型的解法判误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汉语里定式句和非定式句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