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特级教师 黄兴安 评析/梅志军
师:苏轼的《题西林壁》会背诵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生背诵《题西林壁》)
师:同学们背诵得真好!当年苏轼也就是这么背的!(生笑)不知同学们发现没有,这首诗前两句说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庐山便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其实,对庐山是这样,对天游峰来说也是如此,甚至对天游峰的扫路人来说也适用。今天,我们就尝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走近天游峰,走近扫路人!
评析:如果仅仅是由武夷山想到庐山,想到苏轼的《题西林壁》,那么这样的导入就会落入下乘。而黄老师课始《题西林壁》的引入则另有深意,“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天游峰,观察扫路人。“提领一顿,百毛皆顺”,妙!
1.走近天游峰。
师:我们先来走近天游峰,看看这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峰。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7自然段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
(生默读、圈画、批注)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各自的收获与发现。在说自己发现的时候,可以先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生:“那层层叠叠的石阶……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上天游峰的路很长。
师:她从内容方面初步读懂了这句话。
(板书:内容)
生:“九百多级石梯……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从这句话我体会到山路崎岖坎坷、蜿蜒起伏。
师:这句话给你的整体感受是这个样子的。你能不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展开来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生:我从“飘飘悠悠”这个词感觉到天游峰很险。
师:概括很准确。这段话中“像一根银丝”写出了什么?
生:山路狭窄。
师:对,险而窄!这段话中还有一个字值得我们品味一番,是哪个呢?再读读这段话。
生:抛。
师:你的语感很强!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这个字写出了山路几乎是垂直下来的。
师:用一个字来说,就是——
生:陡。
师: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作者的描写多形象啊!他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写的呢?(板书:方法)一段文字,除了可以从内容方面来谈理解,还可以从别的角度来谈一谈自己是如何读懂这些文字的。请看大屏幕。
(出示)
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批注?
①这一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②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写的?写得怎么样?
③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④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产生了哪些联想?
……
(生继续浏览课文)
师:谁有新的发现?
生:第2自然段作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写天游峰的高和险。
生:我给他补充一下,这一段给人的感觉是登天游峰让人心惊肉跳。
师:很好,你体会到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生:我从“终于”“好不得意”看出登天游峰确实非常困难,作者登上去之后感到很兴奋很骄傲。
(板书:心情)
师:站在峰顶,俯瞰四周,作者可能会想到哪些诗句?
(板书:联想)
生: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生:还有毛泽东的“无限风光在险峰”。
师:看,我们平日里背诵的诗词已经活了。如果这样去批注,语文的味道就浓了!给大家一点时间,整理一下刚才同学们有价值的发言,记录自己忽略掉的地方,把别人的发现转化成自己的收获。
(生整理记录)
师:这么险的山峰,怎能不让人害怕呢?这么高的山峰,竟然被作者征服了,怎能不让人得意呢?拿起书本,我们好好来读一读写天游峰的文字。
(生读)
师:我们刚才从内容、修辞、作者的思想情感方面以及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联想方面走近了天游峰。那么,这座山与扫路人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我们继续走近那位扫路人。
评析:黄老师引领学生从“内容”“方法”“心情”“联想”等四个角度走近天游峰,呼应了前面的导入。更为重要的是,黄老师借助这一过程,让学生习得批注的方法,规范而不失语文味。
2.走近扫路人。
师: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认识他呢?默读课文剩余部分,继续圈画、批注。
(生圈画、批注)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在别人发言的时候请同学们认真听,说不定能启发你的思维。
生:“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从“轻轻松松”和“自在悠闲”可以看出老人很乐观,把工作当成玩儿似的。
师:你抓住了关键词来谈体会,很好。老人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但这份工作真的这么轻松、悠闲吗?他为什么又表现得如此轻松、悠闲呢?这需要进一步思考。谁还有想说的?
生:从第12自然段“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我体会到老人很乐观很自信。因为他现在70多岁,再过30年,他就100多岁了,人是不可能活这么大的。
师:(微笑)这是非常有可能的!这是位乐观自信的老人。她从人物语言中发现了老人的性格特点。
(板书:性格特点)
生:我从“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看出老人热情好客。
师:这是从老人的行为中得出的结论。还可以从哪个角度来认识老人呢?
生:课文第3自然段说天色已晚老人也要坚持把路面扫完,可以看出他很敬业。
生:我从“不累,不累……自在悠闲”一段看出老人很喜欢这项工作。
师:这项工作老人干了几十年呢,是不是该把“喜欢”换一个更准确的词语?
生:我认为用“热爱”比较好。
师:把掌声送给他!如果对一份工作充满了热爱,那么再苦再累也感觉不到了,这就能理解老人为什么要用轻松、悠闲的语气来讲述了。
生:从“伸出了七个指头”“早该退休了”和“我实在离不开这里”也可以看出老人很热爱自己的工作。
师:退而不休,这可以看出老人对工作怀有深厚的情感。
生:我对他的发言做一下补充,正因为老人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打扫起来是“哗——哗——”很有节奏感,似乎很享受自己的工作。老人不像我们有些同学在打扫卫生区时胡乱扫一气。
师:你的补充很有价值,对比思维运用得很恰当!学到这里,应该停下来好好梳理一下思路,我们是从哪些角度走近扫路人的呢?
(出示)
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①他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②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如何?
③你对他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看法?
④扫路人在精神上追求什么?
⑤怎样认识他的工作价值与角色身份?
……
(生继续默读课文、圈画、批注)
生:从第10自然段我们可以看出老人自食其力,对目前的生活很满足。
师:如果每天都吃大米青菜,每天只能吃大米青菜,行不行?
生:不行!他应该吃一些更有营养的食物。
师:但是老人在这里一干就是几十年,一吃就是几十年啊!这样的生活到底怎么样呢?
生:从第3自然段中对老人衣着的描写可以看出他很节俭。
生:我认为不能用“节俭”这个词,应该用“朴素”来形容他。
师:这是推敲词语的好习惯!老人穿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喝的是什么,住的是什么,谁连起来说一说?
生:老人穿的是褪色的衣服,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喝的是雪花泉的水,住的是一间小屋。
师:这样的生活哪里是节俭和朴素啊,简直称得上是清苦!他在追求什么呢?
生:我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扫路人。
师:“伟大”这个词语可不能轻易使用,得说出你的理由让我们信服。
生:老人退休了还坚持尽心尽力工作,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他的工作虽然平凡,但精神很伟大。
师:老师很欣赏你的发言。生:我不同意!他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师:你的观点与众不同!请说说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让别人信服。
生:老人长得普通,穿着普通,工作普通,他和咱们这里马路上的清洁工并没有什么不同,无非是工作地点在天游峰而已。
师:站在不同的立场,得出的观点和认识可能会不一样。但是,只要你的观点是从文字中产生的,有理有据,不论你得出的结论是普通的扫路人,还是伟大的扫路人,老师都支持你、欣赏你!
评析:黄老师引领学生走近扫路人的环节,仍然遵照“多个角度”的原则。稍有不同的是,教师渐渐“不见了”,但学生的批注却越来越规范。“这项工作老人干了几十年呢,是不是该把 ‘喜欢’换一个更准确的词语?”“‘伟大’这个词语可不能轻易使用,得说出你的理由让我们信服。”黄老师的点评语常常能“拨开云雾”,学生的“文本世界”常常能“见到青天”。
师:课文学到这里,还记得刚上课时背诵的那首诗吗?再背诵一遍。
(生背诵《题西林壁》)
师: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天游峰与扫路人,在我们的心中便有了不同的印象。但是,咱们还得“跳出庐山看庐山”,要学会整理和综合从不同角度获得的认识,这样才能全面读懂一篇文章,立体地认识一位人物。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三道填空题,你可以任选一个进行整理。当然,你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
(出示)
①他,身材精瘦,目光炯炯,穿________,住________,喝________,吃________,日子清苦却甘之如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
②他,虽年届古稀,却仍不舍放下手中那把竹扫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
③和险峰为伴,与花鸟比邻。
度七十春秋,不改豁达开朗之本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
(生整理、综合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师:谁来读一读自己的收获?
生:他,身材精瘦,目光炯炯,穿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住小屋,喝雪花泉的水,吃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日子清苦却甘之如饴。凭着对工作的热爱,无怨无悔地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他,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
师:先把掌声送给他!第一句话读起来感觉还不够整齐,谁来修改一下?
生:他,身材精瘦,目光炯炯,穿旧衣,住小屋,喝泉水,吃大米,日子清苦却甘之如饴。凭着一颗乐观豁达的心灵、一份对工作的热爱之情,无怨无悔地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他,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
师:修改得好!这样读起来多工整啊!但是“吃大米和青菜”缩减成“吃大米”不妥。谁再推敲一下?
生:吃素食!
师:了不起!赞一个!
生:他,虽年届古稀,却仍不舍放下手中那把竹扫帚。他,虽清苦度日,但始终不改乐观豁达自信的人生态度。他,虽身材精瘦,却有着天游峰顶天立地的高度。他,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
师:多么整齐多么有气势的总结!有没有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的?
生:老人十分追求心灵的自由,追求一种自食其果的生活,对待人生非常乐观。虽然工作异常艰苦,但他凭着对工作的热爱,退而不休,在天游峰默默无闻地奉献了几十年。
师:有个词语老师想请你解释一下,“自食其果”是什么意思?
生:应该是“自食其力”。
师:噢,口误!那请修改过来。生:老人追求自食其力的生活。师:能及时发现错误,马上修改错误,说明你的语文水平真不低!
评析:“跳出庐山看庐山”,黄老师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们,“跳出课文看课文”,三道填空题,由外貌到追求到心灵,一唱三叹,扫路人的形象越发清晰丰满。
师:天游峰与老人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生:从作者对天游峰的描写,可以看出老人对工作的热爱。
师:请展开说说,为什么对山进行描写就能看出老人对工作的热爱了呢?
生:作者写天游峰这么高,这么陡,这么险,可是老人却不怕艰苦,无怨无悔地在这里默默无闻地奉献了几十年,更能看出老人对工作的热爱。
师:这样,山与人就——
生:联系起来了。
师:咱们班的孩子确实了不起!
评析:这一环节仍然是“跳出课文看课文”,这一次关注的是课文的写法。只不过黄老师的课堂上没有我们老师耳熟能详的“烘托”等术语,而那些恰恰是孩子不能理解的。“山与人联系起来了”,直观形象地告诉学生:写山是为了写人。或许还有意外收获:这“人”就如这“山”一样伟岸!
(出示)
①作家章武去武夷山游玩,写了一组共三篇文章,起名叫《武夷山人物画》。本文就选自其中的一篇,另外两篇分别是《撑排人》和《导游女》。建议大家课后都找来读一读。试着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主要人物,然后加以综合整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
②你关注过小区的保安吗?注意过马路上的保洁员吗?留意过路边各色小贩吗?请走近他们,和他们聊聊天,倾听他们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代表写一写。
评析:有了输入之后自然就有了输出,这是阅读与习作的关系。当学生从本篇课文中习得作文的方法后,就需要让他们“就近”写一篇,这样既能为学生提供习得方法训练的机会,又是对我们老师阅读教学效果的最好反馈。
总评:
正如黄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的,作家章武游玩武夷山时有感而发,写下一组文章《武夷山人物画》,刻画了三位人物“撑排人”“扫路人”“导游女”,其中“扫路人”的形象最为丰满,刻画人物的手法也最为高明。文中既有对“扫路人”外貌、语言、动作等正面的描写,也有“天游峰越高险,游客登山越累,扫路人越了不起”的侧面描写。或许我们的老师都能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这一“文本秘妙”,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多老师就缺少黄老师“跳出课文教课文”的从容和智慧了。
1.课堂有结构,教学才会有节奏。整节课,黄老师引领学生沿着 “走近天游峰—走近扫路人—跳出天游峰看扫路人”这样一个教学线索开展教学活动。正是这样的课堂结构,学生才能真正走近“扫路人”,见识扫路人的伟大,体会文章作者写法的精妙。也正是这样的课堂结构,使得教学的节奏自然有板有眼。
2.教法有章法,学生才会多得法。高年级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养成批注的好习惯,这是课标中的规定。但如何让这个规定落地,需要我们老师的教法有章法。黄老师本节课上就“批注”这一学法的指导,亮点至少有这么几个:(1)由扶到放。“走近天游峰”这一环节老师指导痕迹明显,如幻灯片上直接打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批注”,而“走近扫路人”环节就是对学生习得方法的检测,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圈画、批注游刃有余。(2)注重学生之间的借鉴。黄老师在课堂上不止一次地告诉学生:“给大家一点时间,整理一下刚才同学们有价值的发言,记录自己忽略掉的地方,把别人的发现转化成自己的收获。”(3)“总结课文”环节,学生是否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出示的三道填空题,关键就在他们的“批注”是否给力。这其实就是对“批注”的最好检测,让学生体会到,原来“批注”竟然如此重要。
3.教师有智语,学生才会有灵气。“看,我们平日里背诵的诗词已经活了。如果这样去批注,语文的味道就浓了!”“这是推敲词语的好习惯!”“能及时发现错误,马上修改错误,说明你的语文水平真不低!”黄老师在课堂上的智慧话语俯拾皆是。而正是有了这些充满启迪的教学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灵气,他们的回答让我们成年人惊叹——“我对他的发言做一下补充,正因为老人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打扫起来是‘哗——哗——’很有节奏感,似乎很享受自己的工作。老人不像我们有些同学在打扫卫生区时胡乱扫一气。”“他,虽年届古稀,却仍不舍放下手中那把竹扫帚。他,虽清苦度日,但始终不改乐观豁达自信的人生态度。他,虽身材精瘦,却有着天游峰顶天立地的高度。他,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
其实,最能体现黄老师“跳出课文教课文”神采的地方,是“总结课文”环节里那三道填空题的设计。黄老师在这三道填空题的题干表述上可谓匠心独运,既来源于课文,整合了学生的思考,又高于课文,大有画龙点睛的神韵。
总之,不管是学生学文,还是我们老师教课,都如看山一般,既要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更要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警惕和觉悟,这样才能成就“跳出课文教课文”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