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区基层模范宣讲团
和永红 华知芳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出发进驻北平,沿途群众奔走相送,问党中央是不是要进城当大官啦。毛泽东说:“我们去进京赶考,我们绝不做李自成。”这一掷地有声的回答至今在耳边回响!李自成夺了天下忘了百姓,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却把自己当做考生,把天下百姓看做出题者。眨眼间,新中国成立69年了,改革开放40年了,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了,然而无数的共产党人还在“赶考”的路上砥砺前行,为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初心使命书写着自己的答卷。
我是一名基层工作者,到大研街道工作6个月了,在座的许多都是我的前辈,同诸位相比,我只是刚刚踏上这赶考路,这份答卷应该怎样写?说句心里话,我心里还真是没有头绪,不知道考官们会中意什么样的答卷。
我在想,我就把自己在基层的所见所思给大家讲一讲,看看这样答卷出题者是否会满意。
我对基层印象最深的事第一件就是捡垃圾。没错,就是字面意思,弯下腰、俯下身在古城里捡垃圾。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研古城的守护者,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进古城就随时进入“备战”状态,喊客拉客的,骑电动车穿街走巷的,粘贴小广告的,我们都会上前制止;出店经营的、沿街叫卖的、乱堆乱放的,经我们劝导也会改正。但是,在这样一座游人如织的古城里,来往过客随手遗弃的垃圾却是一个难以根治的“顽疾”。
大研古城核心区域面积3.8平方公里,人流最高峰值近8万人,就算130余名保洁员每天从早到晚连轴转也没法儿保证不留一丝遗漏。所以,每进古城,捡垃圾就成了街道工作人员的“必修课”。刚来时我还不适应,走起路来目不斜视,风风火火地跨过垃圾就向前,等反应过来一回头,领导和同事们却在弯腰捡垃圾,不管是卡在石板缝中的竹签还是角落里没熄灭的烟头,他们都不嫌弃,一点一点用手指抠出来,攒在手里,扔进垃圾桶。一次是这样,两次是这样,次次都是这样,显然,这并不是作秀给人看,从他们流畅自然的动作中你能感觉他们是把古城当做自己的家,发自内心的想要古城好。
耳濡目染下,我也学着捡垃圾,走在路上看到了就捡捡,回望干净整洁的街巷,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只是件小事,但对于古城的守护者而言,就是使命。
第二件事是古城文化的守护。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原住居民已经搬离了古城,可是离开了活态文化,丽江古城的魅力将会大打折扣。
从2014年起,我们大研街道就把活态文化传承作为街道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火把节、中元节、重阳节这些节日里把以往的过节传统重新拾捡起来,让这些节日不仅有人过,而且愿意过、喜欢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春节期间,别的人可能提前半个月就开始买年货,安排春节假期的走亲串友,甚至还可以去周边旅游一圈,可是大研街道的干部职工,春节前的一个多月就开始准备各种文化活动,给社区群众写春联、送年画、作慰问,春节期间的民俗文艺表演、传统服饰展示、与观众互动节目的准备等等,都需要认真筹划好,忙忙碌碌中春节竟然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匆匆吃完年夜饭,大家又齐齐聚到办事处,有的要去做志愿者、有的要去古城开展夜查活动、有的要去检查消防安全,除夕夜就这样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了。
接下来的几天更加繁忙,因为元宵节要组织花灯游街,需要准备大量的手工灯笼,看着街道和社区的同事有的忙着劈竹简,有的忙着绑灯笼,有的忙着糊纸,有的忙着作画……“不是可以在网上买嘛,干嘛这么费劲的做呢?”我不解的问。长我十多岁的和姐笑着说:“现在什么东西都可以现成买到,但是这和自己动手做就是不一样,这才是我们小时候过节的味道呀,我们就是要让这些传统习俗重新回到大研,让我们的下一辈记住自己文化的根。”
元宵当晚,古城里熙熙攘攘,小孩子们骑在爸爸肩上,手里拎着手工做的灯笼,沿着巷道一路前行,大人们和昔日的街坊们热情的唠着嗑,那热闹温馨的场景,就跟我小时候过节时一模一样。看着脸上洋溢幸福笑容的老人、追逐嬉闹的孩子,我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宁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节假日,加班加点精心的准备这一场场的节日盛宴,对社区居民来说,那一碗碗有着妈妈味道的汤圆、那一盏盏爸爸亲手做的灯笼、那一把把鲜花装点的熊熊火把、那宛如夜空繁星的河灯、那写着大大“月”字的传统月饼……这就是我们的节日,就是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的根。
在外人看来,捡捡垃圾、组织群众唱唱跳跳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身处其中的我却看到了需要付出的汗水、坚守和初心。
祖国的如画江山是一张试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曾见过无数老师以无悔付出为答卷,为孩子搭建通往殿堂的阶梯;我曾见过无数医生以舍生忘死为答案,站在对抗病魔第一线;我曾见过无数军人以血肉之躯为答案,挡在滔天的洪水面前……
而我,普普通通的我,同无数个你们一样,愿意在时代的答卷上,以燃烧的青春为答案,只希望自己不负时光,不怠年华,不忘初心,在这条赶考路上走得更加坚定、自信而有收获。
和玉玲
1959年的那个夏天,对于大研街道七一社区的赵亮菊家来说,是一个阴霾笼罩的夏天。赵亮菊5岁的哥哥在跟随爷爷出去钓鱼的时候,不小心走失了。全家人焦急万分,四处奔走,寻找孩子,这一找就是几个小时。终于,在康仲村的一个坟头,他们找到了满脸泪痕睡着了的孩子,三岁的赵亮菊见到哥哥一声声甜甜地叫着,可哥哥醒来却不认识她这个妹妹了。等赵亮菊一点点长大,开始懂事,她才知道自那天起,哥哥因受到惊吓,精神失常,丧失了行为能力。她哭了,哭得好伤心,直到那一刻,她才知道这么多年为什么哥哥不陪她玩,她才知道这么多年全家人的痛楚,她才知道还有两个妹妹的她应该为父母分担些事了。
在那个饥荒的特殊年代里,读书是件奢侈的事,没读过几天书的赵亮菊小小年纪便去了大研碎石厂工作。在充满灰尘与噪音的环境里,赵亮菊顶着烈日用一双小手,一块一块将碎石捡到簸箕里,再用弱小的身躯抬起满满一簸箕石头码到指定的地点。石头和细灰时不时从簸箕的缝隙里溢出,粘满了她打满补丁的衣服和裤子。一双赤着的脚在厚厚的灰尘里一天要来回走上个千百回,于是到了晚上,肿胀的双脚便像是穿了双灰色的袜子。这样的体力活在男人们看来都是苦不堪言的。但是赵亮菊从未抱怨,一干就是34年,因为她知道她担起的不仅仅是沉重的石块,更是一个家的重担。赵亮菊坚持着,努力着,她始终坚信辛勤的汗水是可以换来一个家的幸福的。
然而,上天并没有因为她的付出而眷顾她。1974年5月10日,赵亮菊38岁的母亲因长期被生活折磨,身心疲惫,在大研碎石厂挖石头时,倒在了碎石堆里,再也没有醒来。这天灾人祸,如晴天霹雳,击垮了整个家的希望。命运对她和家人是如此的不公,患病的哥哥,两个年幼的妹妹……一家人的生活担子,一下子全落在了父亲和赵亮菊的肩上。她知道以后的路会更加艰辛,更加坎坷,但她告诉自己不能退缩,决不投降。
日子一天天艰难的度过,赵亮菊发现没有了母亲,这个家始终少了一份温暖。她觉得父亲太过孤单太过艰辛,她觉得哥哥、妹妹也需要一份母爱,于是她张罗着为父亲找了个妻子。她觉得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家。
20岁那年,赵亮菊嫁人了,可是她怎么也放心不下她的家人,她怎么忍心一走了之啊,于是她和丈夫还是住在了家里,每天能看到哥哥、妹妹对她而言是一种莫大的满足。赵亮菊努力地工作着,挣着每月十几块钱的工资,一家人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到点钱,她就会想着要给妹妹寄点学费。每次寄的不多,只是20元,但在那个年代里,20元是要用多少的汗水才能换来的。这20元饱含着一个姐姐对妹妹无私的关爱和殷切的期望。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妹妹不负家人所望考上了大学,当上了老师。这是十几年来这个家里最最值得开心的事了。赵亮菊看到了家人久违的笑脸。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姐姐。
可是,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化为泡影。2001年10月,继母王顺书在散步途中不幸摔倒骨折,脚本来就有旧伤,加上新伤,最终治疗无效瘫痪在床。这让赵亮菊和她的家人再一次陷入了困境。面对困难,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和家人一起精心照料继母的衣食起居,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改变。
2011年4月19日,赵亮菊患有精神病、哮喘、肺心病的哥哥因心脏病发作医治无效去世。这个5岁就失去童年的哥哥,这个5岁就没有了自理能力的哥哥,这个她照顾了几十年的哥哥,这个每天喊着“阿亮、阿亮,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的哥哥,因有妹妹的精心照顾,亲人的无私关爱,没有挨过一天饿,没有受过一天冻,走得很安详。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2年,赵亮菊年迈的父亲也因为关节炎加重到了要把屎把尿的程度。这对于赵亮菊意味着,她将面对两个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面对生活一次又一次的磨难,赵亮菊一次又一次勇敢的面对,她是不会向生活屈服的,她庆幸自己有个好丈夫,这个陪着她照顾了哥哥又照顾老人的爱人,和她一起想尽办法,把两位老人的衣食起居照顾得很周到。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中午,我怀着对赵亮菊深深的敬意,走访了她。进到家中,赵亮菊正在堂屋里照顾两位瘫痪在床的老人,她微胖的身体前倾,用力为父亲翻了身,随后弯腰从盆里拿出热水泡过的毛巾将水拧去,再轻轻的擦拭着老人的身子,然后为老人换上干净的衣裤。做完这些,赵亮菊额头上已经渗出不少汗了,但她没有停下,开始为母亲重复着刚才的每一个动作。安顿完两个老人,赵亮菊已经是气喘吁吁了。我问她:“每天重复这样的生活,累不累?”她笑着对我说:“这点苦和四五十年前相比,算不了什么。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生病住院可以报销了,每天能吃到肉、喝到汤,日子越来越好了。”说完她转身走进厨房,端出一大碗事先熬好的汤,在床沿边坐下,然后先挖一勺自己尝了一下,确定不烫后,才一勺一勺的把汤喂给父母吃。她还不时拿起纸巾来擦拭老人的嘴角,一顿饭竟花去了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这一切好像是一个母亲在照顾自己刚刚学会吃饭的孩子。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有些许伤感,但更多的是感动。
是啊,40年,就像一把带有刻度的尺子,标记着赵亮菊日日夜夜的辛劳与苦楚,也丈量出这位普通女性的坚韧与善良。因为有爱,所以坚守,赵亮菊用她满满的爱,诠释了一份最真挚的亲情!
徐丽源
1938年,一个小男孩出生在寨后上村的一户人家,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家里吃不饱、穿不暖,羸弱的他常常生病,个头比弟弟还小,父亲说:“你这身体干不了农活,还是念书去吧。”家里节衣缩食供他念书,1956年,他考上了昆明师范学校。可是家里穷,父母给不了他足够的学费,他只能用课余时间去打杂做些零工来填饱肚子。每逢春节他好想回家,但又怕回家,因为来回的车票需要30元钱,这30元钱需要他用半年的时间风里雨里去卖报、送报才能攒够,对于他来说,回家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三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本来他完全可以留在城里任教,可他说:“云南的农村教育太落后了,我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就这样,他来到了最贫穷、最边远的山区——迪庆州维西县拉河柱大队教书,从此,便扎根在那里,一干就是36年。他就是我今天要向大家讲述的主人公、云南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和学贤老师。
在来到拉河柱之前,和学贤也想象到那里会很艰苦,可他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场景。那时的拉河柱大队没有教室、没有老师、没有课桌、没有课本、更没有必要的办学资金,有的只是和学贤自己和38名来自十七个生产队的农村娃娃。怎么办,咬着牙也要把学校给办起来。没有教室,他向打枪坝村借来一间土墙房当教室;没有宿舍,他跟村民借来一间牛棚当宿舍;没有课桌,他用木板搭在土坯上给学生当课桌;没有课本,他在暗淡的煤油灯下刻腊板,自己装订课本;没有教具,他用木匠尺子和竹竿教学生丈量土地;没有课外场所,他就带着学生跑到山路上进行列队训练。就这样,他住在牛棚当中,他和老乡们相识,他带领学生们自己耕作、自己劳动,和学生们一起修建校舍,他常说,流自己的汗才能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你得自己干……
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天,许多学生还穿着单衣光着脚上学,和学贤心疼这些孩子,他千方百计给他们要来救济衣裤,不够的,他就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钱来买。有些学生家里实在太困难了,不得不辍了学,他心急如焚,白天上课,晚上不顾山高路远,一脚深一脚浅,一家一家地劝说,从没落下一个学生。山里的生活苦呀,要让孩子们走出大山,要让孩子们学习知识改变命运,他心里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波又一波的山里娃毕业、长大、走上工作岗位、成家立业,而他却像一棵挺拔的青松深深扎根在大山深处,无怨无悔,默默的坚守着为人师者心中那份不变的信念。
1995年,58岁的和学贤接到了退休通知,他带着对维西人民无限的牵挂和眷恋回到了家乡。一别几十年,村里完全变了样,看着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和村民,和学贤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年轻时没能为家乡做点事情,现在是到了为村里出些力的时候了。就这样,本可以安享晚年的他在村里又开始了第二次漫长的工作。他说:“寨后上村要建设一个一流的党支部,一定要把精神文明抓起来。”他骑着吱吱作响的三轮车穿行在茫茫的人海里,穿行在大街小巷,穿行在风雨里,西安街道、宣传部、组织部、团委、妇联是他跑得最多的部门,多少次他为了找一本书、一张照片或是一些宣传资料,一天跑十几公里,问了东家问西家。渴了,他就向工作人员要一杯水喝,累了,他就在门卫室歇上一会儿。回到村里他就小心翼翼的分类存放,精心整理。修订村规民约、建图书阅览室、发展新党员、制定寨后上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创作纳西快板、编排文艺节目,他忙得马不停蹄。到了节日前夕,他就更忙了,他带领快板队、健身队、合唱队,参加完这个比赛又参加那个汇演。他就像是一台加满油的“机器”,为了工作不知疲倦,他常说:“人的力气是最廉价的,今天累了晚上睡一觉,第二天又有了。”
2004年,67岁的和学贤依旧像往常一样不停的忙着,跑着,很多事情在他手里一件一件得到落实,可最让他揪心的还有一件事,寨后上村近三十年里只有一个大学生,在校读书的70多名学生中,没有一个受到表扬和奖励。现在生活好了,城中村有钱了,不再有学生因为贫穷而读不起书了,可有的家长已经认为只要有钱,读不读书无所谓。有的学生过个生日都跑去KTV,不花个两三千块就觉得没面子。在学校里,城中村的学生就是大哥,可以出钱让其他同学帮自己做作业,这些学生成为了学校整治的对象,常常被学校劝退。过好日子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培养他们成材吗?不从根子上改变观念,寨后上村今后的路可不好走啊……每当夜深人静,和学贤躺在床上思来想去,辗转难眠。
不行,还是得把老本行继续做起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又把目光死死盯在孩子的教育上,他把大量的时间挤出来,和学生们交朋友讲故事,辅导作业,组织他们捡垃圾,在假期里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教他们写毛笔字,教他们朗诵、演讲、主持节目。先后动员十多位退休和在职教师组成辅导小组,专门关注学生学习;制定寨后上村学生奖励制度;邀请教育学院王光院长和迪庆州教委庞亮星主任给家长讲课;邀请师德标兵张桂梅老师到村里作报告;开展道德讲堂、健康、法律知识讲座。他几乎把近40年的教学经验全部用上了排场。每一天他都会累得筋疲力尽,但他一看到孩子们澈亮的眼睛,一股力量就会迅速充满全身。……天道酬勤,滴水穿石,不到十年时间村里就有42名学生考上了像样的大学,其中有一半进入“985”“211”大学,曹新拳更被评为了道德之星和省级三好学生。和学贤老师流着泪欣慰地笑了……
退休回乡的20多年,和学贤一直不停地忙碌着,寨后上村也一天比一天好,七星美食城、寨后烧烤城、寨后商贸城、寨后家园等一个个实体经济先后破土而出,寨后上村的经济繁荣了,村民的思想团结了,村民的精神振奋了,下一代的教育好转了,生活小康了。“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敬老先进集体”“全国家庭教育双合格先进集体”等十多项国家级奖牌在康乐院的墙上闪闪发光。寨后上村党支部成为了丽江市一面光辉的旗帜,22年来,15个国家和500多个国内考察团慕名而来,和学贤作为一名寨后上村改革发展的奋斗者和亲历者,在为每一批来到这里的人们讲述着他的心声,讲述着寨后上村的发展历程。在他铿锵有力的嗓音里,人们听到的不是虚浮飘渺,不是夸夸其谈,更不是急功近利,而是一种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砥砺奋进的精神!
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为人师者,当有如水的情怀,润泽万物,细雨无声。
和学贤是一位永不退休的师者,在职时他把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用爱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山外的窗户。退休后,和学贤仍然以一名师者的大爱情怀,服务乡邻,不计回报,让乡亲们富了口袋也不忘富脑袋。为人师者,不忘初心,以苦为乐。今年79岁的和学贤,依然在做着力所能及的事,他的一辈子在向我们讲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人师者”还可以活成这样一般大写的模样!向和学贤老师致敬!
佳日怡谋
三十年前我出生在大山老家,饥饿、贫穷、寒冷就是我童年的记忆。三十年后,我以一名工作人员的身份再次走进大山,古城区金江白族乡。在这里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家庭是如何跳出贫穷绝望的枯井,一步步变得自强感恩奋进的。
2015年夏天,为了核实贫困户的住房情况,我和同事驱车沿着崎岖的山路第一次来到王福寿家。走到他家时,眼前的一切让人目瞪口呆,没有围墙没有院坝,两间房门木头被柴火熏得发黑已经开始腐化,一面断了半截的矮墙和梁柱之间拉着两根麻绳,稀稀拉拉晒着几件校服,环顾四周,没有厕所也没有自来水,没有像样的桌椅板凳,更没有一件可以称为家具的摆设,让人诧异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我走到房间门口,黑沉沉的屋里散发着潮湿的酸味,地上放着的背篓里丢着锄头、铲子还有几件衣服,民政救济粮的白色袋子叠了有整整一摞。几块长短不一的板子拼成了床板,上面随意扔着的床单被子已经旧得分不清是什么颜色。想到路上村委会向我们介绍王福寿每天抽烟酗酒,妻子智障没有人照看,11岁的女儿王小萍性格内向不敢和人交流……我无法相信这就是一个家,更不敢想象这样的家庭如何才能走出贫困……
正当我思绪纷飞的时候,窗户透来的阳光刚好打在我对面的墙上,金灿灿地格外显眼,我走近一看,原来全是王小萍的奖状:期中考试金江乡第二名,模拟考试年级第一名,作文比赛第一名……我站在那里,仿佛看到王小萍抱着奖状飞奔回家,冲着王福寿开心地叫着“爸爸快看!爸爸快看呀!”
对王福寿来说,这面墙就是沙漠里的一块绿洲,为这个将临破碎的家庭带来了无限希望,它也化成了我和同事心中的一股暖流,激发出我们想要全力帮扶这个家庭走出困境的昂扬斗志。
从那一天起,我们不分昼夜入户调查,“回头看”再“回头看”,一户一册精准扶贫。对王福寿家的住房实施安居工程建设、列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不仅要建好房子还要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定期入户宣传产业扶贫政策,送他家牛和猪,请专家指导种养殖技能,不断鼓励王福寿好好发展产业,为女儿树立自立自强的榜样;把一家三口纳入农村低保,提供新农合、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障。2016年王福寿因常年酗酒导致严重肺部感染,村委会书记主任自驾车连夜将王福寿送往医院,从简单的一日三餐到换洗衣服、搀扶大小便,大家轮流细心照顾他,而大病报销制度更是解决了以往看病难的后顾之忧。王小萍在学校快乐成长、无忧无虑,老师们每年送她新衣服新鞋袜,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手把手教她洗漱穿衣;学费全免、教育生活补助减轻了就学压力,还有古城区“三个一百万”扶贫工程为她未来的教育之路保驾护航。
就这样,三年来一千多个日夜,我们对这个家庭的帮扶和关怀从未间断,终于让原本绝望的他们重燃了希望之火,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2018年的今天,当我们再次推开王福寿家的大门,看到住房安全漂亮,水泥院坝干净平整,家里有牛有猪,有卫生间、有太阳能,小家电一应俱全,还有王小萍的奖状已经贴满了整个墙面。王福寿每天早起准备猪和牛的饲料,积极参加乡里组织的种养殖技能培训,他细心照顾妻子的一日三餐和起居,主动打电话给班主任询问女儿在学校的情况。现在这个家充满了生机活力,到处洋溢着幸福温暖的味道。
有国才有家。其实像王福寿这样的家庭还有许多,他们被现实阻挠,被磨去斗志,面对困境他们束手无策、绝望挣扎。然而,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更没有丢下他们,一个个坚实的臂膀将他们从贫困绝望的枯井中托起,为他们送去温暖,带去希望。过去的日子我们携手奋斗收获满满,未来更需要我们同心同福、砥砺拼搏,只因为家宁国安、家兴国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施碧蕾
还记得小时候,每当谈论起心目中最厉害的人,我的答案总是让小伙伴又好笑又不解,因为我的答案既不是孙悟空,也不是美少女战士,而是数学老师。“数学老师又没有超能力,也不会万般变化,有什么厉害的?”小伙伴总是不解。可我认为数学老师有最强的大脑,能用加减乘除算出所有的数学难题,能用圆规尺子画出最美的几何图形,太厉害了!不知道在场的各位会有怎样的答案,不过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真正的数学老师,她不仅用知识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加减法,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我们如何做好人生的“加减法”。
她叫李石生,1943年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数学老师。1958年参加工作。1961年,李老师从边远的鸣音小学调回古城,成了古城新华完小的一名数学老师。第一堂课,李老师教同学们做“十以内的加减法”。通过李老师耐心而又生动的讲解,学生们很快掌握了方法。看着学生们如饥似渴的吸收新知识,李老师又欣慰又高兴。这时,“呜呜”的哭泣声引起了她的注意,只见一个小女孩趴在桌子上抽泣。“孩子,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还是今天的课没有听懂,老师可以再给你讲一遍。”听到李老师亲切的话语,女孩哭着说“老师,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见妈妈了,一看见您我就想起妈妈了。”在李老师的追问下,女孩道出了实情,她叫小花,爸爸坐牢了,妈妈丢下她和年迈的奶奶远走他乡。现在全凭奶奶在玉龙桥卖花生瓜子维持生计。看着小女孩脏兮兮的小脸小手和瑟瑟发抖的身体,她脱下自己的棉衣给孩子穿上。带着女孩回到了自己家。她麻利的为孩子洗澡梳头,做饭洗衣,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她。甚至将自家都舍不得吃的米面油送到孩子家。她还利用周末的时间到监狱看望孩子的父亲,鼓励他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出狱。那个年代,像小花一样的贫困孩子很多,有的交不起学费,有的吃不上一顿热饭。但李老师总是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们,她用微薄的工资为他们交学费,买课本;带他们回家洗澡吃饭,补习功课。这一切,早已超过一个老师的工作范畴,有人笑她傻,自己的孩子都顾不过来,管那么干什么;也有人笑她笨,捐出去的工资都足以改善自家的生活条件,何苦呢?她却说:“实在是不忍心啊!我既是为人师,也是为人母。这些学生都像我自己的孩子,苦点累点不算什么。”为了教会孩子们帮助他人,她还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孤寡老人家和孤儿院做义工,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清洗衣物,聊天谈心。李老师带出来的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活泼开朗,乐于助人。这一切,都是李老师的功劳。
在她任教的40多年里,长年受她资助的困难学生达到60多人。这些人有的当了官,有的当了老板,也有的如同当年的小花,组建了家庭,拥有美满的人生。但面对学生提出的回报,她总是婉言拒绝。她说,你们能来看看我,叫我一声“李老师”,我就满意了。这,就是李老师人生的加法,她用知识加母爱,赢得了桃李满天下。她用付出加感恩,收获了快乐和尊重。
1998年,忙碌了一辈子的李老师退休了,本可以安度晚年,享享清福,但她主动担任了大研街道七一社区八一下段的小组长。这个“芝麻官”既没有工资报酬,也没有任何特权,说白了,就是不折不扣的免费“保姆”。居民区的沟道堵了,她组织人清淤维护;街道厕所脏了,她主动清扫;邻居吵架闹矛盾,她走东家串西家的调解;经营户的子女入学难,她积极的联系学校。在大家眼里,只要笑眯眯的李奶奶来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这个苦差事,李奶奶乐呵呵的坚持了十多年。
2002年,因为没有安装水管,大家只能在水井里打水。遇到干旱下雨,水井水根本不能保障居民日常使用,用水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李奶奶主动将这个情况向上级反映,到古管委申请资金,到自来水厂协调安装事宜。说破了嘴,跑断了腿。终于到了下半年,社区要安装水管了,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喜讯。还没来得及高兴,麻烦接踵而至,设备和未安装的水管放哪呢?居委会又小又窄,根本没有场地安放;街道来往行人又多,堆在路上肯定不合适。社区干部为这件事犯愁时,李奶奶主动提出将这400多家未安装的水管放在自家小院。问题是解决了,家里却不安宁了。平时宽敞的院子被水管堆满,根本不可能走人,进出都要小心翼翼的绕行,天黑光线暗,被刮到、被绊跌倒也是常有的事,更闹心的是,工人们进进出出打破了小院的宁静,这个平时安静的小院比菜市场还热闹。家人有气不敢言,可李奶奶倒好,一边乐呵呵的给家人做思想工作,一边热情的招呼工人来家里喝水休息,还义务给工人做午饭。两年后,工程结束了。当大家用着哗啦啦的自来水洗衣做饭时,打心底感谢李奶奶为大家做的一切。儿女们也真正理解了李奶奶,她付出不求回报,她以助人为乐事,家人都以她为豪。
李奶奶的老伴张爷爷也是一名退休干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着老伴所做的一切。这对夫妻从1991年开始,就义务承担起七一社区下段公厕及沿路的保洁工作,一天两次,风雨无阻,霜雪不误。就这样坚持了13年,直到2003年的腊月29日晚上,这天,雪花飞扬,气温骤降,许多人都忙着过春节,忙着准备年夜饭。老两口却坐不住了,他们怕积雪不化,大家上厕所不方便。他俩拿着工具像往常一样到公厕打扫卫生。不到一会,张爷爷突然倒地不能动了。慌了神的李奶奶赶紧和家人将老伴送往医院,经医生诊断,这是头部受到寒冷的刺激,诱发脑梗所致。虽以全力抢救脱离危险,但左侧已经半瘫。
这对于家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悲痛不已的李奶奶却没有一句抱怨的话。她告诉家人,你爸爸是党员,我们打扫公厕是自愿的,也是应该的。不能因为生了病,就怨天尤人。只要我们好好照顾他,他一定能好起来。然而,祸不单行,大儿子也突然生病住进了ICU抢救治疗。窗外是爆竹声声,所有人都在家享受着天伦之乐,分享着团聚和喜悦。而李奶奶家的春节,显得冷清而无助。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往返于家和医院,甚至连喘口气、歇一歇的时间都没有,那段时间,她一下瘦了十多斤,老了十多岁。儿女们心疼她,要她好好休息,不要再去工作。但只要条件允许,她都会像往常一样,拿起扫帚打扫卫生。
2003年8月17日,大儿子李寿洪因病抢救无效去世了。李奶奶的天都塌了,这个最懂事的儿子、这个最孝顺的儿子,甚至来不及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来不及安慰身心俱疲的母亲,就匆匆走了。李奶奶哭干了眼泪、喊哑了嗓子,人像被抽空一样,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社区居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尽自己所能来帮助李奶奶全家共渡难关。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儿女的陪同下,专程来看望李奶奶:“我就是放心不下你,你为我们办了那么多好事,好人有好报,你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虽然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悲痛,但想到社区群众对她的信任和支持,社区工作离不开他。在大儿子发丧28天后,她又奔走在社区服务的路上。张爷爷的病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逐渐稳定。为了家庭和社区工作两不误,李奶奶专门请了保姆来照顾张爷爷,自己则在下班后给他按摩、擦洗身体。
令人遗憾的是,张爷爷在2007年8月9日离开了人世。谈起这些年的过往,李奶奶有愧疚,她陪家人的时间太少,但她从来没有后悔。在李奶奶的感召下,社区群众纷纷向李奶奶学习,他们自发的组成志愿者来参与社区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七一社区多次被评为“优秀社区”、“平安社区”。这里面,就有李奶奶的一份功劳。但面对荣誉和金钱,她总是笑着拒绝。她说:“我虽不是党员,但我是国家的干部,为人民服务是应该,国家已经给了我俸禄,其他的,一概不能要!”这,就是李奶奶人生的减法,减去了名和利,减去了得失和抱怨,收获了他人的尊重和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教了一辈子书的李老师,她以加减法为基础,为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惑,收获了桃李满天下。退了休的李老师,为人民服务不退休,忙着社区服务,开展老年问题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热心肠的李奶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我们如何做好人生的加减法,加上爱心、耐心、责任心,减去名利、得失、负能量,生命的标尺才能更宽、更长!
许磊
这个岗位叫阿丹阁,这个岗台我站了六年,其间刷过三次漆,被撞过两次,唯独不变的就是它微微向西的摆放位置,
冬日清晨还是漆黑一片,冷风一吹,着实寒冷,但同学们已经在上学的路上了。我会准时出现在护学岗的岗位上,把一条多岔道的双行线,在五分钟之内变成一条环形单行线,这就是我每天清晨的工作,这样既缓解了交通拥堵同时也保障了同学们的安全,护学岗已经有十年的历史了,十年间,市一中的学生数量不知道翻了多少番。但通行秩序却要比十年前好,除了管理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守法意识的提高。
正午,高原的烈日烘烤着整个城市,热浪滚滚。但阿丹阁的岗台上一定有我,现在的车辆越来越多。据统计,丽江每个月就有800辆车新车落户,如果将城区所有的机动车都停放到城市干道上,车辆可以堆叠八到十层。如何保障道路畅通,除了依靠科技手段,更重要的就是疏导人心。
晚高峰的车流如期而至。无论风霜雨雪,请相信岗台上一定有我。站在这个岗台上,我能够感受到身边的变化越来越大。以前丽江的出行总是慢悠悠的,但现在出行节奏越来越快,人民更有奔头,城市更加繁荣。执法环境也在改变,现在驾驶员不仅仅是执法对象,更是服务对象。以前遇到注意力不集中,绿灯亮了,还没有通行的车辆,我会很急的大声喊:“哎,怎么还不走?”而现在,我会跑到车旁在窗边和他说:“师傅,这一排红绿灯里,都没有你喜欢的颜色吗?”执法变为服务的同时,交通参与者心里的文明也在提高。以前许多的诙谐幽默的车贴都换成了“文明礼让斑马线,我做古城好司机”。礼让行人成为一种风尚,很多行人过完马路,也会对礼让的车辆竖起大拇指点赞。城市道路不再是乱抢加塞,而是一片人车和谐。
夜间,道路上最大安全隐患的就是醉驾的司机,某些心存侥幸的酒驾人员,遇到交警之后,甚至会不顾一切的想要冲卡逃离。对于我们夜鹰,就是要将其依法严惩。记得那天,一辆车冲过来,把我们提前设置近200多米的防护锥桶全部撞飞,我们拦不住,就用防护装备拦;防护装备拦不起作用,我们就用爆胎钉拦;一时间护栏的撞击声,人们的尖叫声,混成一片。轮胎与地面尖锐的摩擦声,划破了夜空的宁静。最终,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车停了下来。车灯照着我的眼,很刺眼,在那一刻却是安静的。那一刻我感到后怕。再多一米,不知道会是怎样。每次夜班回家母亲都会在保温杯里给我温上一杯牛奶,如果第二天她起来,看见牛奶还在,我也没有回家,她会担心,但我不能后退,我会操起手铐,冲向车的驾驶位,将醉驾分子依法严惩。我们会是这夜里最亮的光,我们要照亮这城市的路,照亮千万百姓平安回家的路。
我在的这个岗只是这个城市中一个平凡的岗位,我在的这个城市只是中国600多个城市中一个普通的城市,每个警察,每个岗位,都用心守护,就可以让祖国的白天井然有序,让祖国的夜晚安静祥和。我们不怕辛苦,我们不能让城市秩序混乱,我们可以身陷危险,但我们不能让你置身危险。有中国两千万警察的负重前行,就一定能缔造岁月静好的平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