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丽玲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的运算要“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第一学段),“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学段)。从心理学上讲,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它能促进思维的发展。计算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充分让学生“说理”,没有时间在种种练习训练中“说理”,想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计算教学中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说理”训练,在训练中明白算理,进而使计算教学在能“说”会“说”的基础上绽放出精彩。
口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而口算又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与熟练程度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基础。
例如,三年级上册《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课,在新课教授时,我发现学生对于计算方法都能够熟练掌握,但是针对此方法进行“说理”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200×3=?这道题,全班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快速口算出等于600,普遍的计算方法是2×3=6,在6末尾添上两个0。那算理何在呢?为什么要在6的末尾添上两个0呢?于是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以下的方式让学生“说理”。结合“想想做做”第1题的题组形式(4×2=8,40×2=80,400×2=800),先引导学生“说”出数字的意义(4是4个一、40是4个十、400是4个百),进而结合乘法意义“说”几个几相加是多少(4个十乘2得8个十,8个十是80)。接下来再通过两组题组的训练“说”算理。通过这个过程的逐步引导,学生能自然“说”出整道算式的算理。这样逐步引导并越来越熟练地“说”的过程,比直接抛个问题“说说这道题目的算理”更有实际的操作意义。
再如,一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一课,在探究45+30的口算方法时,先引导学生:你能怎样算出得数是多少呢?自己先思考,如果会算,独立说说可以怎样算;如果觉得有困难,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算出得数后,跟同桌说说是怎样算的,得数是多少;最后进行汇报。而在探究45+3时就可以让说得好的学生进行迁移着说算法——在用小棒摆出加数后,让学生利用直观对算法说理解释:因为3个十要和4个十相加,所以先算30+40,再算70+5,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计算的思维过程,理解口算思路,进而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新课程教学提倡算法多样化,是为了提倡学生独立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展示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结果。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他们不仅有原有认知结构作基础,还有自身的思维潜能作基础。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之法,并大声“说”出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要舍得放手,要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多独立思考,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计算遇阻时,再让学生相互讨论,在讨论中大胆阐述自己的算法。
有人会说,不用去问那么多的学生“为什么”,学生会计算就行了,不需要去强求学生说算理,而我认为,不会“说”算理,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以《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为例,传统的教学方法会直接教给学生列竖式进行笔算,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教学生怎样数位对齐,怎样从个位算起,甚至让学生记熟练了计算法则,按部就班地去计算。这样做,学生的思维完全没有得到启发。正确的做法是:把理解算理作为重点,先做好口算的复习,复习的时候要让学生说学过的算理,接着当学生根据例题列出算式后,马上引导学生,你准备用怎样的办法来算得数呢?先独立思考,思考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算法。通过小棒和计数器等学具操作后,让学生边操作边说理,这样通过操作实践获得计算的直接感受后,接着学习怎样列竖式,学生就能明明白白说出个位上的数要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要与十位上的数相加。在这个基础上,到后面的单元中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时,学生只要在教师的点拨中就可以把数位对齐,对怎样“进一”等算理说得条条是道了。说熟练了,自然就算得正确了。
学生在计算中会受强信息的干扰,如25×4=100,这是一个强信息,因此,学生在计算24×5时,也等于100,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说算理,我们可以把算式分成20×5和4×5,再说说具体怎么算,显而易见,20×5就已经等于100了,如果学生无法“说”清算理,就不会把这道乘法算式进行如此的拆分口算。知识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特别作为计算的教学亦是如此,一环紧扣一环,要让学生学会“说”清算理,继而明白每道题的算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笔算的正确率。
《数学的教与学研究手册》中写道,“好的估算者表现出了思维的灵活性,并能采用多种不同的策略,他们对数的运算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在估算中不断地对此加以应用”。说明小学阶段的估算教学不容忽视。
估算以准确熟练的口算为基础,与计算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一次作业中,有个学生出现这样的计算情况:50×33=165,我让学生检查一下,学生通过列竖式计算后发现错误。于是我将此错题板书出来,让全体学生判断,并要说出你是怎么想的。有学生说到“我知道50乘30就是1500了,50乘33应该比1500大,不可能是165。”我马上接上话:“对了,刚才这位同学把33想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算就是一种估算的方法,如果我们在计算前都这样估一估,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了。”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把33想成30的理由,逐步培养学生在估算时能把握好数的大小关系的敏感性。再从误差的角度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把33想成40。这样,通过体验并说出估算的方法与作用后,学生计算的错误少了许多,不但培养了估算意识,还提高了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必须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学生只有在实际情境中结合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才能说出多样性的估算方法。
例如,解决问题:学校组织订《小学生数学报》,订一份报纸全月是18元,订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元?有学生回答180元,有的是200元,这时可以充分让学生说出估计的方法。如有学生说把12看作10,要180元,还有两个月没有算,加起来会比180大,所以我估计是200元。
再如,一台美的洗衣机的价格是3025元,一个美的电饭煲的价格是305元,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饭煲大约共需要多少钱?学生思考后,组织学生说估算方法:
生1:把3025看成3000,把 305看成300,大约是3300。
生2:把3025看成3030,把 305看成成300,大约是3330。
生3:把3025看成3050,把 305看成是300,大约是3350。
根据这三种估计,再让学生说理由哪个是最接近的,得出3330最接近精确值。这样教学,学生在不断地估、不断地说的思考交流过程中,掌握了估算方法,明白了估算算理,培养了估算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准确、精炼、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述算理、做题思路以及多种算法的思维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