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研究部
“改革总是从违法开始”。曾被视为改革精神代表的这句著名的话,是1980年代中期以土地转让创办中国第一个农民城的温州基层干部陈定模发自内心的大实话,因为土地转让在当时确属违法。回顾整个中国前30年的改革历程,这种出于对计划体制坚冰的打破而出现了“以违法、违规方式迅速做大而最终被法律法规纳入合规”的模式,可谓比比皆是。这是一个建立在空白之地上的市场经济中所特有的一个历史现象。
一个更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具有更彻底变革精神的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主体们,同样崇拜“打破规则”的先发红利,并普遍认为这可以带来所谓颠覆式创新的天赐良机。
根据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在其名著《颠覆式创新》中所阐述的,所谓的“颠覆性”是指能够开辟一片新的市场——也就是所谓的新市场颠覆(new-market disruption);或者能给现有产品,提供一个更简单、低价或更方便的替代品——也就是低端颠覆性(low-end disruption)。但克里斯坦森的所指,基本都是在一个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市场规则之下实现的。像Uber这种彻底挑战了原有市场运行秩序的颠覆式创新案例,虽然在融资和市场关注度上赢得了空前的成功,但也频频遭遇多个国家的强力监管,这对于其实现真正的商业成功(持续盈利能力)也埋下了巨大的“地雷”。
回到国内互联网领域的创新现状,不得不说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规则体系正在迫使这头试图到处闯进瓷器店的公牛拴上铁链。从大概率上看,《首席财务官》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的互联网创新正在步入“规则时代”。至于那些试图以挑战监管规则为主要卖点的互联网创新的未来,套用《金刚经》里的点睛偈语——一切有“违”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随着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三味真火持续烧烤,以及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政府出台的对天使投资者的奇葩政策性补贴刺激,双创这盘菜基本上是彻底被烤糊了。从逼仄的街边小馆,到形形色色的创业咖啡,只要你屏息静听超过5分钟,总会有一单超过亿元估值的创业项目随着餐巾纸上的勾勾画画飘进耳朵里。套用哈姆雷特的句式那就是——创业,还是下个月创业,这是一个问题。而形形色色的创业项目和创新方向,也好似闻名全国的锦州烧烤眼中数以百计的菜品,只要你能想到,就能烤出来。只不过,出乎创业新手们意料之外的是,在互联网炭火之上的所有创业菜品,和食品安全规则之下的锦州烧烤一样,正在面临一个基本完善的市场经济规则体系的强有力约束——总不能把地沟油烧烤出来的创新菜品也当做“颠覆式创新”吧。
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告诉持续亢奋的创业者,尽管有了“互联网+”的加持,但是总体的创业失败率并没有因此而降低。根据业内一个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6月30日,包括神奇百货、博派养车等融资上亿的公司倒闭,而总倒闭数量则超过了2000家,超过创业总数的10%,其中,O2O、汽车、电子商务是创业公司倒闭的重灾区。各种原因除了融资、商业模式、团队等三大主要败因之外,我们注意到,业务创新的合规性风险正在成为第四大败因。很多打着颠覆式创新照片的创业项目,其商业模式的“创新”本身就游走在灰色地带,甚至冲撞监管红线。
必须提醒的一点是,在市场规则基本完善、监管力度日趋严格的当下,中国式的互联网创新已经“不得不”进入规则时代。
“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宋代庄季裕《鸡肋编》里收录的这句俚语,道尽了过往中国历史上大把农民起义的结局。从草根创业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那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迅速把局面搞大,以求得监管机构的事后追认,就像10年前的支付宝一样。
然而,野蛮生长的时间窗口正在无可挽回地关闭。
2014年,一个名叫“人人快递”的APP在互联网上迅速蹿红又迅速被多地叫停,“下班回家路上,顺便捎个快递,还能挣一笔外快。”人人快递APP在网络上迅速蹿红,上线不过一年就已有注册用户近700万人,“自由快递人”近200万人。事实上“人人快递”是一款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快递员的应用,只要用户当日行程与快件起始点吻合,就可以马上抢单,顺路带个快件,还能得到相应报酬。“人人快递”在鼎盛时期平台日均交易量大概有8万单,主要运送鲜花、蛋糕和咖啡。
不过质疑也随之而来,“任何人都可以充当快递员”的模式,有悖于国家快递管理办法的规定。这个APP很快就遇到了叫停潮,各地邮政部门纷纷叫停“人人快递”,称其未取得快递资格证书而经营快递业务。直到人人快递被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叫停,其所属公司还在纳闷:“公司名字里虽然有快递,但我们只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为用户提供发布和接受信息的平台而已。”
回顾这起叫停事件,监管者有理有据,企业满腹苦水,用户则心怀抱怨。企业方认为人人快递平台本身并不涉及物品的流通和处理,‘自由快递人’与人人快递平台之间也不存在劳务或劳动的隶属关系,因而快递管理办法对于人人快递并不适用。而监管者认为根据行业规范,一个快递从发出到对方收到,要经过验收、转运、安全检查等多个环节的把关。但人人快递将这些环节都忽略了,如果出现意外问题,造成的社会成本可能会更高。显然,人人快递并非一个单纯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同样也部分参与了快递业务。
越来越多的监管案例说明,当互联网的创新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甚至黑色地带的时候,曲终人散只能是唯一的猜得到的结局……
2017年3月,人人快递宣布改名为人人快送,从其更名声明上可以看出对监管红线的绕行动作:因为人人“快递”的名称类似于顺丰快递、申通快递等传统的快递公司,让人一听到此名就会自动带入服务类型,所以人人快递客服经常会接到咨询电话:“从北京发快递到广州怎么收费?”等问题。人人快递的名称无法准确充分的将服务传达给用户,是此次APP更名的根本初衷。
不过,尽管人人快递APP此次更名为人人快送,但很难说其商业模式的本质就真正和快递行业建起了实质上的防火墙,虽然在第一时间以“人人”两个字赶上了众包的最新潮流,但仅仅“安全性”上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可以随时切断其脆弱的生命线。
而人人快递的遭遇却并没有给这个行业泼了冷水。也正是在2014年,在人人快递遭遇监管叫停潮的同时,这个在快递行业前浪刚刚被拍在沙滩上,后浪马上以更为合规的形式出现。2014年,一个叫闪送的APP华丽登场。
显然,闪送是有备而来,确切地说在人人快递用生命的代价蹚出了政策底线时候,闪送完全合规的身份让其发展起来顺风顺水。同样是同城快递,追求的同样是速达,闪送公司的运营模式则是“专人直送,更快更安全”。闪送是一种新兴的物流形式。用户在 App 内下单,由附近的闪送员进行抢单,将物品立即送到收货方手中。截止2017年初,闪送注册用户已达到 2300万,日单量峰值突破 10 万单。闪送的时效承诺是:直线距离 5 公里 60 分钟送达,每增加 5 公里加 30分钟。以北京为例,目前闪送在北京能够做到直线距离 5 公里内平均 23 分钟送达,直线距离 10 公里内平均 33 分钟送达,北京全城平均送达时效达到 45 分钟。超时率在 1%以下。据称闪送称其已经在全国 31个城市开通服务,
2017年2月6日,闪送公司宣布完成C轮5000万美元(约合3.43亿元人民币)融资,成为2017年春节后国内第一个完成大笔融资的公司。据悉,闪送的本轮融资由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和执一资本领投,普思资本等跟投,光源资本继续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据了解,这也是迄今为止同城专人直送领域规模最大的一笔融资。
值得欣慰的是,没能赢得野蛮生长时间窗口的人人快递却直接催生了接下来的合规创业者,这也算是人人快递这样一个称得上“有质量的失败”的宝贵的案例残值吧。
必须承认的是,大量中国式互联网创新确实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商业领域,填补了很多市场空白。然而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之网越织越密的当下,市场空白和颠覆式创新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某些所谓的创新者开始恶意钻营政策监管的空子,而这些所谓的钻营在遭遇了强力监管之后,不可避免地带来对整个行业的重创。
这方面的案例最典型的当属2年前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在P2P最火热的时候,身为上市公司的多伦股份直接将名字改为匹凸匹,企图搭上这趟极速升空的火箭。根据2015年财报的相关统计分析,当时有119家上市公司涉足互联网金融,并对外宣称仅2015年大赚400亿元净利。然而,借助所谓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外衣,许多P2P公司实际经营的依然是非法集资等违法业务。2015年底,规范P2P行业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发布。在严格的监管下,不合规的P2P平台开始洪水般的跑路。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8日,全国正常运营网贷平台共1620家,完成银行存管系统上线的只有124家,仅占正常运营平台的7.7%。而截至2017年1月底,P2P网贷行业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3493家,其中问题平台数量为1811家。从这组数字上可以说大多数P2P都是违规经营。
事实上,2017年P2P风险的盖子还远未完全揭开。从2017年以来的管理层多个会议上向市场喊话中,可以看出2017年依旧延续了去年的强监管态势,1月10日,银监会召开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严治互联网金融风险。如此深入坚决地推进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正是因为过去两年发生了太多涉及上百亿上千亿的P2P狗血跑路案,令大家谈“P”色变。
而这些行业的“钻营投机”者对全行业带来的伤害才刚刚开始。据融360统计数据显示,目前P2P网贷行业的平均收益率已经降至9%,与辉煌时期的高收益率相比,落差不小,再加上投资风险仍较高,不少投资人都产生了投资焦虑,投资信心受到打击。2017年2月,交通银行在上海发布的最新一期《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小康家庭受到一些P2P平台出现上亿项目逾期风波,以及外汇大额交易新规出台等一系列事件导致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导致家庭财产性收入减少、动产不动产的投资意愿均下降。
不妨说,兴亡倏忽间转换的P2P浪潮,错就错在进入了监管反应最迅速的金融领域,“一有苗头便遭痛击”是这个领域对违规者的监管常态。
即便是在CFO案头工作最常见的领域,也正在成为互联网创新所蔓延的方向。
4月21日,在南京举办的“互联网+企业服务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5所财经类高校的专家学者、约60家互联网+企业服务领域的企业家共同聚首研讨智慧财税。相关专家预计,随着财税服务行业完成现代化转型,未来智慧财税产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林军在该论坛上表示,互联网+财税服务或许是未来几年互联网创业最大的风口之一。“互联网+财税”要借鉴成熟的资本运作经验,吸引创投资本和天使资本进入,从而为财税专业服务机构业务创新提供金融支持能力,促进财税服务行业完成现代化转型。
当然,如此庞大的战略机遇应该留给那些一出生就高度合规的智慧财税创业者们,而不是趁机浑水摸鱼的“劣币”。
不久前本刊曾收到一份一家主营互联网税收筹划的创业公司的合作建议书,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推荐文字就是,“适用于以下场景的税务筹划:无票成本、企业和个人高额所得税、兼职平台高额税赋等问题,将这些20%、30%、40%的税赋成本锁定在3%的综合成本(管理费、税费、服务费)。”可以说这个比例的税务筹划力度,完全秒杀掉四大这样顶级的上百人专业队伍构成的专业税收筹划服务。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如此神奇的互联网税收筹划是怎么实现的。
本刊研究部认真分析了这份只有区区16页的项目合作建议书,这个自称“结合了国家政策和自身资源以及互联网财务服务平台的优势”而实现超低税赋的立论基础,其核心的策略只有一个——“国家政策规定:个体工商户每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的免征增值税”,实现路径就是帮助客户开立一堆个体工商户的壳公司,从而将高额税赋降下来。在其规划的纸面推演案例中,假设某客户个人薪酬 36万元/年,每年缴纳个人所得税为67440元,而使用这个互联网税收筹划平台后,只需10800元(即3%的综合服务费);如果是100万元税前利润/年的企业客户,每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25万元,而使用这个互联网税收筹划平台后,同样只需3%的成本3万元即可。
看到这里我们相信CFO读者们已经看出来这是一个典型的卖假发票项目,而这样一个完全是触碰了红线的所谓创业项目,在上线之初就拿到了1000万元的天使投资,而且短短数月竟然发展了不乏知名企业客户在内的200余家企业客户。尽管剧情尚未落幕,但这类“创新”的结局一定在CFO们的意料之中。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互联网的监管环境是日益趋严的,知识产权、用户隐私和公众利益方面的保护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今年春节前后,坊间传出刚刚组建1年的百度移动医疗事业部被成建制裁撤的新闻。业内主流的判断认为,这是百度在医疗搜索上的近年来连续触碰公序良俗的红线(典型的就是医疗搜索的竞价排名)后艰难转型的尝试。但作为整个灰色系的百度医疗体系中的唯一亮色,2016年10月份成立的百度医疗大脑团队与产品被保留,这是百度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疗健康行业的重要载体。我们也期待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三大旗舰之一的百度,能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合规创新中获得应有的成功。
百度医疗战略演变的案例,可以说代表了野蛮生长后的互联网创新该向何处去的一种可贵尝试。毕竟,在监管和创新经过多年博弈达到平衡点之后,可以说在“规则时代”的互联网创业更具突破性和杀伤力,这个时候我们更期望看到的是合规下的互联网“破坏性创新”对传统利益格局带来的巨大撼动以及在博弈中获得更多的前进动能。
比如,同样是切入了森严壁垒的中国金融领域的互联网创新,但支付宝及其后来的蚂蚁金服的演变与迭代,更值得借鉴。支付宝最可贵的发现是,支付竟然是连接一切的“神一样的存在”,如今摆在蚂蚁金服面前的是无限广阔的金融创新舞台。
同样可贵的是,支付宝与监管机构和规则的互动与博弈历程,堪称真正的互联网创新与旧秩序之间的代际冲突。比如,在余额宝上市之初,规模迅速突破5000亿元之后,迅即面临诸如“抬高社会融资成本”“依附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等行业指责,并遭遇四大国有银行集体下调支付宝快捷支付转账额度等刻意打压。然而,对于有着强大创新基因的阿里系来说,在规则范畴内前进的脚步不仅没有慢下来,反而更为迅速。蚂蚁金服迅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致力于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随之而来的是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蚂蚁金融云、蚂蚁达客等子业务板块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依靠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从成立至今,蚂蚁金服推出的产品与服务已经成为中国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
可以说这种在规则之内的新旧业态之间的竞争,才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前进步伐的发动机。适者生存的商业法则被发挥到了极致,受益者不仅是创业者、消费者,同时也有传统行业中被压制已久的创新萌动。
电商的崛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各大品牌在实体店开店的速度上都直线下降,甚至许多品牌出现了大面积关店的现象。然而反观淘宝2016年双11服饰类销量冠军优衣库仍旧以每年新开80-100家店铺的速度快速发展。作为一个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优衣库在面对电子商务的冲击,显示出了巨大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比如,优衣库响应消费者期望推出的部分精选商品线上/线下同步优惠、门店自提以及门店支付宝买单好礼的服务,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面对零售行业普遍担心双十一电商造成消费者分流现象,优衣库却实现了线上天猫店与实体门店销售双赢,网上零点秒杀后,实体门店部分精选商品同步优惠再掀抢购热潮。优衣库主打新零售体验经济-“优智狂欢节,门店更精彩”主题活动,除了天猫官方网络旗舰店的活动之外,在实体门店也准备了一系列精选商品优惠及服务,多款精选双十一活动商品线上线下同步优惠,给消费者带来升级的购买体验。并且优衣库自2016年双十一起逐步推出另一项创新服务-在全国超过100个城市400余家门店推出线上下单,线下24小时内门店便捷取货的服务(即优衣库将为选择“门店自提”的消费者在后者于优衣库天猫旗舰店下单后24小时内完成备货,并通知消费者至其所选择的门店提货) 。优衣库用精致的服务将消费者从手机端又拉回到了实体店,实现了线上线下双赢。
在创新视野中,不存在所谓的传统产业和夕阳行业。可以想见,越来越多的颠覆与反颠覆将持续在中国市场经济的舞台上轮番登场。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模式能够获得阶段性的胜利,但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的互联网创新已经正式进入“有规则时代”,像韦小宝那样怀揣两包石灰上擂台的坏孩子已经没有参赛资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