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管理反观教师闲暇教育的思考

2018-01-24 11:40陈小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3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职教师

陈小琴

摘 要:当今的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多和个体自由发展的需要,使得闲暇教育备受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对闲暇和闲暇教育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我们将针对高校学生管理以及教师的闲暇教育开展作出分析与反思。

关键词:闲暇教育 高职 学生管理 教师

一、闲暇教育的概念简述

美国教育家J·曼蒂认为:闲暇教育是“向人们传授有关各类闲暇活动的知识和技能,或通过安排娱乐项目和课外活动对人们实施教育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告诉人们如何有价值地明智地利用闲暇时间。闲暇教育是自由的、开放的、自我开发式的教育活动,这是闲暇教育的根本特点。闲暇教育的外在表现有:第一,教育的对象广,因为它是一个终生的继续教育过程,所以它面向的对象是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第二,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个体可以通过学校这一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教育、电视教育、成人面授教育、家庭等非正式的教育形式来进行。第三,教育的内容丰富,可以是人文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等内容。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闲暇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培养学生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技能和技巧,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闲暇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闲暇生活的水平,使学生自己的个性、道德品质、社会技能、创造才能等得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

二、闲暇时间角度下所表现出的学生管理问题

当前高职教育处发展阶段,很多院校的课外活动没有真正贴近、融入到学生当中,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往往对于课外活动处于事不关己的状态。最终造成参加课外活动人数较少,甚至参加的学生是为了在综合测评时加分或者是为了应付任务,最终课外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在缺乏对学院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兴趣的同时,为打发相对较多的课外时间很多学生沉迷网络。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学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他们可以隐蔽真相和真心,与他人自由平等地交谈各种话题,可以将高兴与不高兴都倾诉给陌生人,可以在网络上根据喜好自由的査看各种信息,可以欣赏观看最新的电影,最时尚的音乐以及娱乐新闻。在网络的天堂里可以取其所好的浏览,最终导致了他们更愿意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这样学校里的课外活动就基本处于事不关己、消极怠工状态。

三、从学生管理的角度来看闲暇教育的开展意义

(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高职学生在学校自由的时间比较多,上课时间一周平均5小时左右,其余时间都是闲暇空余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不然无法达到术业有专攻的效果。学习也不单单是提升专业技能也是进行自我修养提高的一项活动。学习是一种享受,在知识海洋中遨游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在非闲暇时间中进行自主感兴趣地学习则带有很强的客观性。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学习,这样能产生最佳的效果。在闲暇中,听听音乐,看一些视频讲座,多参加一些学术讲座,聆听世界的声音,满足自身对知识和欲望的渴求,提高自身的文化与审美修养。高职院校一般都是一些很死板的专业知识,学生可以多看一些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感性认识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多到处走走,提高自己的领悟水平。高职学生好好地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具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培养自身的文化品味、道德修养以及创新素质等。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的提高,完善知识的理论框架。

(二)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

“个人的社会关系越丰富,他的本质也就越丰富,发展也就越全面”,马克思说。在高校中,学生的社交活动非常的狭窄,经过我的切身经历发现,在刚开始一般都是仅仅局限于一个宿舍,宿舍之间很少有联系。另外就是以班级为一个活动中心,渐渐的向上开始缩小,只有学生干部在不同专业之间认识一些人,像普通的学生基本处于封闭状态。现今的教育不是传统的教育,不是培养那种书呆子,而是培养灵活多变,具备各项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目前的闲暇教育,能够推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在闲暇中走向真实的生活,走向繁杂的社会,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周围的客观世界。给自己建立一个抵御外界困难的城堡,不管是专业还是与人交流上,都能够得心应手。不断地从外界和书本上吸收物质能量和精神能量,增加自身交往的能力。

(三)利于学生的人格完善

闲暇教育具有开放自由的特征,不是死板的教育,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八股文式课本教育,当今都讲求时效性,知识在生活中做到立竿见影是最理想的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少高职学生经过大学三年的培养依然是人格缺失现象十分严重,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一时间感觉自己一无所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不能调节好自己的状态,在学校饮食不规律、生物钟不平衡、情绪烦躁等许多不良因素日積月累渐渐形成了懈怠、狂躁、不安等的人格扭曲。学校的闲暇教育体系要根据青少年的人格发展特点进行阶段性的教育,引导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接受学习和社会的挑战,在充裕的时间里积极参与各种闲暇活动,有效避免身体疾病和心理异常的发生,这样肯定能够带动人格逐步的走向完善。其实,闲暇教育就是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各种活动之中,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懂体会到人性的魅力,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当中保持一份微笑,学会理解与宽容,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自信。

(四)帮助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教育不应只是传授专业知识的一种机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并引导学生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激情社会中不断超越和完善自我,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展现各自的独特魅力。在具体的个性化培养中,闲暇时间是培养个性的最佳时间,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机构,诸如书法、舞蹈、绘画、音乐等的培训班等。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做好我国的人才建设,做好这一工程的所有防御措施。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必不可少的会对个性发展有一定的约束,学校要尽可能的优化时间安排,尽量减少学校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制约性。学生在闲暇时间里进行丰富详实灵活的闲暇活动,开辟发展学生人格个性的新领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一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育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这就表明个性化的人格需要我们大家的维护,以闲暇的教育来支撑,集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力量于一体来发挥学生的独特个性,进行新的发明和创造。

(五)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一直是重知识而轻实践,重书本而轻动手能力,而高职学生更应注重实践与应用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闲暇时间管理方面的研究可以让学校加强闲暇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生能加强自我时间的管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被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所困扰,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闲暇时间管理,能弥补中小学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缺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性格与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活动与内容。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社会化程度的需要,还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闲暇时间管理有助于专业素质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与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力与适应力,更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关于教师开展闲暇教育的思考

闲暇教育包括闲暇的认识与价值观、闲暇的态度、闲暇时间的管理、闲暇活动的能力等方面。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好对学生闲暇教育的指导。

(一)加强闲暇教育的意识

闲暇教育由于受到社会功利思想的误导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闲暇教育是“可有可无”,闲暇生活就是“玩”,学校没有必要对其进行教育。加强闲暇教育的意识,首先就是要改变这种落后的观念。因为闲暇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又要满足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及人的总体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增加的闲暇时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闲暇时间的增多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让人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也可能让人们虚度光阴、放浪形骸,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闲暇时间的两面性,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闲暇时间管理的引导,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要想提高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就必然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加强闲暇教育的意识,不仅要认识到闲暇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要有具体的闲暇教育目标与闲暇教育计划,要建设实施闲暇教育的硬件与软件环境,因此必须因时因地制宜进行。比如在高职学生进校开始,就要通过开学教育和德育课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闲暇价值的教育,让其认识到闲暇时间不等同于纯粹的休息时间,而是休息与发展相结合的时间,且重在自我精神发展的需要,利用闲暇自我充实、自我完善,提高大学生活的品质。总之,有了正确的意识,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意识会指导行动。

(二)研发与利用闲暇课程

在研制课程时要注意目标的明确性,活动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与针对性,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心理发展程度来制定。从课程设置方面,对学生的合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指导与教育,给予其相关的闲暇知识与技能的指导。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能够尽量考虑学生的闲暇时间管理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意识,教他们如何有效的管理时间。

课程是对教学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①目前大学里还没有相应的闲暇教育课程,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来引导大学生。为了让大学生能充分认识到闲暇与自我成长的关系,对自己的闲暇生活准确定位,从而能对自我的闲暇时间进行有效管理,培养良好的闲暇时间价值感,形成良好的闲暇态度与闲暇习惯,努力学习并具备一定的闲暇技能。大学生闲暇教育课程可作为大学里的选修课程来进行。与其他课程一样,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旨在闲暇价值观的培养与闲暇技能的培养。

显性与隐性课程的结合。显性课程就是专门开设的闲暇教育课,主要是通过课堂传授,对学生进行闲暇价值理论的学习。而隐性课程是学校的潜在的教育影响,通过校园环境、教师素质、图书馆、各种娱乐项目的开发等等,及潜在的精神文化的影响。

学科课与活动课的结合。闲暇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学科课的理论学习,而活动课主要是让大学生参与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特长的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实践,主动的管理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三)创新闲暇教育的方法

闲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由性,因此教育的方法决不是强制性的灌输的方法,从高职学生的特点来看,方法重在引导。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且受西方多元思想的影响,传统的娱乐方式正在受到冲击,他们的闲暇活动往往充满刺激性、前卫性,代表一个时代闲暇娱乐的先锋。因此引导的内容与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把握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发展的方向,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辨别是非、做好自我、真正成为时代的先锋。另一方面,大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因此闲暇教育应摒弃强制性的理论灌输、呆板说教,而代之以体验教育、快乐教育。以情感与实践教育为主、理论教育为辅,注重对学生时间价值观的培养,情感的熏陶,行为习惯的养成。把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除了课堂授课、参与各种活动外,学校要定期开展这方面的讲座、图书宣传等等。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与认可,以便激发内心的热情,主动地规划与利用好闲暇时间、学会健康的闲暇。

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高等职业学校也不断扩招。高职学生相较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往往具有学习成绩不佳、自控能力不强的缺点,这也导致了学生管理难度的加大。再加上目前娱乐行业的快速发展,给高职学生带来极大的诱惑,高职学生的闲暇生活往往出现很多问题。作为社会主要的教育机构,学校和教师承担着重要教育管理任务,对于闲暇教育的实施和效果应该格外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顾浩俊.浅析闲暇教育视阈下的高职学生社团工作创新[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2):91-93.

[2]钟燕茹.发达地区高职生闲暇时间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3]徐雪晶.增强吸引力:我国高职教育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D].曲阜师范大学,2016.

[4]邵方益.当前高职大学生闲暇生活及其引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职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