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成功的基本特征

2018-01-24 11:40邓敬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3期
关键词:教师应教材活动

邓敬东

一、教学目标——具体独特

传统的教学目标要么强调知识的传授,要么强调能力的培养,它是建立在对学生片面认识的基础上,即学生是教师加工、改造的社会产品,只有作为接受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作为形成主体的独立性、创造性。因此,由于忽视学生的个体,也就无法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现代教学目标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它把学生看是一个理性、感性和灵性的“全人”,而不是吸收、储存知识的仓库或者专门应付考试的机器人。课堂教学的一切设计、安排、动作,应充分顾及学生的认知领域及情意领域等三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即应包括认知掌握目标,技能达成目标,心理发展目标等三个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精通精当

成功的教学体现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之中。教师只有对他所传授的内容融会贯通、如同已出、烂熟于心、了如指掌,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才能顺手拈来,皆成妙趣,才会有那样一种拥真理、“一览众山小”的沉着与自信;教师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也就才会有理智的挑战、内心的震撼,以及触及心灵的影响。教师只有把讲授的内容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讲课才真正称之为“讲”,教师才能把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方面;只有真正交流了,才能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能成为师生共存共享的生活。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课前就必须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因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握情况,教学效果的好坏跟教师课前是否精心准备有关。教师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教师掌握教材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要弄清楚,弄懂;透,就是要透彻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溶化在一起了。这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达到化的境界,才算是完善地掌握了教材,吃透了教材。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中,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转化,即如何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深奥的内容通俗化,困难的内容容易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中一定要体现“少则精”。因为教学效率主要不是取决于内容的量,而是取决于它的质。应该对丰富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提取最有价值的、精华的内容去哺育学生,做到“厚积薄发”、“画龙点眼”,使学生有大脑活动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学生掌握了知识的精髓,就能以一当十,举一反三,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有趣,越学越聪明。

三、教学方法——启发转化

教学方法的设计是教师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顶工作,教法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们应该知道:“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师不是教“教材”(书)而是教“学生”(人)。因为一切教育活动都要落实在学生身上。

在教学中,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当代运用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教师要把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迁移到学生身上,必须经过一番加工处理,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才行。学生接受这种“移”时,也不是原封不动地搬过来,而是要在自己的头脑中经过编码处理以后才行。这里教师的移处理就是启发,学生的接受处理就是思维。由此看来,启发教学的本质就是如何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启发的关键在于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启发的实质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思考,二是主动表现。

启发教学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启发教学是个过程,从问题的提出,到认识的深化;二是启发教学是一种氛围。教学中要更好地体现启发的精神,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中力求新颖多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学,把读和议,把讨论和练习,把传授新知识和学生的自学,把安静思维和热烈争辫,把紧张的智力活动和轻松愉快的“游戏”,把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等最优化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以及各种分析器交替配合,达到以兴助兴,进行符合大脑活动规律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主动生动

学习是学生自身的认识活动,认识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个人,任何人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要靠学生自己学。教师施教的目的,最终都要落实在学生身上,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诸多方面获得进步,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只有当教师把学生当成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时,教师才可能有效的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让他的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也就能够在多在程度上实现教学的目的。离开了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一切努力都成为泡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得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指导和调控。所以,成功的教学,要求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的主要活动就是“导”,学生的主要活动就是“动”,教师的导具体表现在:当学生学习方向不明时,教师应给予指导,当学生学习思路混乱时,教师应给予开导,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辅导,当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时,教师应给予指导,当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时,教师应给予诱导等。而学生的“动”具体表现在能否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和动脑上。

五、教学氛围——和谐愉快

传统的教学重理智控制,轻情感沟通,忽视情感因素的教育价值。而现代教学则是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与融洽作为其执意追求的一种心理环境,着力从理性与情感统一的高度来驾驭和实施教学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学习需要,学习情感的主人,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人。长期以来,造成教学被动局面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忽视或没有重视去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现代教学课堂,一定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关注儿童的幸福,要让课堂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构建“乐学”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真正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堂教学要做到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是先决条件。虽然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但教师讲究教学艺术是必不可少的。

六、教学关系——民主合作

我们的青少年缺乏一种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乏一种积极的参与意识,缺乏一种独立性。我们的教育是有责任的。

成功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它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双方合作的活动,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同作用。这种活动的基础就是民主,即教师能充分尊重、理解学生,不滥用教师权威。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作为受教育的学生,他们也是一个个有感情、有灵性、有理智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强烈的自尊心,懂得快乐和痛苦、羞愧和恐惧。没有什么比无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扼杀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更有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了。教学中的民主化,要求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坚决摒弃居高临下、惟我独尊、以势压人、一言堂等家长作风;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经常开展师生之间的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研究、质疑、答问、座谈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方面的互助;变教师一言堂为师生“群言堂”,变学生“只听不说”为“既听又说”。

参考文献

[1]王均霞,吴格明.“理解性教学”研究的哲学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8).

[2]张瑾.“问题”伴我成长——试论教师“問题意识”与教师专业化成长[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1).

[3]李娟,刘立德.对教育史学科发展几个问题的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3).

[4]任永泽.教育实践工作者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知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1).

[5]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1(01).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教材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