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启思,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18-01-24 11:40张娇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3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语文对策

张娇娟

摘 要:问题意识是指面对事物时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要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意识,它是创新的起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如何改善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问题意识 对策

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不愿主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处于被动思考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到了语文应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必须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进行,这也意味着语文课堂不能脱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寻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和仔细的思考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因为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得到拓展。在质疑和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探寻相关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又拓展了思维,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一)营造良好质疑氛围

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不能提出问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老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有不同于文本的看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质疑热情。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我们要注意在师生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用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和谐的笑容,为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创设良好氛围,唤醒学生主体意识。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喂鸡如此,课堂教学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这种改变和参与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从而达到使学生会问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好奇心理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容易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教师应尽可能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困惑。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课文标题中的“借”字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诸葛亮真的是向曹操“借”来的箭吗,题目中为什么要用“借”字呢?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层层深入分析,让学生明白题目中的“借”字点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通过这样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诸葛亮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

(三)教给学生质疑方法

会问问题,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信心来源。除了要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问题。只有培养起学生问问题能力,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技巧,真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促其得法善问,必须经常性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质疑。

第一,抓住重点词句质疑。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对理解全文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层层递进,巧妙地将课文引向深入。如教《詹天佑》一课时,抓住第一小节中的句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他有哪些杰出贡献?”“詹天佑为什么被称为爱国工程师?他的‘爱国体现在哪儿?”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

第二,抓住矛盾处质疑。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貌似矛盾,实则统一。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矛盾,引导学生发问。如在《草原》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发现了几处看似矛盾之处:“翠色欲流”是将流而没有流出,那么后文为什么还说“轻轻流入云际”?作者到底是想“久立”还是“坐下”?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而这些地方正体现了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启发学生探究问题

除了会质疑,我们还要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归纳、筛选,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有效提问,什么是无效提问,什么是肤浅的问题,什么是深刻的问题,从而影响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说明文一般介绍的都是常识性的知识,拓展空间特别大,这一特点决定了开展拓展阅读培养探究能力的优势,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运用。在学生明确了所要探究问题的基础上,再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选择自己最想探讨的一两个问题,并制定阅读探究计划。然后让学生广泛阅读,收集、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这一环节尽管主要在课外进行,为了保证质量,我们还是要加强指导,必要时应举办文献查阅、网上检索、做文摘卡等技能方面的培训。同时,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拓展阅读的效率,可提供必要的资料。这样与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相结合,与学生丰富多彩的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水平,促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激发,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质疑能力。

结语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爱问、敢问、会问、善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丽丽.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7):44-44.

[2]杨晓红.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問题意识的养成[J].教育革新,2015(12).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小学语文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