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2018-01-24 11:40王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3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王芬

摘 要:新课改的实施,其教学目标是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外国文学作为当前高校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教学之一,直接关系到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因此,高校要注重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训练,改革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内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介绍了当前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现状,进一步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外国文学 教学改革 方案

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其中包含了欧美、亚非等多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并且纵横几千年的时间跨度,远远超出其他课程容量。在目前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学习知识大多数时间在课堂上完成,再加上国外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缺少对外国文学背景知识的了解,给学习外国文学增加了难度。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加大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要不断探索与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当前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存在文化差异学生理解困难

高校现行的外国文学课程教材,囊括了西方国家、亚非国家的文学作品,而由于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缺少对文学知识背景的了解,导致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课程时很难理解其中的文学内涵。例如,在西方国家的作品中,通常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是以两希文明为基础,而我国的历史文化与文学背景则深受儒道传统的影响,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影响了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于抽象缺少实用价值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出相应的文學框架,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的过程中探求发展线索,并养成思考问题意识,之后学生在作品中验证外国文学的规律与特点,进而构建出坚实的知识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与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为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但也使教学过度依赖技术手段,并且呈现出流程式教学,使教学形式过于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学到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缺少实用价值,仅限于概念、理论上的了解。

(三)考核形式落后缺乏综合评价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考核形式过于传统,例如,在考核中要求学生完成规定主观题与客观题,并且还要不能少于几种,这种落后的考核形式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设定的固定考核流程,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际情况不能做出综合性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传统的考核流程让教师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不能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调整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合理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为了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文学知识,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在很多世界名著已经拍摄为影视剧,教师可以选择精彩的片断作为教学课件,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把学生快速带入作者的写作时代,学生从中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文化特征、风俗习惯等,加深对外国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另外,很多外国文学作品篇幅较长,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学生需要大量的阅读时间,很多同学失去阅读兴趣,教师不得不压缩作品进行反复的讲解,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快速对全篇作品进行了解,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采用双语教学培养学生文学作品审美能力

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其中包含了对外国诗歌的内容,而现在很多学生只喜欢中国古典诗歌,排斥外国诗歌,对外国诗歌的形式难以接受,这都是由于缺少对外国诗歌以及文化背景的了解而出现的情况。现在高校学生接触的外国文学诗歌作品,都是经过名家之手翻译而来,而现在很多学生感觉语言乏味,与当代学生的语言环境不匹配,失去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双语教学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直接让学生阅读原文。现在高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学生通过阅读原文,再与译文进行对比,慢慢揣摩外国诗歌的艺术之美,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通过双语教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审美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契机,提高学生的文学造诣与应用能力,进而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组织课堂讨论互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互动,采用现代的中国的视角来分析外国经典作品,帮助学生把文学作品与自己的生活和当今社会联系起来,在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兴趣的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作品对人生的理解。课堂讨论使得学生必须阅读作品,只有建立在阅读作品基础上的讨论才是有意义的讨论。经过反复的阅读、思考、讨论,学生由被动接受权威观点转变为主动形成自己观点,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结语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下,外国文学课程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断研究与总结新的教学途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完善教学体系,面临互联网、影视等新媒体的影响,进行科学的转换与利用,在潜移默化下熏陶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宽学生的文学知识视野,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通过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汲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以提升学术水平,为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施秀娟,席占强.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J].河池学院学报,2015(03).

[2]吴舜立.刍议高校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