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国
拿到一篇陌生的文本进行阅读教学,究竟应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怎样才能设计出一堂富有创意的课案?这是许多青年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在与一些青年教师的交流中,不少教师觉得自己已经把文本解读得很细很透,但对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凸显语文学科的本质,依然一头雾水。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往往是,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选择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
最近,教研组里的一位同事要参加区里的“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抽到的课题是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因为是教材之外的一首古诗,这位青年教师拿到课题后有些惶惑,一首短短的小诗,一堂课上究竟应该教些什么内容,才能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她一直有些拿捏不准,就找我帮她备课。于是,我们的备课就从如何解读这首小诗开始谈起。
一、同类比较,寻找文本的独特性
学生曾经学过八年级教材中孟浩然的另一首诗《望洞庭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和《与诸子登岘山》相比,在结构、内容、情感上有哪些异同呢?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一般来说,一首严整的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是“起承转合”的结构。《望洞庭赠张丞相》基本符合这样的结构安排,但《与诸子登岘山》在结构安排上却有些特别,诗的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并不是诗的缘起,那么诗的哪一联才是真正的“起”呢?显然,颔联“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交代了诗人与友人们一起探胜访古,当是全诗的缘起。那么,颈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描写诗人与友人一起登上岘山的所见与所闻,无疑应该是紧接颔联的“承”。历代诗评家们常说,一首诗写得好不好,关键是看“承”之后的“转”是不是开合有力度、有起落,是不是境界高远阔大。那么,孟浩然的这首诗从何“转”起的呢?应该是首联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诗人从眼前之景,自然地转到了对历史人物的遐想,对现实人生的感悟与慨叹:人间世事沧桑,不停地交替变换,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人世间的一切辉煌与苦难、成功与失落终将成为历史的陈迹,淹没在浩渺的时空之中。而尾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将升华了的遥远思绪又收回到眼前的现实,紧紧承接前面的所见所闻,写下了自己与友人此时此刻登临的感受——往事随流水,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是非成败转头空”,唯江湖浩瀚,自然永恒。这样自然收束全诗,境界高远,可谓“合”得天衣无缝。
再从格律诗的韵律特点和要求来解读。一首严整的律诗,八句四联,通常的要求是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而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由此来看这首诗,如果我们把原诗进行一个结构上的重组:“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这样是不是更加符合律诗韵律上的要求,更利于学生对格律诗常识的了解与学习?
解读到这里,其实我们已经可以确定本课教学的第一项内容,就是通过全诗的结构重组,帮助学生厘清诗人写作的思路,同时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格律诗的结构安排和韵律的一般常识。
二、品词析句,探寻文本的延展性
古典诗歌的教学,关键还是要通过对诗歌的诵读欣赏,感受其艺术魅力,一步一步深入文本,进入诗歌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进而领悟诗歌抒发的感情。这应该是这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那么就这首诗来说,诗人借登山吊古,究竟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当是这首诗的重点教学内容。
诗人与友人登山览胜,仅仅是为了凭吊古人,还是借古而伤今,另有寄托?这是解读全诗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这堂课教学的主问题和实施的关键环节。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须从文本出发,破解诗人的语言密码。“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看似只是交代登山的缘由,而仔细玩味,一个“留”字和一个“复”字却颇有深意。江山无限美好,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浩渺的时空和美好的大自然面前,诗人禁不住感叹每一个人都是匆匆过客,来了又去了,唯江山永恒,胜迹长存。登山是为了览胜,那么诗人登上岘山后看到了哪些“胜迹”呢?登高望远,放眼望去,满目皆景,但诗人显然没有信笔驰骋、汪洋恣肆,而是有意识、有节制地选取了“鱼梁洲”“云梦泽”“羊公碑”这些特定的人文胜景入诗。这显然是诗人的精心选择和刻意安排。我们也都知道这些自然、历史胜迹,然而一旦到了诗人的笔下,它们就全都带上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成为诗歌特定的意象。显然,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就必須从这几个关键意象上进行突破,去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由意象到意境,由意境到情感,再由情感一步步走进诗人的内心,我们就会发现,诗人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别有洞天。
三、知人论诗,探讨文本的艺术性
上面的这几个意象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内涵呢?只有“知人论诗”,方能感受诗人表达的艺术魅力。先说“鱼梁洲”,诗人说“水落鱼梁浅”,深秋时节,天气渐凉,湖水落下,往昔水汽氤氲、云遮雾罩的鱼梁洲在诗人眼前变得愈加清晰,距离诗人也似乎更近了。这句诗看似全部写实,实则实中有虚,富含深意。鱼梁洲上曾经居住着的那个人——庞德公,是三国时期与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一起纵论天下大事,而又数次拒绝荆州牧刘表延请的隐士高贤。现在,鱼梁洲虽然近在咫尺,放眼望去,一切尽收眼底,但那些曾经纵论天下、满腹韬略、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却都成了过眼烟云,永远地消逝在了历史时空之中,无法找寻。“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历史仿佛是一面镜子,诗人从中照见了自己的影子,不由得顿生凄凉与忧伤。世事沧桑,人生苦短,功业难成,于是自然涌出下一句“天寒梦泽深”,一个“寒”,一个“深”,看似也在写实——深秋时节,万木摇落,天寒水清,冷气阴森,云梦大泽让人感到更加的深不可测,无法逾越;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在表达诗人真实的内心感受!人世沧桑,连庞德公、诸葛亮等盖世英才都因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自己虽也有满腹才华,也曾四处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立身扬名,但至今仍仕途困顿,毫无建树,徒有一腔报国之情,可谓“欲济无舟楫”“徒有羡鱼情”。想到这些,不能不使诗人产生前途渺茫之感,涌现“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的彻骨凄凉与寒意。
尾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更是诗人极其复杂的情感倾诉。羊祜是晋初名将,据《晋书·羊祜传》记载,一次,羊祜登岘山,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然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身为一代名将,一方主官,驻镇襄阳,政绩卓著,深得民心,所以在他死后,襄阳人民在岘山为其立庙树碑,作为永远的纪念。而如今,诗人登上岘山,凭吊羊公碑,不禁联想到了羊公功业既成,流芳千古,深受后人敬仰,而自己空有匡世济国的愿望,却报国无门,定然是身死而名灭,想到这些自然不免黯然神伤。此是一层。而更深一层还在于,就连羊祜那样功成名就、名垂千古的风流人物,都会感叹“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浪花淘尽英雄”,不能与江山宇宙同不朽;而诗人自己无论是今世还是身后都将湮灭无闻,此情此景,岂不更加令人无限伤悲!就像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的那样,世上从来就没有人读书,都是在书中读自己。故诗人读羊公碑何尝不是在读自己。诗人之泪看似因凭吊古人而起,实质却是借凭吊古人而一吐自己胸中之块垒。
诗人的感情是丰盈的,诗中处处传达出人生苦短、功业无成的无奈与感伤。但诗人又没有放纵这种情感,更没有在这种情感中感伤沉沦。“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不但传达了诗人的理性哲思,更拉升了全诗的境界,使全诗的意境变得空阔高远,韵味绵长,张力无限。
读透文字,破解语言密码,走进诗人的内心,这首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也就逐步清晰了起来。第一个板块,通过与《望洞庭赠张丞相》比较,厘清诗歌思路脉络、结构安排,顺带介绍有关格律诗的一些常识;第二个板块,通过意象的品读、语言的玩味,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进入诗歌的意境,领略诗歌意境的高远和语言表达的凝练。
经过上面的文本解读,执教教师自己对文本有了真切的理解与感悟,课堂教学的内容也随之逐步明晰了起来。因为有了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师在课堂上也就能够做到得心应手、收放自如了。可见,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寻找合宜的教学内容的关键步骤,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年轻教师应该努力修炼自己文本解读的基本功。